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秋葵什麽時候種在花園裏?應該如何管理?

秋葵什麽時候種在花園裏?應該如何管理?

秋葵適合在很多地方種植,那麽如何種植秋葵呢?以下是邊肖精心整理的秋葵種植方法。讓我們來看看。

黃秋葵種植方法

常用的播種和養殖。春季4月播種,種子種在穴中,蓋2 cm土,播種後7-10天發芽,發芽迅速整齊。種子有自我播種的能力。苗高10 cm時,可進行間苗或移栽。6月份,每穴留苗1株。生長期每半個月施肥1次,保持土壤濕潤。花蕾形成時,施磷鉀肥1倍。開花時註意設置支撐,防止風吹倒伏。常見的葉斑病、銹病、蚜蟲和金龜子。在疾病發生之前,可以通過噴灑等量的波爾多液來預防。用5%甲萘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害蟲。

1,播種育苗:

黃秋葵適合種植在土層較深、土層疏松肥沃的地塊上。同時施足基肥。壹般每畝施土糞2000公斤,餅肥100公斤。苗圃苗通常在3月底到4月中旬播種在陽光充足的苗床或日光溫室中。苗床土按菜園土、腐熟有機肥、細砂6:3:1的比例配制,密度為10 cm。由於黃秋葵種子外殼較硬,播種前要浸泡24小時,然後在25-30℃發芽4-5天,苗齡30-40天,即幼苗長到3-4片葉子時播種。直播壹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進行,行距15 * 40cm,每穴2-3粒。地膜覆蓋栽培可提早4-6天播種。當幼苗長到兩片葉子時,要進行間苗,每穴只留壹株壯苗,4-5片葉子時就要定苗。

2.現場管理:

黃秋葵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當株高為40-50 cm時,應在植株周圍施1倍的肥料,結合中耕和土壤栽培。第1-2號果實采收後,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在生長後期,為防止早衰,可在葉片上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5-7天1次,連續2-3次。黃秋葵耐旱,苗期可以少澆水。開花前要適當培土蹲地,促進根系延伸。幹旱時隨時澆水,夏季保持畦面濕潤。壹般7-10天水1次。生長後期適當澆水。雨季水分多,溫度高,容易導致澇漬和根腐。要及時清溝排水。主蔓是黃秋葵的主要果實,要及時去除側枝,減少營養流失。果實采摘後,適當去除基部老葉,以利於通風,減少病害。雨季註意培土,防止植物倒伏。

3.收獲和儲存:

秋葵收獲的產品是嫩果。收割過早影響產量;太晚了,纖維會增加,肉會老化,品質降低,甚至失去食用價值,所以及時采收很重要。壹般在花後7-8天幼果長到8-10 cm時,可獲得最佳商品果。采收要在傍晚進行,要在果梗處切斷,以免損傷枝條。采收期可從6月下旬持續到10月上旬10。

在高溫下,黃秋葵由於快速的呼吸作用,迅速老化、變黃、腐爛。最好儲存在7℃~10℃的環境中,儲存期約為10天。不要把幹凈的碎冰直接灑在水果上,否則會產生水漬斑。買了秋葵後,要防止劃傷,否則劃傷幾個小時就會變黑。

可在7℃-10℃下儲存10天。在較高的溫度下,黃秋葵會因呼吸加快而導致組織快速老化、變黃、腐敗。7℃以下會發生冷害。即表面出現變色、斑點和腐敗。如果把碎冰直接撒在秋葵上,2.3天內就會出現水漬斑。

4、病蟲害防治:

秋葵病蟲害較少,偶爾有蚜蟲、螟蟲、地老虎。在雨季,樹枝和樹葉上有許多病斑。天氣放晴後,應及時在植株基部附近噴灑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氮肥不足,植株生長不良,影響開花坐果。

種植黃秋葵的註意事項

1.黃秋葵的生物學特性

黃秋葵是直根系,主根發達,多分布在新技術種植的283種特種蔬菜50-60cm深的土壤中,抗旱性強。莖直立,高度1-2m。在幼苗階段,下胚軸被絨毛覆蓋,然後木質化。基部節間短,葉腋間常有側枝。但上部節間較長,不發生側枝。莖多為綠色或深紫色。葉互生,葉上有絨毛,掌狀3-5裂。葉柄細長中空,下部葉寬淺,上部葉窄深裂,葉柄短。

壹般在第三片真葉上方的每個葉腋各種壹朵花。花單生,兩性,花冠黃色,花瓣5片,萼片5片,花萼表面有少量絨毛。在葉腋開花的地方,即不發生側枝;有側枝的葉腋不能開花,側枝也能開花。花壹般從下往上開,壹天1或2朵。氣溫低的時候開花慢,開花晚,開壹朵花需要1-2天。早上8~9點開花,下午枯萎,第二天落花。

果實為蒴果,頂部呈尖角狀彎曲。果面有5~10個棱角,果長6~ 25cm。果實表面有密毛,子房5型,平均每果47-180粒。鮮嫩的果實最初是深綠色,然後是深綠色。果實成熟後變黃,最後變成褐色,自然開裂。種子近球形,直徑4-6mm,種皮灰綠色。種子發芽期3-5年,千粒重約55克

二、黃秋葵的生長發育

(1)發芽階段。從播種到兩片葉子展平需要10-15天。25-30℃播種4-5天即可發芽出土。通常直播苗在露地出土需要7天左右,地膜覆蓋可提前2-4天出苗。

(2)苗期。從兩片葉子展平到第壹朵花開放需要40~45天。壹般子葉完全展開後,第壹片真葉在15~25天後展開。苗期生長緩慢,尤其是地溫過低時。

(3)開花結果期。從開始開花到結束采收需要85~120天。

第二朵花從開花到收獲期稍長,之後隨著溫度的升高收獲期縮短。通常,第壹次收獲是在播種後70天左右。在晝溫28~32℃,夜溫18~20℃的條件下,開花後4天即可采收。黃秋葵開花結果後,別墅生長較快,尤其是高溫時。7月份每三天撒1片真葉,9月份撒1片真葉需要4-5天。

三。種植黃秋葵對生活條件的要求

(1)溫度。秋葵喜溫暖,怕冷,抗熱性強。當溫度為65438±03℃時;當地溫約為65438±05℃時,種子可以萌發。但種子萌發和生長期的最適溫度為25~30℃。月平均氣溫低於170c會影響開花結實;夜溫低於14℃,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狹窄,花少花多。26~28℃,花多,座果率高,果實發育快,產量高,品質好。

(2)濕氣。秋葵耐旱耐濕,但不澇。發芽期土壤水分過多容易誘發苗枯病。結果期幹旱,植株長勢差,品質差,土壤始終濕潤。

(3)照明。黃秋葵對光照條件特別敏感,要求光照時間長,光照充足。選擇向陽地塊,加強通風,註意合理密植,避免相互遮蔭,影響通風透光。

(4)土壤營養。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廣,不選肥力,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更適合。肥料以生長前期的氮肥為主,中後期需要更多的磷鉀肥。但氮肥過多,植株會白長,開花結果延遲,坐果節增多。氮肥不足,植株生長不良,影響開花坐果。

黃秋葵的盆栽方法

種子的選擇。室內種植應選擇株高較矮的品種。我選的是株高1米左右的種子(秋葵品種)。其他品種的黃秋葵,如五福、卡裏巴等較高,約1.5m-2.5m,盆高不適合室內種植。

種植前的種子培育。因為黃秋葵的種殼比較硬,為了增加發芽率,用25℃-30℃的水浸泡壹晚。黃秋葵的種子泡水後,外殼變軟,更容易發芽。

種植黃秋葵的土壤。黃秋葵的土壤應該是肥沃的土壤。土壤宜采用菜園土、有機肥、細砂,比例為6:3:1。

黃秋葵種子的種植密度。以壹尺的花盆為例,只能放三粒種子。出苗後,選擇最好和最強壯的幼苗進行培養,其他的可以除去。

秋葵的種植時間。壹般在4-8月份可以在室外種植。在氣候溫暖的地方,三月份開始種植,如果氣溫在25℃左右,就在室內種植。

黃秋葵種植的施肥。種植黃秋葵的過程中施肥三次就夠了。壹、種植前期,在盆土中加入有機肥(即基肥)。二、出苗定植後,施氮磷鉀復合肥壹次;開花後施氮磷鉀復合肥壹次。

黃秋葵種植的光照和水分管理。秋葵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陽光,不怕高溫。所以室內種植秋葵,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在黃秋葵的整個生長過程中,要保持土壤濕潤,夏天比較熱的時候盡量在早上9點之前澆水。

黃秋葵種植期間的修剪管理。因為是室內種植,而且秋葵的植株比較大,要經常修剪。壹種是砍掉過於密集的樹枝,讓它們更好地通風和采光。二是去除老葉老花,防止營養消耗。

黃秋葵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室內種植比室外種植危害小,常見病害有銹病、葉斑病、蚜蟲、金龜子。因為是在室內,所以最好用人工的方法驅趕害蟲。嚴重的話可以用甲萘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低於室外濃度)噴植物。至於葉斑病,噴波爾多液防銹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