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包
香料包裏面加香料:10片香葉、3個八角、2個草果、1片桂皮、30粒小茴香,(這樣壹包可以加20-30斤清水煮高湯)用紗布裹好。
豬骨、筒子骨、扇子骨取其中壹種,能敲碎最好 更易入味,買的時候選上面沾的肉多的煮出來味道會濃郁壹點,煮之前放開水裏燙壹分鐘更易清洗幹凈,備用。
豬骨與清水的比例為1:6(想高湯濃壹點少加水 淡壹點就多加水)
清水及香料包入鍋煮開再加豬骨煮20分鐘撈幹凈表面的浮沫,30斤水加1兩拍碎的生姜或老姜,鹹鹽50克,開小火燉3-4個小時即成高湯。
如果覺得香味不夠濃可加高湯精,如果覺得高湯煮出來有異味(壹般情況都是因為買的豬骨不是當天的 已經變味了) 加入生姜的時候加壹點料酒(20斤水加20g料酒),如果想鮮壹點 20斤水可加3兩雞精。
炒雞雜:雞雜(肝、肫、腸)500 克,雞雜洗幹凈,雞肝切片,雞肫切成肫花,雞腸切成短節,郫縣豆瓣50克用刀剁細,泡姜泡蘿蔔80克切成拇指大小片,老姜、大蒜剁成粒,大蔥 50 克切成節,芹菜洗凈切成節。雞雜放入盆裏下姜、蔥鹽、料酒腌制 5 分鐘洗凈備用,炒鍋至火上下色拉油燒至 5 成熱下郫縣豆瓣,下姜蒜粒,泡姜泡蘿蔔,炒香,再下雞雜快速翻炒再下芹菜節,下適量高湯略燒,下雞精、味精、白糖,調好味起鍋即成。
豌豆:選用無黴,無蟲,無雜質的白豌豆用清水浸泡5個小時,瀝幹水份,高壓鍋加3斤水,5克鹽,5克食用堿,壓5分鐘即成。
炒雜醬:豬肉絞碎,肥瘦比例為4比6,色拉油50克,白糖10克,姜米50克,料酒20克,味精雞精20克,甜面醬50 克,炒鍋至火上燒燙,倒入冷油滑鍋,用中火將肉沫水氣炒幹,肉酥香,肉中油清亮為止,倒入料酒稍炒,下姜沫、甜面醬、白糖、雞精味精炒香即可,也可加入其他脆性原料改變口感。
糍粑辣椒:幹辣椒用冷水浸泡10個小時或用開水煮20分鐘,去掉水份,用機器絞蓉,放入三成油鍋中慢慢升溫加熱炒至水氣幹,出辣香,紅油清亮為止。幹辣椒,水,色拉油比例 1:2:3。
紅燒牛肉:新鮮牛肋肉,要求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稍暗,外表微幹,有風幹膜,不黏手,彈性好,有新鮮牛肉正常腥味。牛肉750 克、菜籽油 200 克、郫縣豆瓣 100 克、香料粉7克、老姜50克、料酒20克、雞精味精50克、糖色10克、大蒜20克、糍粑辣椒50克、牛油50克。
燒制:牛肉洗凈入鍋汆水去血沫,晾冷後切成2cm見方的塊,郫縣豆瓣用刀剁細,老姜拍破,大蒜切丁,炒鍋至火上燒熱放入牛油溶化後,下姜蒜炒香,下豆瓣醬稍炒再加入糍粑辣椒炒幹水氣,倒入料酒,再加高湯用大火燒開,調入糖色,雞精味精,小火熬40分鐘熬出香味用密漏打去渣,再倒入牛肉和香料,加2根大蔥和姜片,大火燒開,用高壓鍋壓23分鐘即可。
紅燒肥腸:新鮮肥腸,用溫水洗幹凈雜質,加面粉、鹽、醋反復裏外揉搓,直至無異味、雜質,炒鍋至火上加水燒沸投入肥腸,汆掉油沫,起鍋晾冷用刀切成菱形備用。
燒制:鍋中入油下姜蒜炒香,下豆瓣炒香,下泡椒炒幹水份,下糍粑辣椒炒出色,下湯熬出香味,調入糖色,雞精味精,用密漏去掉渣,把湯倒入高壓鍋,放入香料,倒進氽好水的肥腸,下適量花椒、白酒,高壓鍋壓16分鐘即可。備註:肥腸比例跟牛肉比例壹樣區別在於不放牛油,其他調料及主料壹樣。
香料配比:荷香6克、甘草22克、砂仁90克、紅寇11克、草寇10克、三奈18克、八角8克、良姜4克、桂皮12克、香果50克、白扣40克、茴香7克、草果50克、黃梔子15克、陳皮2克、香茅12克、香葉40克以上香料打碎,打成二粗即可。備註燒牛肉及肥腸香料用同樣的香料。
酸菜肉絲:酸菜1斤、泡紅椒節30克、肉絲100克、水澱粉20克、野山椒汁20克、姜片20克、味精雞精10克、豬油 20克、色拉油30克、胡椒粉10克,炒鍋上火倒入色拉油和豬油燒熱,下姜片、適量泡紅椒、酸菜煸炒香,勾入野山椒汁稍炒,加高湯用大火燒開,小火熬5分鐘,加入用水澱粉碼好旳肉絲滑2分鐘,調入味精雞精,胡椒粉即成,鹹鮮微酸,開胃。也可把酸菜提前炒好,用小鍋在電磁爐上加湯,酸菜,味精雞精,豬油熬好,滑入肉絲倒入面中即可
重慶小面:面條100克、芽菜20克、雞精10克、味精5克、花椒面1克、豬油5克、芝麻5克、姜蒜水10克、醬油20克、姜蔥油10克、紅油辣子20克、高湯 50 克、蔬菜適量。
面條加臊子醬油減半,不加則為素面,酸菜肉絲面不用辣椒油和花椒面,醬油重慶小面調料順序先幹後清,味精、雞精、花椒面、芽菜、芝麻醬、姜蒜水、香油、豬油、醬油、高湯攪拌、蔬菜、小面、臊子、蔥花、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