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會降低寶寶免疫力的飲食陋習有哪些

會降低寶寶免疫力的飲食陋習有哪些

  飲食陋習壹:偏食

 研究發現,人體的內環境通過自身的緩沖調節作用,基本上中性的,略偏堿性。當血液的酸堿度保持在7.35-7.45狀態時,免疫力強。我們日常吃進的食物都有壹定的酸堿度,偏食則容易影響酸堿平衡。

 孩子吃太多的酸性或堿性食品,超出人體自身調節能力,就會使血液偏酸或偏堿。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葷多素少,酸性食物偏多,長期如此,導致血液偏酸,血液的黏度增大,甚至造成酸中毒。為中和這些酸,就必然消耗體內大量的鈣、鎂等元素,從而引起缺鈣,這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非常不利。所以充滿愛心的媽媽們,在給孩子選擇食品時務必註意葷素搭配、酸堿搭配。

 我支招:水果、蔬菜、米面、肉類、魚蝦、奶類都不要過量,均衡、全面是營養上策。除此之外,家長本身的壹些不恰當行為,如餵養過度關註、強迫進食、飯桌上的逼哄騙等,都可能加劇兒童挑食、偏食現象,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挑食、偏食的話,孩子就會“有樣學樣”,更加挑食。所以爸爸媽媽們壹定要為寶寶做壹個好榜樣哦!

  飲食陋習二:蹲食

 寶寶蹲食,這是壹種不良的飲食習慣,這不僅會影響胃腸對食物的消化,而且,還容易使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造成“病從口入”。

 蹲著吃飯,腹部受到擠壓,除胃腸不能正常蠕動外,還會使胃腸中氣體不能上下暢通,造成上腹部脹滿,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蹲著時間長了,腹部和下肢受壓迫,全身血液循環不暢通,下肢酸痛麻木,胃的蠕動量和張力增加,需要大量的血液,而蹲著血液對胃的供應受到影響,就會直接減弱胃的消化功能。

 此外,蹲著吃飯,把碗碟放在地面上,人們走來走去或遇刮風時,都會把塵土揚起來落到飯菜上,塵土上的臟物及其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便會汙染食物,極易引起疾病。

 我支招:如果坐在高凳子上吃飯,使寶寶腹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環不受阻,胃腸功能有規律地正常工作,才能更好的消化食物哦!

  飲食陋習三:暴食

 孩子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消化系統的發育還不成熟。這時孩子的胃酸和消化酸相對比較少,消化酶的活動也相應比較低,這樣的消化系統很難應付進食在質和量上的較大變化。

 當攝入過分多量的飲食時,就會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導致系統功能發生紊亂,使身體產生不適或疾病。暴飲暴食常常引起食積不化,出現上腹飽脹,打呃,有酸臭氣,不想吃東西,嘔吐和腹瀉等癥狀。

 我支招:父母們要把好孩子飲食量的關,了解孩子的體質和合適的飲食量,消除吃得越多越好的錯誤思想,對於孩子在飲食上不放縱、不溺愛,保持正常的食量。

  飲食陋習四:鹹食

 統計發現,兒童患上高血壓的越來越多,而這些兒童在嬰兒時期絕大多數經常吃過鹹的食物。過鹹食物導致血壓增高,引起水腫。吃得過鹹,還直接影響兒童體內對鋅的吸收,導致孩子缺鋅。另外,小兒吃鹽過多還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

 首先,高鹽飲食使得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更利於各種細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高鹽飲食後由於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調,導致發病;第三,高鹽飲食可能抑制粘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以上這些因素都會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疾病侵襲的作用減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本身又比成人低,又容易受涼,各種細菌、病毒乘機而入,導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我支招:梅幹菜、鹹魚和臘肉等,這些食物含鈉量普遍高。除此之外,豆瓣醬、辣醬、榨菜、酸泡菜、醬黃瓜、黃醬(大醬)、腐乳、鹹鴨蛋、罐頭、臘腸、豬肉松、油條和方便面等都應該盡量避免。

  飲食陋習五:快食

 進食過快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吃得過快,孩子們就不能細細品嘗和欣賞食物的味道,使吃飯只起到填飽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發和培養飲食樂趣的作用,也不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

 吃得過快,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也就不能通過唾液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這樣就加重了胃腸的消化負擔,從而延長了消化時間,降低了營養被消化吸收的比例。此外,吃得過快,還容易導致飲食過量,吃得過多,從而造成肥胖。

 我支招:媽咪應該控制孩子吃每頓飯的時間最好不要少於20分鐘。

  飲食陋習六:甜食

 過多吃糖會削弱人體抵抗力,能使孩子發生營養不良,容易患各種疾病。

 糖是壹種純熱能食物,它幾乎不含其他任何營養成份。據測定,每1克糖在體內可產生4千卡熱量,所以往往吃糖使人減少食量。結果身體裏所需要的熱量雖然不少,但所需要的其它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就不夠了,時間長就會造成營養失調。

 除此之外糖大量消耗寶寶體內的鈣。糖為酸性物質,它會中和體內的堿性物質鈣。體內缺鈣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個子長不高,更突出的危害是引起骨質疏松及佝僂病。

 我支招:那麽孩子究竟每天吃多少才合適呢?近年來國內外比較壹致的意見是:每天每公斤體重控制在0.5克左右為宜,就是說,成人每天不宜超過50克,小兒不宜超過20克,10公斤以下的'孩子不應超過10克。

  五大招輕松增強寶寶免疫力

 第1招:母乳餵養——人生的第壹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壹次免疫,因此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餵養的機會。

 第2招:不要吃得過飽——避免脾胃負擔過重

 嬰幼兒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雖然發育旺盛,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但是,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若吃得過飽,會使胃腸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容易發生積食、腹痛,導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第3招:多喝白開水——保持黏膜濕潤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上幼兒園、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瓶,渴了隨時喝。註意,要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第4招: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雖然過分強調抗菌、幹凈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吃飯前和上廁所後把手洗幹凈,可以防止病從口入。

 第5招: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讓免疫系統得到鍛煉

 當感染不是很嚴重時,盡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煉。再次遇到相同“敵人”時,訓練有素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保護身體安全。

  六種增強免疫力食物 寶寶餐桌不能少

 食物壹:菌菇類食物

 其中的多糖類有明顯增強寶寶免疫功能作用,還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銀耳含有17種氨基酸、鈣、維生素等,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作用。香菇、蘑菇所含的多糖類化合物,能預防佝僂病及貧血。

 推薦食譜:紫薯銀耳羹

 材料:銀耳10g,鮮百合50g,紫薯100g,冰糖50g。

 做法:

 1、銀耳泡水洗凈去掉根部黃色的部分,用手撕成小朵。

 2、百合掰開洗凈,紫薯去皮切丁蒸熟備用。

 3、鍋中加水煮沸,放入銀耳煮至出膠(小火煮大概要40-60分鐘)。

 4、銀耳出膠後加入蒸熟的紫薯,加入冰糖調味。

 5、最後加入鮮百合,繼續煮至百合軟爛即可。

 食物二:山藥

 對平時脾胃虛弱、免疫力低下的寶寶適用。山藥含有鈣、磷、糖、維生素及皂甙等。有健脾補肺、固腎、滋養強壯作用。

 推薦食譜:藍莓山藥

 材料:山藥500g,牛奶、蜂蜜、藍莓醬各適量。

 做法:

 1、山藥洗凈蒸熟,去皮放入保鮮袋中,用搟面杖壓碎。

 2、取出放入大碗中,調入壹點牛奶和壹點蜂蜜,拌勻。

 3、用模具塑出形狀。

 4、藍莓醬用壹點水調開,澆在山藥泥上即可。

 食物三:番茄

 含有多種抗氧化強效因子,如其中含有的番茄紅素、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C,可提高寶寶免疫力,修補受損的細胞,保護細胞不受損害,並能降低寶寶因嚴重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率。實驗證明,當人連續食用兩周番茄汁後,體內番茄紅素會明顯增加,同時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得到了增強。吃番茄最好微煮後加入少許橄欖油,使番茄紅素更多地被人體吸收。

 推薦食譜:沙茶番茄燉牡蠣

 材料:牡蠣250g,番茄500g,油、鹽、蔥、蒜、紅椒、沙茶醬、黑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將番茄洗凈切塊。

 2、鍋內倒油放入切好的蔥蒜椒爆香。

 3、將清洗幹凈的牡蠣放入鍋內翻炒,倒入切塊的番茄繼續翻炒。

 4、番茄炒軟後,加壹碗水到鍋裏,放入壹勺沙茶醬。

 5、蓋上蓋子煮至湯汁變濃,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