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月餅是中秋節最有代表性的食物,結合這壹中國傳統習俗,通過讓幼兒欣賞、觀察、並自己制作月餅這壹系列過程,讓幼兒了解中秋節,鍛煉動腦和動手,培養對手工制作的興趣,體驗勞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了解中秋節的傳統習俗,體驗中秋節歡樂的氣氛。
2.探索制作月餅的制作方法,能夠熟練地使用團圓、壓扁、搓條等泥工技能。
3.能夠大膽、自信的制作,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同搜集有關中秋節的視頻、圖片、實物(各種各樣的月餅、包裝盒、以往過節的照片。)
2、孩子們欣賞過月餅圖片、品嘗過各種月餅。
3、紙盤,各種顏色的橡皮泥,黃泥做成的豆餡,花生米。
4、各種不同形狀的月餅。
5、教師身穿廚師服裝、作品展示臺。
6、塑料刀、牙簽、制作模具等
7、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教學重點
能夠大膽、自信的制作,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孩子盡情地玩泥,而不加以任何的限制和示範,在玩的過程中鼓勵與肯定幼兒表現出的創新作品。)
教學難點
探索制作月餅的制作方法,能夠熟練地使用團圓、壓扁、搓條等泥工技能。(利用同伴間的學習與模仿不斷地積累豐富泥工技能。)
活動過程
壹、入場
教師帶領幼兒合著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走進活動場地,幼兒隨音樂做動作,並圍攏在教師的身旁。
教師:孩子們,剛才這首歌曲唱了壹種好吃的食物月餅,在什麽節日的時候吃月餅?妳知道中秋節為什麽要吃月餅嗎?(幼兒自由談論自己的想法。)
教師:那妳吃的月餅是什麽形狀的?什麽味道的?裏面都有什麽?
小結: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壹天是中秋節。中秋節的時候要吃月餅,圓圓的月餅,象征著壹家人團圓的意思。
二、幼兒觀察各種月餅,有制作興趣。
1.教師以廚師的身份,出示各種月餅。(看,今天孫大廚師也為妳們帶來了月餅。)
2.通過看壹看、聞壹聞、摸壹摸觀察和探索不同月餅的顏色、形狀、花紋、軟硬的特點。
教師:請妳們仔細看壹看我帶來的月餅是什麽形狀的?妳發現月餅上有什麽?
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我們這裏的月餅有圓形,還有方形的。月餅上都有花紋和圖案,有的還有文字。教師打開月餅的塑料包裝袋,請幼兒聞壹聞,摸壹摸,感知不同月餅的味道和硬度。
3.掰開月餅看看裏面有什麽?
請個別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小結:月餅裏面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餡,豆沙餡、五仁餡、紫薯餡等等,過中秋節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不同口味的月餅。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教師設置情景:請幼兒做小廚師為娃娃家做月餅。
2.討論:用什麽材料制作?
教師介紹創造材料:出示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制作月餅,和幼兒壹起回憶玩橡皮泥的方法。
3.探索做月餅的方法
幼兒之間相互討論,怎樣制作月餅。請幼兒嘗試怎樣把橡皮泥變圓、變扁。
小結:將準備好的橡皮泥揉好,用手團、壓、捏,其次選好餡,壹手托面皮,以手沿面皮的邊緣包好、捏緊,最後將包好的橡皮泥放入模具摁平,再磕出來,月餅就做好了。
4.幼兒分組制作。
教師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幼兒分組進行制作,將做好的小吃放進小盤子裏。在制作中感受中秋節的歡快氣氛。
教師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其大膽創作,陪同有需要的幼兒再次欣賞觀察了月餅。鼓勵幼兒為月餅設計漂亮的花紋。
教師:月餅上的花紋是怎麽做出來的?
幼兒探索,教師引導幼兒使用牙簽、塑料小刀等輔助材料,用畫和切割的方法設計花紋。
四、作品展示與評價。
1.幼兒將作品放在展示臺上互相欣賞。
2.教師以廚師的口吻進行講評,鼓勵幼兒的新奇的創作。
3.鼓勵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月餅,端給老師和小夥伴“品嘗”並介紹自己的作品及制作方法。
五、美味的月餅品嘗會。
孩子們品嘗月餅,談壹談自己的感受。
六、延伸活動:
1.開展月餅展覽會。將幼兒制作的月餅進行展示,互相評價,以投小貼畫的方式評選出最漂亮的月餅。
2.幼兒可以在美工區繼續探索制作月餅。
3.將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投放在表演區,幼兒自主學習演唱歌曲,開展打擊樂演奏活動,歌舞表演活動。
4.十五過後,請幼兒將月餅的包裝盒帶到幼兒園,舉行月餅包裝展,參觀欣賞美麗的包裝。設計制作包裝容器,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對美的感知、理解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