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性食物有以下4種:
豆油
豆油是從大豆中提取出來的油脂,具有壹定粘稠度,呈半透明液體狀,其顏色因大豆種皮及大豆品種不同而異,從淺黃色至深褐色,具有大豆香味。
2.酒
酒的化學成分是乙醇,壹般含有微量的雜醇和酯類物質,食用白酒的濃度壹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數有60度以上),白酒經分餾提純至75%以上為醫用酒精,提純到99.5%以上為無水乙醇。酒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釀造而成的。
我國是最早釀酒的國家,早在2000年前就發明了釀酒技術,並不斷改進和完善,現在已發展到能生產各種濃度、各種香型、各種含酒的飲料,並為工業、醫療衛生和科學試驗制取出濃度為95%以上的醫用酒精和99.99%的無水乙醇。由於酒的盛行,犯罪率急劇上升。喝酒讓人容易麻痹,不清醒從而進行失去理智的行為。
3.醋
醋(Vinegar)是中國各大菜系中傳統的調味品[2]?。據現有文字記載,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酒作為發酵劑來發酵釀制食醋,東方醋起源於中國,據有文獻記載的釀醋歷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醋”中國古稱“酢”、“醯”、“苦酒”等。“酉”是“酒”字最早的甲骨文。同時把“醋”稱之為“苦酒”,也同樣說明“醋”是起源於“酒”的。
4.生姜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是姜科、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鮮根莖,高40~100cm。品種有:尉豐生姜,山東昌邑面姜、青州竹根姜 山農壹號生姜 青州小黃姜。
寒性食物有以下4種:
1.小米
小米,原名:粟,也稱作粱、狗尾草、黃粟、粟米,拉丁文名:Setaria italica (L.) Beauv. var. germanica (Mill.) Schrad. 禾本科、狗尾草屬壹年生草本,須根粗大,稈粗壯,粟是谷子去皮後的結果,谷子是谷類植物,禾木本的壹種,粟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和維生素。
它不僅供食用,入藥有清熱、清渴,滋陰,補脾腎和腸胃,利小便、治水瀉等功效,又可釀酒。其莖葉又是牲畜的優等飼料,它含粗蛋白質5-7%,超過壹般牧草的含量1.5-2倍,而且纖維素少,質地較柔軟,為騾、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豬、雞的良好飼料。
2.綠豆
綠豆(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屬於豆科。別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栽培史。原產地在印度、緬甸地區。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非洲、歐洲、美國也有少量種植,中國、緬甸等國是綠豆主要的出口國。
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綠豆清熱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綠豆湯是家庭常備夏季清暑飲料,清暑開胃,老少皆宜。傳統綠豆制品有綠豆糕、綠豆酒、綠豆餅、綠豆沙、綠豆粉皮等。
3.海帶
海帶,是壹種在低溫海水中生長的大型海生褐藻,是壹種可食用海藻,可以適用於拌、燒、燉、燜等烹飪方法。海帶(Laminaria japonica)褐藻綱,海帶科。孢子體大型,褐色,扁平帶狀,最長可達20M。分葉片、柄部和固著器,固著器呈假根狀。
葉片為表皮、皮層和髓部組織所組成,葉片下部有孢子囊。具有黏液腔,可分泌滑性物質。固著器樹狀分支,用以附著海底巖石。生長於水溫較低的海中。中國北部沿海及浙江、福建沿海大量栽培,產量居世界第壹。富含褐藻膠和碘質,可食用及提取碘、褐藻膠、甘露醇等工業原料。其葉狀體可入藥。
4.綠豆芽
綠豆芽,即綠豆的芽,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經浸泡後發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軸。綠豆在發芽過程中,維生素C會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質也會分解為各種人所需的氨基酸,可達到綠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綠豆芽的營養價值比綠豆更大。
寒性食物有助於清火、解毒,可用來輔助治療火熱病證。凡是面紅目赤、狂躁妄動、神昏譫語、頸項強直、口舌糜爛、牙齦腫痛、口幹渴、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燥、脈數的等實火病癥,可以之為原料烹制食用,有助於清火祛病。
食品特點
涼性或寒性凡適用於熱性體質和病癥的食物,就屬於涼性或寒性食物。如適用於發熱、口渴、煩躁等癥象;適用於咳嗽、胸痛、痰多等癥象的梨等都屬於寒涼性質的食物。
溫性或熱性與涼性或寒性相反,凡適用於寒性體質和病癥的食物,就屬於溫性或熱性食物。如適用於風寒感冒、發熱、惡寒、流涕、頭痛等癥象的生姜、蔥白、香菜;適用於腹痛、嘔吐、喜熱飲等癥象的幹姜、紅茶;適用於肢冷、畏寒、風濕性關節痛等癥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屬於溫熱性質的食物。
擴展資料:
區分
從顏色來看,綠色植物與地面近距離接近,吸收地面濕氣,故而性偏寒,如綠豆、綠色蔬菜等。顏色偏紅的植物,如辣椒、胡椒、棗、石榴等,雖與地面接近生長,但果實能吸收較多的是陽光,故而性偏熱。
從味道上來看,味甜、味辛的食品,由於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較多,所以性熱,如大蒜、石榴等。而那些味苦、味酸的食品,大多偏寒,如苦瓜、苦菜、芋頭、梅子、木瓜等。
從生長環境來看,水生植物偏寒,如海帶、紫菜等。而壹些長在陸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土豆、山藥、姜等,由於長期埋在土壤中,植物耐幹,所含水分較少,故而性熱。
從生長的地理位置來看,背陰朝北的食物吸收的濕氣重,很少見到陽光,故而性偏寒,比如蘑菇、木耳等。而壹些生長在高空中的食物,或東南方向的食物,比如向日葵、栗子等,由於接受光熱比較充足,故而性偏熱。
食物寒熱還與生長季節有關。在冬天裏生長的食物,由於寒氣重,故而性偏寒,如大白菜、香菇、白蘿蔔等。在夏季生長的食物,接收的雨水較多,故而性寒,如西瓜、黃瓜、梨、柚子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