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鱔簡介

黃鱔簡介

黃鱔的捕捉方式有很多,無非就是誘捕,而且最近也有藥物捕捉的手段,有的是基於生活習性。以上都是野生黃鱔的捕捉方法,但是現在養黃鱔已經成為壹個新的職業——水產養殖。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有幾種傳統的捕撈黃鱔的方法。第壹種是白天下到稻田裏,根據鱔魚在田裏挖洞的習慣,撥弄鱔魚洞,把它活捉。二是利用鱔魚晚上出洞睡覺的習慣,晚上在地裏用煤油燈照鱔魚,如果發現,用自制的竹夾夾住,或者直接用手抓起來放在竹籃裏;另壹種方法是根據黃鱔的食性用餌料釣黃鱔,但這種方法只適合釣幾條生長在池塘或井裏的大黃鱔。最後,還有壹種用藥物引誘黃鱔入籠的方法。把草放在國產的有倒刺的竹籃裏,撒點藥把黃鱔引誘到籠子裏,讓它自己爬進竹籃裏,第二天直接來收。

在家裏,我和弟弟除了每天看書,白天在家的時間很少。父母很少給我們零花錢。為了有零花錢,我和弟弟商量晚上抓鰻魚錢,作為自我補貼。我爸媽不同意我們晚上出去,說晚上太可怕了,但是他們想讓我們自己想辦法找到錢,所以還是同意讓我們出去。他們只答應給我們幾公斤煤油。至於竹籃,父親不會編,只好收了壹個。沒有燈,他就去馬路上撿幾個別人丟的小瓶子或者用墨水瓶做的燈點著。本來這個可以用手電筒照的,但是手電筒電池太高,壹元兩個,兩個小時左右兩個電池就用完了,不值得。當時煤油是1元5/斤,壹斤煤油可以用三五個晚上,所以抓鱔魚的成本應該只有盈利。

晚上抓黃鱔,壹般是8月份收割水稻後,10月份稻堆爛在地裏,第二年種稻前。所以這段時間壹般比較冷,晚上吹的風比大人更容易感冒。我很少在家裏晚上抓黃鱔,偶爾會陪隊裏的幾個夥伴去抓,以示興奮。我害怕走夜路,害怕在漆黑的夜裏聽到水田裏嘩嘩的水聲,還有涼風的沙沙聲,就像撞上了“夜鬼”。我怕人!還有壹個事實是,人們去田間地頭,壹般都是光著腳走,踩在田埂上或者走在田埂路上,小石子或者硬土頂著腳,痛得說不出話來。如果遇到玻璃片、鐵針之類的東西,腳可能會出血。更可怕的是,他們傳言,如果妳晚上踩壹根蛇骨針,紮進去壹輩子,就很難拔出來了。就這樣,我極度恐懼,所以每次哥哥讓我跟他壹起去,我都要問隊裏還有沒有人,沒有我就不去。壹開始我哥很害怕,後來我不去,他就壹個人去了。他每天晚上回來,肯定會弄壹斤鱔魚,三五天以後回家就有幾斤鱔魚了。看到弟弟的收益,我算了壹筆賬,覺得收益還不錯。壹集我可以拿到40元左右,或者60多元。去幾個晚上就能找到壹個學期的零花錢。

第壹次晚上抓黃鱔,用的是墨水瓶做的燈瓶和冥幣紙做的燈芯(家裏只有這種紙吸油,我媽不讓我用羊毛藍線做燈芯)。然後我用半米多長的竹子做油燈的把手,背著油紙包去田裏捉黃鱔。我記得那天晚上沒有月光,周圍漆黑壹片,風也很大。油燈不壹會兒就被吹滅了。燈滅後,我的心壹直跳,手壹直抖。我把濕手伸進褲兜,摸索著尋找火柴。我看不到五根手指。那天晚上,我穿過鋪著很多鵝卵石的縣級公路,來到了那片叫紫坪村的稻田。十月,有幾只青蛙呱呱叫。遠處,農民的燈光像星光壹樣微弱。我的手在不停地顫抖,油燈忽明忽暗,像稻田壹角飛舞的螢火蟲。第壹次看到黃鱔在稻田裏彎著腰縮著身子,樣子很可怕,但它壹點也沒有感覺到眼前的危險。我的竹夾很短,散發出竹子的清香。它應該知道今晚它會嘗到鰻魚的美味,但她那晚只吃了不到十條鰻魚,我聽說它對每壹聲都不滿意。那天晚上,我無意中撿到了壹個鴨蛋。不要嘲笑我。是真的。第二天,我媽畫了壹個“福”(迷信說法,是需要巫婆畫福消災的“鬼蛋”)扔到土竈裏給我燒了。我發現鴨蛋也很好吃。後來我成了家裏唯壹的養鴨專家(這是後話)。

之後抓了三五次鱔魚就再也沒去過了。我怕黑夜,我怕石頭不認人,我怕鴨蛋再看見我,我更怕踩在水裏發出響聲,我怕長眼睛的魚去通知鰻魚。最後只能用太大的勇氣撿了幾條鰻魚留作紀念。回家只能看到其他夥伴收拾壹竹籃鱔魚,他們偶爾撿幾個鴨蛋。我爸媽告訴我,我抓鰻魚的時候,只能“撿鴨蛋”。我不想享受這個“好名聲”,所以退出這個行業。與其撿鴨蛋,不如直接養鴨,直接收鴨蛋,還不如拿個養鴨人的好名聲。

時光荏苒,那些日子早就被封存在昨天的記憶裏了,可是去表哥家的時候,看到藏品裏的鰻魚,我就想到了這些平凡的事情。不知怎麽的,這個時候我想起了壹些在老家抓黃鱔的舊事。特別是前幾年,農村大量用藥物毒害黃鱔。他們的方法非常簡單。他們只需要在黃昏的時候,帶上幾瓶農藥,背上壹個舊農藥噴霧器,走到壹片稻田,彎下腰,把藥水和水混合,然後噴到每壹片田的周圍,嘴角就會露出難得的笑容。接下來,他們都以同樣的方式繞著十幾畝水田走了壹圈。活動結束後,他們唱著80年代的歌曲,用火柴點燃了汗濕的煙嘴上的香煙,像鳥兒壹樣快樂地飛回家。第二天早上,在霧靄中,他們會比早起的鴨子更早,到田裏去撿被他們視為珍寶的毒鰻魚。每次都能毒死二三十公斤。他們威脅說,這種藥走到哪裏都是無敵的,大的小的老的都有,魚蝦都會倒著留在地裏讓他們撿。可是到了田裏,他的死鱔魚不值幾塊錢,也就兩三元,最多也就五塊錢左右,還求著父親叫他奶奶收下,於是壹夜好的功勞改成了五六十元。第二天和第三天,在中毒的水田裏,鴨子到田裏後搶的第壹件東西,就是躺在水裏的死去的或昏睡的黃鱔。過了幾天,村民發現有幾只鴨子又出現了病變,或者有壹兩只鴨子躺在水田中間,再也起不來了。好心的村民說,有壹兩只鴨子吃了太多死黃鱔,被爆了。

在外面工作的日子,我經常上網,也喜歡壹些報紙之類的。日子壹天天過去,我總是想著家裏的事情。有時候看到報紙上關於養殖的信息,會比較關註。不為別的,因為我曾經有壹個夢想,就是想成為壹名特種養殖的職業農民,通過特種養殖改變家鄉靠天吃飯的老方式。人們有時會不知所措,這似乎很正常。這麽多年過去了,我還是有這樣的打算,但是作為壹個學過經濟管理知識的人,我是家鄉的高級知識分子,我做不出這方面的打算。人生就是這樣,妳想做,別人不壹定讓妳做。就算妳成功的機會很渺茫,至少妳得不到至親的支持。可以壹個人住很久嗎?不過還是那句話,我的夢不是圓的,但是我知道壹些關於鰻魚的知識。就像我家鄉的鰻魚壹樣,異鄉的鰻魚受人歡迎,但經濟效益比我在家裏抓的時候環境強多了。我大概有十年沒碰過體液過剩的鰻魚了,所以現在只要壹碰就很難得到我想要的。甚至摸過之後,感覺和舊的完全不壹樣。生活可能就是這樣。

毒鰻和人工抓鰻都是為了賺錢。晚上抓鰻魚的壹般都是在周圍玩耍的少年。壹半是有些幼稚,另壹半只是想給自己有壹份特別小的收入,壹點點就夠了。毒死黃鱔的多是三十多歲有“經濟頭腦”的人。他們普遍比青少年聰明,想法更多。他們成熟穩重前衛,但那種意識的局限性太明顯了。在我心裏,我從來沒有把他們當成“能人”,只覺得他們在毀滅動物,毀滅地球。也許,我說的太強烈了,但我想,有了這些認識,大多數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不知道,除了錢,他們還考慮過什麽?他們明年、後年或更長時間能捕到這麽多黃鱔嗎?吃了手裏鱔魚的人會不會像小部分鴨子壹樣掉進水裏,被誤認為“吃多了”?沒聽說過,但是在學校的時候,聽說有報道說抓到壹群有毒的野生鰻魚的人受到了經濟上的處罰和野生動物捕捉方面的教育。

我知道如果現在讓我去抓黃鱔,我還是會用老式的人工捕捉法,肯定不會用藥物捕捉法。我也會在晚上用煤油燈去捉,脫鞋,踩水田,然後邀請壹些夥伴,壹起走過鄉界。壹晚上跑幾公裏沒問題。我得到多少不重要,但我抓太多肯定會放手。我想,如果我現在回家,我可能連壹個鰻魚洞都找不到。我在哪裏可以抓到鰻魚?不知道什麽時候下的命令,禁止捕捉野生鰻魚,標明野生鰻魚是國家保護動物。或許,這只是壹張空洞的嘴。誰在乎這只小鰻魚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