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紹堯山水畫山水畫壹直是中國畫創作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在中國繪畫史上,山水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南朝宗炳說:“山河顯諂,仁者樂。”東晉王曰:“以單筆,太虛也。”闡述了山水畫創作的功能和特點,成為早期山水畫創作的理論基礎。山水畫自魏晉以來逐漸發展,到隋唐五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宋元明清時期,眾多藝術家輩出,佳作叠出,成為眾多畫家抒發情懷、抒發內心、表達審美理想和追求的載體。時至今日,山水畫逐漸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概念和風格日益豐富。壹些畫家試圖勾勒出山水畫的當代特征,並在這壹領域做著有益的探索。壹方面,他們捕捉時代氣息,融合更多的追求形式,使山水畫與時代相契合,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山水畫家唐紹堯就是這樣壹位勤奮不懈的探索者。唐韶瑤,安徽巢湖人,畢業於安徽教育學院美術系。億愛丹青年輕時運氣不好差點輟學。然而,唐堯並沒有放棄,並壹直癡迷於對書畫的追求。可以說,他的繪畫創作主要靠的是對藝術的勤奮、執著和堅定的信念,唐紹堯潛心研究中西美術史,特別推崇清初“四王”和石濤的山水畫,了解他們繪畫的精髓,學習他們的筆墨風格和精神內涵,並融於自己的創作中。1992年,唐紹堯到北京畫院學習中國畫,接受的是王文芳的藝術觀:凡是“舊派”、“新派”好的,都要吸收。由此,他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創作方向,不拘泥於壹派壹家。他努力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力求筆墨、形式、意境的和諧統壹。唐紹堯的山水畫創作根植於他長期的惠山萬水生活。他在斯裏蘭卡土生土長,對家鄉的山水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熾熱的熱愛。幾十年來,他從未看夠家鄉的山山水水,也從未厭倦繪畫。宋代郭說:“取山川,則見山川之意。”是家鄉的山山水水給了唐紹堯無盡的創作靈感。他想通過鄉村小風光和山野風光來表現自己的藝術追求,用有限的精力看世界的小處和無限。唐紹堯在創作中並不局限於固有的公式,而是在對技法的不斷探索中不斷超越自我。唐紹堯從具體的自然景觀中總結出獨特的繪畫符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現代水墨畫藝術的技法,抽象藝術的扭曲誇張,西洋畫的濃重色彩,多年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積累的素養,在他的畫裏應有盡有。他的作品構圖飽滿,層次分明,繁而不亂,在繁中有氣;線條熟練流暢,色彩豐富,動作恰當,意境深遠。唐紹堯在創作中還做到工、墨、色、線並重,使其作品雅俗交融,別具壹格,具有很強的形式感和裝飾感。“寫”的意義和“工”的細節在他的畫面中相得益彰,達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如今,唐紹堯清新明快、色彩豐富、富有生活氣息的山水畫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肯定。他成功地將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傳統山水畫中,努力拓展山水畫的新局面,在山水畫創新上邁出了堅實的壹步。然而,謙遜的唐紹堯並不滿足於自己取得的成績。他依然浮躁而不張揚,繼續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行進,不斷推動陳新,超越自己。相信隨著閱歷的增長,視野的拓展,藝術和審美的提升,正處於黃金時代的唐紹堯壹定會達到新的藝術高峰,我們期待他更多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