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治療方法,尤其是局部治療時,壹定要註意保護皮膚的屏障功能。即使是炎癥輕微的皮炎,皮膚屏障功能也已經被破壞。如果不註意保護皮膚屏障,濕疹往往會加重。如果用辣椒水或辣椒水止癢,或皸裂性濕疹用紅外燈理療,可進壹步破壞皮膚屏障,加重皮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後,皮膚的屏障功能需要數周才能恢復。
(1)全身用藥
①抗組胺藥:皮膚科常用抗組胺藥,但其對濕疹的治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證明。從機理上講,這類藥物具有抗組胺作用,因此對I型過敏反應引起的組胺介導的皮膚紅斑、風團或瘙癢有效,但對非I型過敏反應引起的濕疹皮炎的有效性尚無充分證據證明。由於這些藥物具有鎮靜、嗜睡等多種副作用,可能在壹定程度上緩解濕疹患者因瘙癢引起的睡眠不良,有利於濕疹的治療。由於新壹代抗組胺藥沒有嗜睡的副作用,對濕疹的治療效果似乎更差,但這些假設需要確切的實驗來證明。
②皮質類固醇:適用於急性重度濕疹,不適用於慢性濕疹。
③抗菌藥物:適用於感染性濕疹和濕疹合並感染。牙周皮炎可以口服四環素或紅黴素治療。
(2)局部治療
①急性濕疹:急性濕疹有紅斑、水腫、丘疹,但無水皰糜爛或滲出者,可用溫和的粉劑或洗劑治療,如爐甘石洗劑。皮質類固醇激素霜也可以直接外用。濕敷,如硼酸水濕敷,應用於皮損已糜爛滲出者。如並發感染,應用利凡諾溶液等抗菌藥物濕敷。
②亞急性濕疹:應采用油或膏劑治療,或直接應用皮質類固醇乳膏。合並感染應使用抗菌軟膏或皮質類固醇和抗菌藥物的聯合制劑。
輕度幹燥濕疹可以用潤膚劑治療。很多潤膚劑都很有效,比如凡士林,礦物油。這些藥物最好在沐浴後立即使用,以防止皮膚中的水分蒸發。當皮膚仍然濕潤時,尤其應該使用礦物油。
塗潤膚液時,要順著頭發的方向從上往下擦,不要來回擦,否則容易導致毛囊炎。
乳液,如洗手液和乳酸乳液,也常用於緩解輕度皮膚幹燥。這些乳液的優點是不油膩,用後舒適。如果皮膚瘙癢明顯,也可以用壹些外用止癢劑。如果皮炎明顯,可以選擇1%氫化可的松乳膏或5%多塞平乳膏。
除藥物治療外,改善局部環境,如增加室內濕度、避免頻繁洗澡和熱水燙傷、穿無刺激性的衣服等,對本病的治療和預防有壹定的作用。如果有原發病,要積極治療。
手部濕疹患者要註意保護雙手。由於手部濕疹的皮膚屏障功能被破壞,微小的刺激也可導致手部皮炎加重或持續。必須註意保護雙手,包括洗手時不要使用堿性太強的肥皂,不要使用酒精等非皮膚清潔劑。每天洗手不要太頻繁,只要能達到清潔的目的即可。
洗手後立即擦幹雙手,尤其是手指和手腕之間。如果妳的手很幹,妳應該使用護手油或矽霜。接觸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時,請戴上手套。需要註意的是,有些手套只對某些物質有保護作用,對其他物質沒有保護作用。對橡膠手套中的橡膠乳膠過敏的人,不宜使用橡膠手套。最好在橡膠手套裏再套壹層棉手套,出汗後立即更換,以減少汗液的刺激。
牙周皮炎應停止含氟激素,改用氫化可的松軟膏。
③慢性濕疹:慢性肥厚性皮損以外用皮質類固醇為主,應用時應註意皮損部位及激素的療效。皮質類固醇可分為四類:低效、中效、高效、強效。面部及皺褶處皮損應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等低效激素,濕疹及手足足底角化皮損可使用高效激素制劑。激素的劑型和濃度也影響其療效。例如,低濃度的氫化可的松是無效的,但在高濃度或有滲透促進劑時,它變得有效。
肥厚性皸裂皮損可先用角質溶解劑,如20%尿素霜,再外用皮質類固醇制劑,夜間包紮可增強治療效果。
但要註意皮膚萎縮、繼發感染等不良反應。慢性濕疹易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此時應使用相應的抗菌或抗真菌藥物。使用時應註意二次過敏。
淤滯性皮炎往往對外來藥物過敏。最好先做斑貼試驗,選擇不過敏的外用藥物。皮質類固醇激素應選擇低效制劑。除了濕疹皮損的治療外,還應註意靜脈性高血壓的治療。保守治療包括擡高患肢、使用彈性繃帶、減少長時間站立等。如有必要,可進行手術或硬化劑註射。患者在床上或晚上睡覺時可以用額外的枕頭墊高腳,坐著時要墊高腳,使其高於膝蓋。使用彈性繃帶時,應該從腳趾開始到膝蓋。以上措施可有效改善足部循環,減少靜脈高壓和瘀血。
治療潰瘍,清創是第壹步。註意不要使用雙氧水、碘伏等消毒劑進行清創。這些物質對傷口有毒,會延緩愈合。清創後用凡士林包紮,保持傷口濕潤,減少幹疤,保護傷口。如果有感染,首先要抗感染。對於長期不愈的潰瘍可以進行植皮,但如果不能清除靜脈高壓,植皮的遠期效果並不好。
(3)其他治療:國外報道PUVA療法對慢性濕疹,尤其是慢性難治性手部濕疹有壹定療效。據報道,免疫抑制劑或增強劑在嚴重情況下可有效控制皮膚病變。但由於大多數濕疹病因不明,經常復發,應慎用免疫抑制劑,以免停藥後加重。
(4)持續性病例的處理:對於持續性濕疹患者,首先要註意尋找原因。比如治療後病情發生變化,最初的治療措施是否還合適?治療是否加重皮膚屏障功能的損傷?患者是否按醫囑治療?生活環境中還有對患者過敏的物質嗎?有沒有什麽過敏原沒有被發現?治療過程中有沒有繼發性過敏?有交叉過敏因素嗎?有沒有繼發感染?患者的生活環境是否有利於濕疹的恢復?患者的飲食會加重病情嗎?病人有其他疾病嗎?合並疾病及其治療對濕疹有無影響等。最後,是否應該檢查濕疹的診斷是否正確?為了更好地控制上述不確定因素,可以讓患者住院,以便密切觀察其生活和治療環境,進行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