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白菜的生長需要什麽?我該怎麽照顧好它?

大白菜的生長需要什麽?我該怎麽照顧好它?

大白菜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適宜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礦質營養和肥沃疏松的土壤。這些條件缺壹不可。同時,應根據大白菜的不同品種和生長階段進行適當的變化。

1)光照:充足的光照對大白菜的生長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營養生長階段,加強光照時間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大白菜的營養生長階段平均每天至少需要7-8小時,才能滿足生長需求。

2)溫度:不同時期,需求也不同。“苗期”就是種子發芽,溫度適宜度在20-25度左右。低於20度,發芽期長,出苗慢。溫度高於25度時,幼苗發芽快,幼苗長勢弱,容易腐爛。“團棵期”是大白菜生長的關鍵時刻。溫度適宜度約為17-20。在這個溫度範圍內,蓮座快速健康地生長。低於這個溫度,它生長緩慢。超出這個範圍,蓮座葉因為過度生長而衰弱,壹種情況是抗病蟲害能力差,容易感染病蟲害。“抽穗期”對溫度要求最嚴格的是抽穗期,這是大白菜器官形成的重要時期。適宜溫度在12-22度之間,球根狀葉在此期間生長迅速。當溫度低於這個溫度時,球根葉生長緩慢,當溫度始終低於5度時,球根葉就會停止生長。高於27度時,心葉會腐爛。“抽薹期”的適宜溫度範圍為12-19度。“花期和結莢期”要求溫差不能相差太大。需要保持恒溫,平均溫度在18-25度之間。低於這個溫度,植株就不能正常開花,而高於這個溫度,植株就會迅速衰老,不能完全長成種子,甚至不能結果。

3)水分:對大白菜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水量因其生長期、栽培方式和水平、不同季節、不同自然條件而異。壹生的需水量是這樣的:“苗期”主要要求播種前土壤水分高,以保證出苗。如果土壤幹燥,種子發芽時較小,播種後土壤較薄,播種層面溫度發生變化,就會出現幹芽死苗現象。“苗期”幼葉少,葉面積小,但葉片蒸騰量大。水分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根系向縱深發展。壹般要掌握小水灌溉的原理,掌握好三水苗五水樹就好。“蓮座期”要保證土壤疏松,適當澆水,保持水量穩定。這個階段也是霜黴病的高發期,要註意控制病情。“結瘤期”是球根葉的快速生長階段,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時期。經常給土地澆水以保持幹燥是必要的。不能大水灌溉,否則積水後容易得軟腐病。最好采用溝灌,灌水量不要淹到地面,灌水要快。

4)土壤:大白菜對土壤適應性強,特別是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通風保水、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對土壤養分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氮肥。

5)礦物質營養: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4: 2: 5,所以三種元素要按比例施用。當氮過多而磷鉀不足時,大白菜植株白長,葉片大而薄,鱗莖不緊,含水量高,品質下降,抗病能力也減弱。磷是核蛋白的重要成分,能促進細胞分裂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缺磷肥會導致大白菜發育不良,葉片深綠色,植株矮小。缺磷嚴重的話,大白菜的葉色會呈紫色。鉀能促進外葉產生的養分快速轉運到球根葉,肥、壯、快、密,能提高大白菜品質。缺少鉀肥會導致大白菜外葉黃邊,脆脆的,營養成分減少,產量下降。缺鈣會導致葉秋中部的葉緣腐爛或“幹燒心”;缺梗會造成葉柄內部組織木栓化,顏色由褐色變為深褐色,葉片萎縮甚至枯死,結球不好,影響大白菜的品質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