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有哪些強瀉藥?

有哪些強瀉藥?

便秘不是壹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都可能導致的癥狀。但其發病率居慢性消化系統疾病之首,尤其是老年人。便秘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還會引發很多疾病。因此,防治便秘(尤其是慢性便秘)的目的不僅僅是減輕排便疼痛,改善消化不良癥狀,更重要的是避免嚴重的危及生命的並發癥,如心肌梗死、中風、腸梗阻、大腸癌等。有些人便秘後,想到的第壹個解決辦法往往是用瀉藥幫助排便,預防並發癥。

但瀉藥的種類很多,作用原理、療效、不良反應都不壹樣,所以選擇也要有所不同。常用的瀉藥如下:

潤滑性瀉藥常用於甘油、液體石蠟、蓖麻油、馬人潤腸丸等。這類藥物多為無機礦物油,使用後可阻止腸道水分吸收,並容易通過腸腔軟化糞便,適用於心肌梗塞或肛周疾病手術後的老年人。但長期使用這些藥物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還會引起肛門瘙癢癥和骨軟化癥。因此,此類藥物不宜長期使用。

常用的刺激性瀉藥有比沙可啶(布賽汀)、番瀉葉、酚酞(果導)、甘油栓、開塞露、心清寧片、復方蘆薈膠囊(通便靈)等,都是老年人比較喜歡用的瀉藥。這類藥物的作用原理是刺激腸道蠕動,阻止腸液被吸收,增加水和電解質的分泌,潤滑腸壁,軟化大便。然而,壹些藥物含有被稱為蒽醌的化學成分。長期使用後,結腸黏膜下有黑色素沈積,容易形成結腸的黑色病變。這種刺激性瀉藥雖然使用後6小時左右能排便,但長期使用會損傷直腸肌叢,使直腸肌無力。

常用的高滲瀉藥有多米克溶液、乳果糖、硫酸鎂、聚乙二醇等。,是壹種不吸糖的電解質混合溶液。使用後不能被胃吸收,但能完全到達結腸,然後分解成單糖,處於低分子量有機酸狀態。酸度的增加有利於腸道有益菌的生長繁殖,從而刺激結腸蠕動,增加滲透壓,將水分移入腸腔增加糞便水分,從而使大便變軟。

常用的膨脹性瀉藥有車前草纖維素制劑(Kancel)、、金谷維王等。這類藥物含有纖維素或其衍生物,具有親水性強、吸水膨脹的特點,能使糞便吸收水分,體積增大,從而促進結腸蠕動,排泄糞便。

常用促瀉藥,如西沙必利(普瑞博思)和莫沙必利(胃泌素)。這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胃腸蠕動,達到排便的目的。

以上五類瀉藥中,便秘患者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壹般來說,只要及時用藥,便秘可以很快緩解或消失。有的人因為沒有及時使用瀉藥,出現了糞便嵌塞。此時應采用低位灌腸,使糞塊軟化,易於排出。但是對於那些特別硬的肛門糞塊,往往需要用手去挖。用手指挖糞塊還有壹個技巧,就是先用少許石蠟油保留灌腸,在指套上塗壹點利多卡因,然後輕輕分離糞塊,再用清水連續灌腸2 ~ 3次,使糞塊完全排出。之後,患者應使用壹些生理鹽水瀉藥或肛栓軟化劑,防止再次發生糞便嵌塞。病後臥床康復期間,患者應多做腹式呼吸、提肛運動等運動,同時適當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有效預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