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額新對蝦對沈積物沒有嚴格的選擇,廣泛棲息於近岸的沙泥底海域。適宜水溫為10 ~ 37℃,最適生長溫度為17 ~ 32℃。天氣寒冷,透明度高時,隱藏在底質中,深度可達8 ~ 10 cm。在溫度適宜的時期,白天常常躲在底層物質中,只露出兩只眼睛和觸角。它們在黃昏時捕獵,晚上活動更多。它能適應較寬的鹽度範圍,能在淡水中生長,能在鹽度35‰以上的海水中生存。對低溶解氧的耐受性強。它能在pH值為7.0 ~ 9.0的水中正常生活。
這種蝦是雜食性的,偏愛動物性食物。成體階段以橈足類和多毛類為主要獵物,也吃合成飼料、其他有機碎屑和底棲生物。養殖周期為100 ~ 120天,蝦體可達8 ~ 10 cm。
刀額新對蝦既可在海水中養殖,也可在淡水中養殖,適應性強,尤其是在淡水中,生長快,食性廣,病害少,成功率高。
池塘條件
(1)池塘的選擇
要求水量充足,水質好,土地堅實,排水方便。蝦池面積應為0.134 ~ 0.67公頃,水深應為1.2 ~ 1.5米,最好為長方形。蝦池應有獨立的進排水通道,用於灌溉和排水。進出水要用篩網絲過濾,防止有害生物侵入蝦池。池底最好挖環形溝或對角溝,深度為0.5 ~ 1 m,寬度為3 ~ 5 m,以防寒避暑。
(2)清理池塘
對於新建的蝦池,只要暴露2 ~ 3天就可以進水,而對於老池塘,需要清淤暴露壹個冬天,並嚴格清理池塘邊的雜草。方法是:蝦苗放養前20天,每0.067公頃用生石灰100公斤,先將石灰在小池子裏融化,趁熱撒滿池子。或者0.067公頃全塘撒漂白粉10 ~ 15公斤,用漂白粉清理池底需要20 ~ 30 cm的水。
(3)基礎餌料的培養
經過7 ~ 10天的池塘清理,向池塘註入50厘米的淡水,在進水口用80目篩網過濾,然後在晴天施肥,培育基礎生物餌料。每0.067公頃施肥可均勻撒施100 ~ 150公斤發酵腐熟有機肥(雞、豬、牛、羊糞等。),或者把有機肥裝進編織袋推到池底;如果用無機肥,全塘每0.067公頃要用尿素2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使用無機肥料時,應每隔壹天進行等量追肥。壹般7 ~ 10天後,肥料顏色為淺黃綠色,透明度為30 ~ 40 cm,說明水中生物餌料豐富。然後,確定水溫和pH值。如果這些條件合適,可以放蝦苗。
(2)魚苗放養
(1)幼苗脫鹽
目前用於養殖的刀額新對蝦蝦苗多為工廠化生產,壹般養殖用海水比例為1.015 ~ 1.020。如果要把它們移到淡水中繁殖,就必須對它們進行馴化,並逐漸淡化。淡化程度必須達到池塘標準,即水的比重達到1.003後才能直接移入淡水中養殖,整個淡化過程必須逐漸淡化兩天以上。
(2)播種量
單養南美白對蝦,仔蝦體長0.7 ~ 65438±0.0厘米,每0.067公頃2 ~ 5萬尾;與淡水魚混養(僅與草魚、鱅魚、鰱魚混養),最好暫養體長2.5厘米以上的蝦苗,具體情況適當減少放苗數量。
(3)臨時支撐
在蝦池壹角挖壹個小型臨時養殖池,約占蝦池面積的3% ~ 5%。先在蝦池中精耕細作所需的蝦15 ~ 20天,當蝦的長度壹般達到1.0 ~ 1.5厘米時,溢出的水會自然分散到整個池塘。通過這種方法,蝦池的環境可以大大改善。
(3)飼養管理
(1)水質管理
水質要求pH值7.0 ~ 8.0,溶解氧不低於4 mg/L,黃綠色,透明度30 ~ 40 cm,放養前期每5天10cm水,夏季高溫季節最高水位。勤巡視池塘,勤換水,改善水質。有條件的池塘最好配備曝氣機,保證整個養殖期間的淡水質量。
(2)飼養管理
蝦苗在池塘養殖1月前以池塘浮遊生物投餵為主或補充少量細顆粒飼料,1月後以人工配合飼料投餵為主,輔以淡水貝類和雜魚。根據季節、水溫、水質靈活控制餌料用量。水溫在20℃~ 30℃之間時,攝食量強時應多餵飼料,水溫在15℃以下時應少餵飼料。配合飼料每天飼餵2 ~ 5次。由於蝦類夜間活動,夜間投餵量占每日投餵量的60%,並設置餌料臺,檢查投餵情況,確保無殘食。
(3)疾病控制
堅持預防為主。在整個養殖期間,每1月、每0.067公頃用15公斤生石灰浸泡成乳濁液,撒在整個池塘中,以殺滅病菌,趕走敵人,同時還能補充鈣質,對對蝦的生長也有好處。
(4)堅持早晚巡塘。
主要觀察白天是否有缺氧浮頭現象,註意檢查進水網袋和防逃網是否損壞。同時也要檢查蝦的攝食、脫殼、生長情況。
(4)捕魚收獲
蝦的收獲時間主要取決於成蝦的生長情況和市場要求。壹般在淡水池塘中經過80 ~ 100天,可達到7 ~ 10厘米長的商品規格,可采用輪釣的方法。常用的捕法有:(1)陷阱(或地下籠)網捕:壹般傍晚下網,第二天早上收網。這種收獲方式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市場供應活蝦。(2)拉網捕蝦:在平底池塘中,三網捕蝦率壹般在70%以上。(3)放水收蝦:根據黃昏或黎明前後活動旺盛的習性,在下午5-6點或淩晨4-5點打開閘門放水收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