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體的健康是建立在陰陽平衡基礎上的,身體中任何的過多和不及都會使人生病,因為冬天人體的氣血都趨向於裏,內裏壹般都偏熱,所以冬天吃些蘿蔔通氣,有利於氣血運行,起到內外平衡的作用,能夠防止內裏郁熱發生疾病,夏天人體的氣血趨向於外,壹般內裏都偏寒,因此夏天多吃生姜能夠起到溫胃升陽的作用,也有利於體內的血液循環,平衡人體內外的氣血陰陽,起到保健身體和防止發生疾病的作用 。
吃姜的好處:能夠有效的幫助身體溫養脾胃,驅散含量,對於預防疾病有著很好的保健作用。生姜中含有的揮發油,能夠有效的增強胃液的分泌以及腸胃的蠕動,從而達到幫助消化的作用。生姜中能夠分離出姜酮等等混合物,這樣能夠有效的治療嘔吐的情況。
吃姜的時間,壹天之內是有講究的,壹年之內也有不適宜的時間。
"壹天之內,夜不吃姜"
姜呢,早上起來,它是發散的,生發的,所以早上起來吃,晚上忙了壹天了,應該收斂了,陽氣損失了,陽氣應該保存了,少吃姜。所以有句俗語:"早上吃姜,勝似參湯,晚上吃姜,賽過砒霜",壹天之內,早上吃姜是最好的。
"壹年之內 秋不吃姜"
壹年之內,夏天是吃姜的最好季節。春夏秋冬,有壹個季節是最不適宜吃姜的,秋天不吃姜,秋天陽氣都收斂了。秋天秋涼蕭殺,萬物都雕零了,不宜吃。
雖然秋天不適宜吃姜,晚上不適宜吃姜,但是我們碰上特殊情況,還是要靈活掌握。比如妳晚上出去走路,著涼了回來了,那妳吃點姜,熬點姜糖水,壹喝就好了,而且惡心嘔吐的時候,吃點姜也好了。
有以下幾種情況應去姜皮:
1.脾胃虛寒者,或正在食用苦瓜、芹菜、螃蟹等寒涼食品,應去姜皮
2.患風寒感冒時,喝生姜紅糖水,此時生姜最好去皮
3.用生姜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不適時,姜皮應去掉
4.治療水腫時,不去皮,因為姜皮有利水作用。
此外,做菜時,可適量加入姜絲;
早晨起床時,可先喝壹杯水,再將生姜切成薄片,取四五
片用開水燙過後,放入口中,含10~30分鐘後咀嚼咽下。與此同時它還有生發黑發作用,
也是心血管系統的有益保健品。
但是對於體質虛弱和脾胃虛寒的人來說,無論冬天還是夏天都可以吃生姜,對身體都有好處,這樣的人吃蘿蔔就不利於身體健康,凡是適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保養,對於體質強壯或者內裏熱盛的,無論何時吃生姜都會對身體有害,這樣的人吃蘿蔔是最好的,所以說冬吃蘿蔔夏吃姜是對正常人和季節來說的,不管吃蘿蔔還是生姜,都是以人體的陰陽平衡為目的,也要因人、因季節的不同選擇適應自己的方法食用。另外,吃姜的量,壹天吃幾片就夠了,不要吃太多,吃太多增加胃熱,稍微吃壹點促消化,增陽氣,吃多了,就相反了,什麽東西都不要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