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栝樓的功效:
瓜蔞味甘,性寒。歸肺、胃、大腸經。藥物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效果。
栝樓皮能清肺化痰,益氣寬胸;栝樓能潤肺化痰,潤腸通便;全瓜蔞兩種功效都有。栝樓長於清熱化痰,益氣寬胸,是“治熱痰之要藥”。同時能疏通大腸,清熱通便。尤其適用於痰氣郁結於胸或腸燥便秘的患者。
現代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黃稠、胸痹心痛、乳癰、肺癰、腸癰等證。
名著摘要:
經典:“主解渴,身熱煩,熱,補虛平中,續傷。”
《別錄》:“主胸痹,悅人容顏。”
《本草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化痰,利咽,止渴,利大腸,消癰腫瘡毒。”
長沙藥用解:“清心潤肺,清汙除煩,開胸膈痹,清黏涎沫,洗瘀血濁最好,解後悔。”
二、瓜蔞的配伍與應用:
1.用於肺熱咳嗽,痰稠不易咳出。栝樓性寒潤澤,善清肺潤燥。可沖淡濃痰,常與貝母、知母等清熱化痰止咳之品同用。大便不暢者,瓜蔞常與黃芩、枳實、膽南星同用,即清氣化痰丸。
2.用於胸痹、胸結、胸膈脹滿或疼痛。栝樓能清肺胃熱,化痰,行氣散結以寬胸,故能疏通胸膈。《傷寒論》中有瓜蔞、薤白三個方面值得學習。治療胸陽不足引起的胸痹,常將瓜蔞與薤白混合,用白酒(即今天的黃酒)煎服,即瓜蔞薤白白酒湯。若因胸痛、腰酸不能平臥,可加半夏,即瓜蔞蔥白半夏湯。若胸痹,常與枳實、厚樸、薤白同用,即枳實薤白桂枝湯。
消渴唐雄常與半夏、黃連同用,治痰熱胸悶。
李時珍說:“張仲景用瓜蔞治胸痹、胸痛、背痛、咳喘、胸痛。就是取其甘寒而不傷胃,可降焦火,降痰。”
陳修園說:“金匱要略治胸痹,《傷寒論》治胸痹,以蓋開胸前之結。”
3.用於腸燥便秘。天花粉能寬胸膈,利大腸,清痰清熱,解渴。如果用來潤腸通便,瓜蔞比較合適。
此外,栝樓與乳香、沒藥混合,* * *為細粉,可用溫酒送服,治療乳房膿腫,即栝樓散。
張錫純說:“瓜蔞味甘,性涼。能開胸痹,食欲中有熱痰,故仲景有治胸痹的小陷胸湯,栝樓與連、夏同用;有壹些治療胸痹的方劑,如瓜蔞、薤白,瓜蔞與薤白、酒、桂、柏配伍。如果配合赭石使用,止嘔效果好;若用皮,可清肺斂肺,止咳平喘。若用其仁,其開胸降胃之力更大,善排便。”
三。瓜蔞的用法用量:
栝樓常用作煎劑,較少用作丸粉。藥物的不同部位,作用不同,劑量也不同。壹般煎服即可,全瓜蔞從十幾克到幾十克都可以;瓜蔞皮、瓜蔞子10克以上就夠了。必須打碎入藥。
四、栝樓的應用:
瓜蔞性寒滑,不適合脾胃虛弱,大便不實,或寒痰濕痰的人食用。
自古以來就有瓜蔞反烏頭的說法,理解壹下就好了。
王昂彥說:“實心圓如熟透的柿子壹般長,果實扁而肥,可用於去油。邪惡的幹姜,附子。腹瀉不要用。”
~
——中醫實用筆記20.7.12中午
#中醫實用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