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區分各種常見的蘆薈,有竅門嗎?請附上圖片,謝謝~!

如何區分各種常見的蘆薈,有竅門嗎?請附上圖片,謝謝~!

蘆薈至少有300種,其中非洲約250種,馬達加斯加約40種,其余10種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蘆薈品種在性質和形狀上差異很大。有的像巨樹,高20米左右,有的不到10厘米高。葉、花的種類也很多,在栽培上各有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

蘆薈的種類雖然很多,但藥用的只有十幾種,食用的只有五六種,其余都是觀賞植物。

以下是壹些常見的藥用蘆薈品種:

蘆薈:原產於北非。目前在美國南部和南美洲西印度群島廣泛栽培,我國也有栽培。它的葉汁濃縮物就是中藥“老蘆薈”,日本稱之為“肝蘆薈”。

好望角蘆薈:分布在南部非洲,主要產於南非開普州。它的葉汁濃縮物,即“新蘆薈”,這是壹種中藥,也被稱為“透明蘆薈”。藥用者普遍認為“新蘆薈”的質量比“老蘆薈”差。

中國蘆薈:又稱條紋蘆薈。福建、臺灣省、廣東、廣西、雲南、四川都有栽培,雲南元江、海南島、雷州半島有野生。它被廣泛用作草藥和美容藥,其葉、花和根可入藥。

木劍蘆薈:也稱為植物園蘆薈。原產於南非,在日本作為民間藥材廣泛種植,近年來在中國也廣泛種植,尤其是東北三省和華北地區。

這些是藥用蘆薈的主要品種。作為壹種園藝植物,蘆薈有上百種。以下是幾個常見的品種:

禦錦:又名低能蘆薈。葉子薄,肉質軟,這是它最大的特點。原產於卡納維拉爾南部山區,在日本廣泛種植。

七寶金蘆薈:耐寒性比木劍蘆薈強,壹年四季都可以在室外種植。

庫拉索蘆薈:原產於南非和美國,野生叢生。其汁液多為產地采集的蘆薈樹脂。

龍角蘆薈:又名穗爪。原產於非洲南部和阿拉伯地中海沿岸。中國雲南有野生種,“雲南蘆薈”就分布在那個地區,其他地區都是人工栽培。

珍珠蘆薈:別名德國菠蘿。原產南非,中國主要用於溫室栽培和欣賞。

千代田錦蘆薈:在日本也叫“條紋蘆薈”,但與中國蘆薈不同。

除此之外,還有壹些俗稱蘆薈的園藝植物,除了外形相似之外,其實和蘆薈沒有什麽關系。比如庫拉索蘆薈原產於南非,在中國被用作溫室和家庭盆栽,無論是科還是屬都與庫拉索蘆薈不同。再比如蘆薈海螺,別名十二卷,也是原產南非。在中國的各個植物園和苗圃都有栽培,看起來像蘆薈。屬於百合科十二卷屬,與蘆薈不同。

蘆薈的生長習性:

蘆薈葉和莖叢生,狹長,邊緣有刺狀齒,夏秋兩季開花,帶黃色或粉紅色和紅色小圓點。

蘆薈原產於熱帶和沙漠地區,所以它的葉子有很好的蓄水功能,幹旱也不會枯死。它耐幹旱,怕積水,喜光,怕潮濕,耐高溫,耐寒。放在太陽下兩個月也不會死,但在高溫暴曬下還能存活,只是停止生長,在-1℃會被凍住。但是,中國蘆薈苗不喜光,特別怕強光。

蘆薈的栽培與管理;

盆栽蘆薈最好用陶罐,不要用瓷罐和塑料罐,因為透氣性差,容易爛根。

1、溫度、光照蘆薈喜光,所以最好放在室外通風、光照好的地方,但炎熱的夏天要適當遮蔭,冬天要放在5℃以上陽光充足的地方才能安全過冬。

2、給蘆薈澆水最怕長期積水。如果土壤過濕,會因根部缺氧而腐爛死亡。平時在葉子上噴或噴水,保持微濕,盆土太幹時澆水。冬季休眠期要保持土壤幹燥,否則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爛根爛葉。

3.蘆薈適應性廣,但沙壤土是種植的最佳土壤,土壤要疏松、肥沃、保水、透氣。壹般腐植土、粗砂混合腐熟馬糞、幹糞,雞鴨糞更好。平時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液肥,或者淘米水可以長得更好,不宜過量施肥。三伏天不宜施肥,以免根腐。

4.2-3年換壹次盆。換盆應該在春季的4月份進行,或者其他季節,但是管理不當容易死。換盆可以換壹個大壹點的盆,可以把根部外面和上面的土去掉,同時把爛根去掉。鍋墊瓷磚、2-3厘米爐灰爐渣、石塊、磚塊等。用作排水層,壹層培養土用作排水層。然後將植物擺放到位,周圍用新土填充,輕壓壹遍澆水,排水孔微滴。

5.生根或扡插常用於繁殖。春季3-4月可進行扡插。插條是長10-25厘米的粗壯枝條。用尖刀將切口鏟平,將底部的左右葉切除。它們被放置在幹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幹硬後,種植在混有少量培養土的粗砂中。深度在2 cm左右時,沙子可以保持微濕。在半陰涼的環境下20-30天就能生根,然後全天可見,但不能直接強光照射。過了兩個月,又可以種在盆裏了。

在單獨的罐中繁殖可以在3-4月進行。用鋒利的刀把帶根過密的植株從主根上切下來,就可以種新盆了。第壹周不壹定要澆水,結膜切開後再澆水。管理同壹個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