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在廣東煲湯也會經常采用這種食材,它對於人體有很多功效和作用,不僅僅有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壹些食用的禁忌也需要我們了解壹下,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養生必備。
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1香附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肝郁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月經不調等癥狀。而醋香附是香附醋制而成,不僅理氣止痛的作用加強,在治療肝郁氣結所致的月經不調、胸腹脹痛方面也是有奇效。
經過醋制的香附,還具有散結的作用,在李時珍的著作中有寫到“醋浸炒,則消積聚”。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香附在經過醋制之後,功效是有發生變化的。
不僅如此,香附在經過醋制之後,藥性也會發生壹些變化。生香附在不少人看來是性質平和的,不寒不燥,但在《醫學入門》中有寫到,生香附“醋浸炒則熱”,也就是說,經過醋制的香附,藥性是溫性的。
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2 醋香附功效與作用性味歸經
味辛微苦甘,性平。
入肺經、肝經、脾經、胃經。
功能主治
理氣解郁,調經止痛。
用於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寒疝腹痛,乳房脹痛。
藥理作用
調經止痛
中醫認為,香附可用於肝氣郁結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配艾葉的功效與作用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對子宮的作用
香附能抑制離體子宮的收縮,對子宮肌張力的弛緩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鎮痛作用
用小鼠電盤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貴陽)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體重皮下註射,能明顯提高小鼠痛閾。
抗菌作用
香附塊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宋內氏痢疾桿菌亦有效。
麻醉作用
科學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解熱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對發熱有解熱作用。
降溫作用
實驗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腸的體溫。
抗炎作用
對於炎癥引起的腳腫等癥狀,香附有壹定的'治療效果。
保護支氣管
香附對支氣管痙孿有保護作用。
止嘔吐
中醫認為,香附可以止嘔吐,對於嘔吐犯惡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嘔吐。
安神寧心
香附能夠安神,對於浮躁的心情導致的肝氣郁結,心煩意亂,香附可以穩定情緒,安神寧心。
降壓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壓緩慢下降,可持續0.5~1小時。
強心
香附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其強心的有效成分與生物堿、黃酮、苷類、酚類等均有關。
臨床應用
1、治壹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兩,縮砂仁八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爁)四兩。上為細末。每服壹錢,用鹽湯點下。(《局方》快氣湯)
2、治心腹刺痛,調中快氣:烏藥(去心)十兩,甘草(炒)壹兩,香附子(去皮毛,焙幹)二十兩。上為細末。每服壹錢,人鹽少許,或不著鹽,沸湯點服。 (《局方》小烏沈湯)
3、治心氣痛、腹痛、少腹痛、血氣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兩,蘄艾葉半兩。以醋湯同煮熟,去艾,炒為末,米醋糊為丸梧子大。每白湯服五十丸。(《瀕湖集簡方》)
4、解諸郁:蒼術、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為末,水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每服壹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5、治停痰宿飲,風氣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莢水漫)、半夏各壹兩,白礬末半兩。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湯隨時下。(《仁存堂經驗方》)
6、治偏正頭痛:川芎的功效與作用二兩,香附子(炒)四兩。上為末。以茶的功效與作用調服,得臘茶清尤好。(《淡寮方》)
7、治吐血:童便調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8、治小便尿血:醋香附、新地榆等分。各煎湯。先服香附湯三、五呷,後服地榆湯至盡,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9、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為末。每服二錢,清米飲調下。(《本事方》)
10、治肛門脫出:醋香附、荊芥穗等分。為末。每用三匙,水壹大碗,煎十數沸,淋。(《三因方》香荊散)
11、治老小痃癖往來疼痛:香附、南星等分。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每姜湯下二、三十丸。(《聖惠方》)
12、治頹疝脹痛及小腸氣:醋香附二錢,海藻壹錢。煎酒空心調下,並食海藻。(《瀕湖集簡方》)
13、安胎:香附子,炒,去毛,為細末,濃煎紫蘇湯調下壹錢。(《中藏經》鐵罩散)
14、治元臟虛冷,月經不調,頭眩,少食,渾身寒熱,腹中急痛,赤白帶下,心怔氣悶,血中虛寒,胎氣不固:香附半斤。醋煮,焙為末,醋和丸桐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婦人良方》醋附丸)
15、治瘰癧流註腫塊,或風寒襲於經絡,結腫或痛:香附為末,酒和,量瘡大小,做餅覆患處,以熱熨鬥熨之。未成者內消,已成者自潰。若風寒濕毒,宜用姜汁作餅。(《外科發揮》)
16、治乳癰,壹切癰腫:香附(細末)壹兩,麝香的功效與作用二分。上二昧研勻,以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二兩,煎酒去渣,以酒調藥。熱敷患處。(《醫學心悟》香附餅)
17、治耳卒聾閉:香附子(瓦炒)研末,蘿蔔子煎湯,早夜各服二錢,忌鐵器。(《衛生易簡方》)
18、治聤耳出汁:香附末,以綿杖送入。(《經驗良方》)
19、治四時瘟疫、傷寒:陳皮的功效與作用(不去白)二兩,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蘇葉各四兩,甘草(炙)壹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壹盞,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日三服。若作細末,每服二錢,入鹽點服。(《局方》香蘇散)
20、治跌打損傷:炒香附四錢,姜黃六錢。***研細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壹錢。孕婦忌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21、治雞眼,疣:香附、木賊各五錢。制法:加水1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備用。用法:壹先將患處洗凈,去硬繭,以不出血為度。再以少量藥液加熱,用棉簽蘸藥液塗患處,每日二次。二將備用之藥液倒入小容器內2~5毫升,加熱,再扣在疣上3~5分鐘,連續五次即可。(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