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的飼養 方法
1.立體籠養法
以商品肉用雉雞為目的大批飼養,在育成期采用立體籠養法,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此期間雉雞的飼養密度應隨雞齡的增大而降低,結合脫溫、轉群疏散密度,使飼養密度達到每平方米20只左右,以後每2周左右疏散1次,籠養應同時降低光照強度,以防啄癖。
2.網舍飼養法
網舍飼養法對作為種用的後備雉雞可提供較大的活動空間,使種用雉雞繁殖性能提高。在雛雉雞脫溫後,轉到網舍飼養時,為防止由於環境突變,雉雞驚慌突然起飛亂沖亂撞,造成死亡損傷,應將雉雞的主翼羽每隔2根剪掉3根。網舍飼養應在網室內或運動場上設沙地,供雉雞自由采食和進行沙浴。
3.散養法
可以根據雉雞的野生群集習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場等資源條件,建立網圈,對雉雞進行散養,為防雉雞受驚飛逸,可在雉雞出殼後進行斷翅,即用斷喙器切斷雛雉雞兩側翅膀的最後壹個關節。在外界環境溫度不低於17~18℃時,雛雉雞脫溫後即可放養。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3只。這種飼養方法,雉雞基本生活在大自然環境中,空氣新鮮、衛生條件好、活動範圍大,既有天然野草、植物、昆蟲采食,又有足夠的人工投放飼料、飲水,極有利雉雞育成期的快速生長。同時,在這種條件下生長的雉雞具有野味特征,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野雞的管理方法
(1)飼養 5~10周齡的雉雞每天餵4次以上,11~18周齡,每天餵3次。飼餵時間應早晚2次盡量拉開時間間距,中間再餵1次,這樣就可避免夜間空腹時間過長,切忌飼餵不定時,飼餵量時多時少,雉雞饑飽不均。在飼養過程中,必須給雉雞不間斷地供給清潔飲水。
(2)轉群 雉雞膽小敏感,易受驚嚇。因此,在雉雞轉群前,要進行大、小、強、弱分群,以便分群飼養管理,達到均衡生長。同時,雉雞由育雛籠養轉到育成舍平面飼養,環境條件的突然改變,使得雉雞精神不安,驚慌萬狀,易在舍內四角起堆,互相擠壓,造成局部密度過大,特別是夜間,天氣較涼,雛雉雞更易紮堆,造成死亡。為避免壓死雉雞,應在四處墻角用墊草墊成30度角的斜坡,將墊草踏實,這樣雉雞鉆不進草下,減少了擠壓的傷亡。在轉群的前2~3天內,夜班人員要隨時將擠堆的雛雉雞及時分開。
(3)驅趕馴化 在網舍飼養條件下,在轉群的1周內,將雉雞關在房舍內,定時飼餵,使之熟悉環境及飼養員的操作動作等,建立條件反射,使之不怕人,願意接近人。在天氣暖和的中午可將雉雞趕到室外自由活動,下午4點以前趕回房舍。1周後,白天將雉雞趕到網室運動場自由活動,晚上趕回房舍。如遇雨天,應及時將雉雞趕回舍內,以防淋雨感冒,待形成壹定的條件反射後,就可以晝夜敞開雞舍門,使雉雞自由出入。
(4)網養密度 5~10周齡每平方米6~8只,如運動場面積計算在內則每平方米3~5只,雉雞群以300只以內為宜。11周齡每平方米3~4只,將運動場面積計算在內,每平方米為1.4~2.5只,按雌雄分群飼養,每群100~200只。 據報道,育成期飼養密度直接關系到體重發育、羽毛完整、疾病流行。飼養密度與雉雞尾羽生長和長度呈反比關系,飼養密度為2只/㎡時,背羽和尾羽生長良好,無光背和尾羽損傷。飼養密度為4~5只/㎡時,背羽生長良好,但尾羽多有損傷,部分尾羽長不出。飼養密度8只/㎡時,雖然體重仍能達到上市標準,但光背雉雞增多,尾羽受損,基本上長不出來。因此,要嚴格控制飼養密度在4只/㎡以下,保證羽毛特別是尾羽的生長。爭取好的市場售價。
(5)光照 如果留作種用的雉雞,應按照種雞的光照要求,分別對雄、雌種用雉雞適時達到同步性成熟來管理。對於肉用雉雞,采用夜間增加光照來促使雉雞群增加夜間采食、飲水,提高生長速度和脂肪沈積能力。
(6)日糧營養 在夏季天氣酷暑和冬天寒冷時,應提高雉雞日糧的能量水平,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以保證育成期的生長發育所需。
(7)衛生防疫 在雉雞的育成期間,應將留作種雞所應做的防疫工作,在此期完成,在育成期如果是網室平養,應預防球蟲病和禽霍亂,可以在飼料中添加藥物進行預防。
野雞的生活習性
適應性廣,抗寒,耐粗 生活環境從平原到山區,從河流到峽谷,棲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陸地各種生態環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溫,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動覓食,飲冰碴水,不怕雨淋。
集群性強 繁殖季節以雄雉雞為核心,組成相對穩定的繁殖群,獨處壹地活動,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則開展強烈爭鬥。自然狀態下,由雌雉雞孵蛋,雛雉雞出生後,由雌雉雞帶領初生的雛雉雞活動。待雛雉雞長大後,又重新組成群體,到處覓食,形成覓食群。群體可大可小,因此,人工養殖的雉雞,可以適合大群飼養環境,但密度過大時,妨礙采食,常發生互啄現象。
膽怯機警 雉雞在平時覓食過程中,時常擡起頭機警地向四周觀望,如有動靜,迅速逃竄,尤其在人工籠養情況下,當突然受到人或動物的驚嚇或有激烈的嘈雜噪音刺激時,會使雉雞群驚飛亂撞,發生撞傷,頭破血流或造成死亡。籠養雄雉雞在繁殖季節,有主動攻擊人的行為,野生成年雌雄雉雞常佯裝跛行或拍打翅膀引開敵害,以保護幼雉雞。因此,養殖場要求保持環境安靜,防止動作粗暴及產生突然的尖銳聲響,以防雉雞群受驚。
食量小,食性雜 雉雞胃囊較小,容納的食物也少,喜歡吃壹點就走,轉壹圈回來再吃。雉雞是雜食鳥,喜歡各種昆蟲、小型兩棲動物、谷類、豆類、草籽、綠葉嫩枝等。人工養殖的雉雞,以植物性飼料為主,配以魚粉等動物性飼料。據觀察,家養雉雞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剛亮和下午5~6時,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間不吃食,喜歡安靜環境。
性情活潑,善於奔走,不善飛行 雉雞喜歡遊走覓食,奔跑速度快,高飛能力差,只能短距離低飛,而且不能持久。
叫聲特殊 雉雞在相互聯系,相互呼喚時常發出悅耳的叫聲。就像?柯?哆?啰?或?咯壹克壹咯?。當突然受驚時,則暴發出壹個或系列尖銳的?咯咯?聲,繁殖季節,雄雉雞在天剛亮時,發出?克?多?多?歡喜清脆的啼鳴聲,日間炎熱時,雄雌雉雞不叫或很少鳴叫
猜妳喜歡:
1. 如何飼養雞
2. 人工如何飼養野雞
3. 野雞養殖成本和利潤怎樣
4. 野雞怎樣飼養
5. 野雞餵水有什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