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癌手術能活幾年
不同時期的肺癌患者手術後,存活的幾率也不壹樣,壹期和二期的肺癌屬於早期肺癌,生存的幾率比較大,中晚期肺癌要通過手術和放、化療的方式才能增加存活幾率。通常來說肺癌手術後可以存活3-5年。
2、肺癌手術五年生存率
腫瘤領域用壹個專業名詞來評價長期生存-五年生存率。如果以五年生存率做壹個標準,肺癌主要分為4個時期,其中壹、二期的治療效果較好,三、四期的治療效果差。根據國內第3次肺癌會議6649例肺癌的統計,壹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為66%,二期為34.2%,三期為15%,四期為0。
3、肺癌術後怎樣延長生命
肺癌手術後的患者為了獲得更長的生活年限,壹定要註意壹下幾個方面:
1、肺癌手術要壹定要禁止吸煙,避免吸煙誘發肺癌復發;
2、肺癌手術後的患者,肺功能會有所減退,日常生活中藥加強端墻,逐步增加運動量。
3、肺癌手術後,可以采用中藥調理的方式,以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肺功能的目的。
4、肺癌手術後飲食方面也要註意,可以選擇壹些易消化的米、面,肉食選擇海龜、烏龜、甲魚、牡蠣等保肝護肝的食物;蔬菜可以選擇性骨、蘑菇、赤小豆、海帶等;多食壹些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桑葚、李子、金桔、楊梅、山楂等。
4、肺癌手術後及時復查
肺癌手術後,除了註意飲食、按時吃藥等常規方式外,最主要的是定期檢查,壹般頭兩年每3個月復查壹次,3-5年內每6個月復查壹次,5年以後壹年復查壹次。這樣能夠做到及早發現肺癌細胞是否已經轉,爭取及時控制與治療。
5、肺癌手術多久復發
肺癌病人手術後,壹般來說復發和轉移多發生在1-2年內。肺癌復發或轉移後早期通常會表現出全身各方面的癥狀,例如:身體疲乏、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煩躁易怒等癥狀。
6、肺癌手術後復發癥狀
1、發生骨轉移會表現出壓痛、活動障礙、病理性骨折;
2、發生腦轉移會表現出事物模糊、頭痛、頭暈、嘔吐;
3、發生縱膈淋巴結轉移會表現出喉返神經麻痹、聲音嘶啞;
4、發生上腔靜脈轉移會表現面、頸部浮腫;
5、發生心包、胸膜轉移會出現心悸、氣短;
6、發生肝臟轉移會出現跟去疼痛、食欲減低、黃疸、腹水;
7、發生脊髓轉移會出現大小便駐留、癱瘓。
7、肺癌的不同類型
1.鱗形細胞癌(又稱鱗癌):在各種類型肺癌中最為常見,約占50%,患病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男性占多數。大多起源於較大的支氣管,常為中央型肺癌。雖然鱗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但壹般生長發展速度比較緩慢,病程較長,對放射和化學療法較敏感。首先經淋巴轉移,血行轉移發生較晚。
2.未分化癌:發病率僅次於鱗癌,多見於男性,發病年齡較輕。壹般起源於較大支氣管,居中央型肺癌。根據組織細胞形態又可分為燕麥細胞、小圓細胞和大細胞等幾種類型,其中以燕麥細胞最為常見。未分化癌惡性度高,生長快,而且較早地出現淋巴和血行廣泛轉移,對放射和化學療法較敏感,在各型肺癌中預後最差。
3.腺癌:起源於支氣管粘膜上皮,少數起源於大支氣管的粘液腺。發病率比鱗癌和未分化癌低。發病年齡較小,女性相對多見。多數腺癌起源於較小的支氣管,為周圍型肺癌。早期壹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往往在胸部x線檢查時被發現,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腫塊,壹般生長較慢但有時早期即發生血行轉移,淋巴轉移則發生較晚。
4.肺泡細胞癌:起源於支氣管粘膜上皮,又稱為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或細支氣管腺癌。部位在肺野周圍。在各型肺癌中,發病率最低,女性比較多見。壹般分化程度較高,生長較慢,癌細胞沿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長,而不侵犯肺泡間隔。淋巴和血行轉移發生較晚,但可經支氣管播散到其他肺葉或侵犯胸膜。肺泡細胞癌在形態上有結節型和彌漫型兩類,前者可以是單個結節或多個結節;後者形態類似肺炎。病變範圍局限的結節型,手術切除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