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可以投訴優惠返現嗎?有些人樂於通過優惠返現來返現到薅羊毛,但許多消費者因為優惠返現而被商家欺騙和愚弄。很多消費者投訴商家虛假好評返現行為。商家可以投訴好評退貨嗎?
商家可以投訴返現嗎?1據新華網報道,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以下簡稱“廣東省消委會”)近日組織的壹項網絡購物調查發現,不少商家通過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誘導消費者對其商品做出非客觀評價。,違反了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違背了誠實信用的市場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重要合法權利。
IT之家了解,本次調查是針對網絡銷售“三無產品”(即不標註產品名稱、生產廠家名稱、地址信息)和產品標簽的調查活動。調查結果顯示,在“三無產品”方面,600個網絡商品樣本中有285個為“三無產品”,“三無產品”發現率為47.5%。在“有利返現”方面,本次調查發現,600個樣本中有85個貼有“有利返現卡”,通過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誘導消費者對產品做出非客觀評價。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雙11”期間,科學理性購物,做明智的消費者。當收到商家的“返現卡”邀請時,要勇於拒絕,不要為了商家的利益進行虛假的贊美。專業理性消費,不買“三無產品”。如發生消費糾紛,可先與商家、平臺協商解決。如雙方無法達成壹致,可撥打12345、12315投訴,或登錄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官網投訴。
據廣東史靜報道,近日,在江蘇揚州,三家餐館因在外賣中放置“優惠返現”卡而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出,“好評返現”本質上是電子商務經營者通過返現賄賂消費者,誘導消費者對產品和賣家的交易行為做出非客觀評價。這種行為嚴重侵害了其他消費者的知情權,損害了其他消費者的利益,不僅破壞了平臺經濟的公平交易規則,也破壞了平臺經濟的誠信規則和誠信文化。
商家可以投訴好評返現嗎?2“五星好評加20字評價可返大紅包”、“好評截圖,加客服微信可返紅包5元”...經常網購和點外賣的消費者應該對這樣的小卡片不陌生。有人說靠它“回點血”;也有人指出,此舉是“拉票行為”,畫面內容缺乏真實性會影響對產品質量的判斷。“好評返現”合法嗎?消費者和商家對「優惠返現」有什麽看法?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信譽返現”屢見不鮮,消費者眾說紛紜。
現在商家花錢買好評已經成為常態,平臺商家放“好評返現”卡的概率超過50%。很多用戶表示,如果買了10元的東西,可以用好評返3元。“雙11”期間,通過好評回血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調查發現,外賣中的“優惠返現”卡大多來自小吃店和新開的外賣商家。他們需要通過“贊”引導流量,在外賣平臺占得先機。但購物平臺的“好評返現”更是五花八門,甚至出於消費者的考慮,“五星好評返現至2元”、“五星好評及30字評價返現至5元”、“五星好評+評論+附加評論返現至20元”...
“我們確實有‘優惠返現’活動。只有消費者給出好評,評分越高,我們才會在美團平臺上第壹批推送給客戶。”“燒烤研究所”的老板告訴記者,他的燒烤店是新開的,周圍的壹些同事也會點他的羊肉串,然後惡意差評,就是為了排擠他。“沒有辦法,只能用返現的形式,讓顧客盡可能的給好評,來抵消惡意差評帶來的負面影響。”
和“燒烤研究所”壹樣情況的商家不在少數,甚至有的商家看到顧客給差評,會和顧客協商退款,刪除差評,以維持滿分。
“我第壹次點外賣,選的是5分的店。我點了壹份炸雞,但我沒想到上面的雞毛是幹凈的。給了差評,上傳了照片。店家馬上打電話給我,要求我刪除差評,並進行相應賠償,只為保住滿分。”市民余先生說,這次經歷還是壹次反胃。
“網購‘優惠返現’是淘寶和拼多多最多的商家。尤其是在拼多多,拼多多有些商家返現的金額比妳在那裏購物花的還多。”壹名大二學生告訴記者,這種類似的贊在學校已經回報不少,淘寶新店刷單在大學也屢見不鮮。
“信譽返現”涉嫌違法。消費者應該提高警惕
有人樂於通過好評返現薅羊毛,但也有很多消費者因為好評被商家欺騙和愚弄。
在黑貓投訴案例中,很多消費者投訴商家虛假好評返現行為,即誘導消費者好評後沒有落實返現。
此外,好評返現可能會落入電信詐騙的陷阱。
據報道,壹位李女士(化名)在壹個購物微信群裏添加了“網友”。該“網友”稱,幫她在購物網站刷好評可以拿回現金,李女士隨後被她引導在某購物網站拍下總價超過65438+10萬元的物品。下單後,對方誘導李女士繼續購買更多商品。意識到落入詐騙陷阱,李女士想退貨,卻被對方拒絕並拉黑。最終,在警方的介入下,李女士挽回了損失。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利用返現引導用戶點贊是違法的,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此外,早在今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了《禁止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規定(征求意見稿)》,規定經營者不得以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誘導用戶做出指定評價。
當記者將這些情況反映給相關平臺的客服時,淘寶客服表示,“在商品展示頁面中,類似‘優惠返現’的字眼會被屏蔽,如果商家敢公然用‘優惠返現’吸引消費者,將會受到平臺的處罰。所以絕大多數‘有利返現’都采取了在商品包裝裏塞壹張卡的形式,平臺很難對此進行監督管理。”
現在,壹些地區發起了反對“優惠返現”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