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壹些文人,以及帝王將相等人,下葬的時候都會在墓中準備豐富的美食。也正因為如此,在今天很多考古學家發現的古墓中,都會發現食物的痕跡。
無論是以米飯還是面條為主食,飯後甜點水果,各種美食,都會在各種古墓中找到。可見古代人對食物的要求是很重視的,死的時候壹定要有食物陪伴。
正是因為這些食物的存在,我們考古學家才能有足夠的證據和資料來證明壹些歷史情況。毫不誇張的說,這些食物對考古研究有很大的幫助,有時候,食物的考古價值遠比那些文物重要。
考古學家在上個世紀發現的壹座古墓就是這種情況。這座遼代古墓是在河北省發現的,出土了壹桌幾千年前的未吃完的食物,讓人們開始明白,古人原來是吃這些東西的。
壹、這個古墓裏有壹張桌子。
這座墓的主人張文藻生活在遼代,他的墓是壹位老農在灌溉土壤時偶然發現的。當時考古人員獲悉,他們發現這座古墓時,其實非常擔心裏面的古董會被盜墓賊洗劫壹空。但到達現場觀察後,並沒有發現古墓被盜的跡象,所以當時的考古人員對這座古墓非常重視。
當他們打開古墓的大門時,首先看到的不是充滿歷史韻味的文物,而是壹桌酒席。酒席旁邊,放著主人公的棺材,酒桌上放著各種食物殘渣和淩亂的碗筷。可以說這個墓是壹個奇怪的墓。考古學家看到這壹幕,仿佛看到了古代人在酒桌上吃著美味的食物。
看到這個宴會,我們也會好奇。古代人們在酒桌上吃什麽樣的食物?從當時考古學家的考證資料可以看出,那桌酒席主要是壹些水果和糕點。雖然大部分食物已經發黴變質,但從殘渣中可以辨認出,他們吃的是墓中的水果,和我們現在吃的水果幾乎壹樣。
令人驚訝的是,整桌菜裏都有栗子。因為栗子本身是壹種不會輕易變壞的食物,考古學家在當時的酒桌上發現了栗子的外殼。粗略計算,可以算出他們當時吃了30個栗子。
第二,酒桌上的酒,彌補了河北的酒史。
但是,這裏的酒桌上有壹個東西是大家想不到的,這個東西的考古價值大於整個古墓裏所有文物的價值總和。這東西是葡萄。
在張文藻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葡萄,這些古墓中發現的葡萄對研究當時河北省整個葡萄發展史具有深遠的意義。可以說,這些葡萄的出現,彌補了當時河北省葡萄發展的歷史空白。
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歷史價值。這些葡萄給我們帶來的最有意義的價值是,通過研究和考察這些葡萄出現的時間,可以確認我國與外國交流的時間,從而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有更清晰的認識。
專家們研究了古墓中出土的葡萄和葡萄酒後,得出結論:人們在幾千年前就開始喝葡萄酒了。這進壹步證明了幾千年前我國河北省就出現了葡萄酒,所以河北省葡萄酒的悠久歷史也是世界公認的。可以說,在這個古墓中發現的葡萄和幾壺酒,真的填補了河北乃至中國的歷史空白。
不過,除了美食美酒,墓內還有大量彩繪墻壁,大多與古代飲食文化有關。其中壹幅畫很有研究價值。這幅畫是壹幅溫酒圖,生動地描繪了張文藻在世時對酒的熱愛。
根據這些壁畫,我們可以發現,在古代,河北人其實對自己的生活水平要求很高。張文藻本人對美食美酒和生活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熱愛。可以說他是壹個非常懂得享受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