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土地選擇和整地
七葉壹枝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淺,常野生於海拔500-3000 m的森林或溝谷溪流的陰涼處,氣候濕度適中。喜肥沃的腐殖土或酸性砂壤土,排水不暢、土壤較重的地塊不適宜種植。在16~20℃時,根系和地上部分發育良好。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可以選擇陰涼好、排灌方便的林下坡地或旱地,或者在果園和玉米等高大作物之間套種。地塊選定後,清除雜草和石塊,均勻撒施腐熟農家肥60.0~67.5t/hm2,深耕(約25cm)入土作基肥。然後平整地面,開溝做畦,畦寬約1.2m,為瓦背,四周要做溝,方便排水。
第二,繁殖
2.1種子繁殖
種子繁殖技術要求高,耗時長,但能以相對較低的經濟成本提供大量種苗。七葉壹枝花種子壹般在10月左右成熟,采摘後不能風幹曬幹,要隨收獲播種或沙藏,否則不能發芽。直播需要兩年才能出苗,出苗率極低。在生產中,播種前壹般采用層積增效赤黴素處理或沙藏方法,不僅縮短了出苗時間,而且大大提高了出苗率。先挑選生長期長(5年以上)的健康植株留種,挑選優質種子,用沙子拌勻,搓爛,去瓤,清水洗凈種子,晾幹處理。層積和赤黴素處理方法:種子在4℃濕沙中層積120d,然後用50mg/L赤黴素浸泡3天,用70%乙醇浸泡2 ~ 5分鐘,用0.2%HgCl2浸泡10 ~ 30分鐘消毒滅菌,用無菌水沖洗,最後在培養基中培養。沙藏法:將種子與壤土或濕沙以1: 3 ~ 5的比例混合,可加入占種子重量1%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殺菌,放入秧筐。
根據七葉壹枝花種子“次生休眠”的特點,苗筐先在5~10℃的地窖(冰箱)中放置約1個月,再在室內18~20℃放置約1個月,再在5~10℃的地窖中放置。在此期間,每隔15d對沙子進行1次檢查,沙子的濕度保持在30%~40%。通過兩次高低溫交替處理種子,種子成熟後能迅速發芽,壹般在第二年的4-5月份就能發芽。當50%的種子發芽時,就可以播種,和沙子壹起均勻地撒在苗圃上。苗圃要求潮濕、肥沃、排灌方便。將種子按1.5cm ~ 2.0cm×1.5cm ~ 2.0cm的行距均勻播種在苗圃上,播種後再覆蓋壹層約1cm的細分沃土覆蓋種子。當年8月能出苗的很少,大部分要到次年5月才能出苗,待長出明顯根莖時即可移栽。
2.2根莖扡插繁殖
七葉壹枝花的繁殖主要是根莖繁殖。由於通過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未取得顯著效果,所以仍采用傳統方法,即帶頂芽扡插。秋冬采收時,從地下挖出根莖,選擇長勢好、無病蟲害、無損傷的根莖,切下芽頭3cm左右的節,然後用草木灰或消毒劑處理切口,按種植標準直接在田間培育,次年春季即可出苗。無頂芽的根也可剪去繁殖,傷口除草木灰或消毒劑外,還可用生長素處理,促進生根發芽。處理後的幼苗先按7cm×7cm的行距移栽到苗床上,待生根第二年後再按標準進行冬季移栽。用稻草或散毛覆蓋苗床,註意保溫保濕。幼苗種在壹起後,去掉護根物。無頂芽的砧木沒有頂端優勢,所以休眠芽和不定芽同時萌發多,砧木的生長也沒有帶頂芽的快。目前這種方法在生產中很少使用。
第三,修養
移栽壹般在冬季進行。此時地面以上的幼苗消滅後,根系處於休眠狀態,移栽後根系生長較快。幼苗在出苗兩年後移植,此時已長出明顯的根。冬季按15cm×20cm的行距移栽。帶頂芽的切塊和不帶頂芽的切塊也按此標準移栽。移栽後,徹底澆透根部,用稻草或松針覆蓋,保溫保濕,防雜草。
第四,現場管理
4.1中耕除草
七葉壹枝花是壹種淺根植物,適合在疏松的土壤中生長,日常管理宜勤宜淺。在苗期的前三年,地上部分非常脆弱,所以除草的時候要非常小心,不要把地上部分弄斷,也不要傷到根部。壹般用小鋤頭輕輕松土,使土壤不板結,增強透氣性,用手擰苗周圍的雜草。根據田間雜草生長情況,在1月左右松土除草1次,保持田間清潔,防止雜草與重樓幼苗爭奪水肥,提高幼苗通風透光能力,減少病蟲害發生。七葉壹枝花生長兩年後,植株較大時,除草可稍深,壹年2~3次。
4.2陰影
巴黎喜歡涼爽濕潤的環境,害怕強光和高溫熏蒸。出苗或移栽後應及時遮蔭。壹般可以搭建遮蔭棚,也可以因地制宜的種植在森林、藤蔓或高大植物下。但發現其他種植效果不如建遮蔭棚,可能是因為遮蔭棚可以根據重樓的生長特點調節光照和溫度,更有利於重樓的生長,所以長得更好。最好的棚架在2.5m左右,因為七葉壹枝花的植株在生長後期比較高,較高的棚架有利於後期植株生長和人工管理。遮蔭棚壹般用遮蔭網遮蔭。遮陽網有三層,上面兩層是固定的,下面1層是活動的,可以調節光量,遮陽率要在60%-70%之間。在實際操作中,應根據七葉壹枝花的生長期和具體天氣條件進行調整,苗期遮蔭70%~80%,旺長期遮蔭50% ~ 60%;5-6月光照要強而密,秋冬氣溫要低而疏。七葉壹枝花生長期間,每天的日照量應控制在不超過2 ~ 3小時。
4.3追肥
追肥應以硫酸鉀、過磷酸鈣和多元復合肥為主,不建議施用尿素、硝酸銨等氮肥;農家肥應該以鉀肥為主,充分腐熟後才能使用。移栽後1年不用施肥,或糞水清理1~2次,主要是松土除草。從第二年開始,壹般每年施肥3-4次。春季全部栽苗後,結合松土除草,清理糞水1-2次。7月,生長旺盛期,施1次,施農家肥22.5~30.0t/hm2,過磷酸鈣120~300kg/hm2,硫酸鉀75~225kg/hm2。6月份(11)倒苗後,清理箱面後,施蓋芽肥1次,在箱面苗周圍撒30~45t/hm2農家肥,既保護孢子越冬,又有利於來年長成壯苗。追肥的具體用量要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來定,壯苗少,弱苗多,勤施。施肥後澆水1次,或大雨前追肥。
4.4水管理
巴黎的發展需要潮濕的環境。壹般年降雨量850~1200mm,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因此,在幹旱季節,需要通過頻繁澆水來保持畦面濕潤;雨水多的時候,要及時挖溝排水。如果土壤含水量過多,通風不良,就可能引發各種病害,導致根腐死亡。在整個生長期,用稻草或松散的毛發覆蓋邊緣,以保持水分。
4.5水果采摘
七月至八月七葉壹枝花盛開。對於沒有種子的植物,要把果實去掉,只保留萼片進行光合作用,這樣可以把營養物質轉移到根莖上,大大增加根莖的產量。
4.6害蟲控制
巴黎蟲害發生輕,但病害多且傳播快。七葉壹枝花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莖腐病。七葉壹枝花病害的發生與環境條件、遮蔭棚透光率、種植密度、施肥、田間管理等因素有關。目前最理想的辦法是采取農業綜合措施輔以化學方法進行防治。方法如下:壹、隨時調整遮蔭棚,遮蔭棚要遮住自然光的60%~70%。如果遮蔭棚透光率過高,棚內溫度過高,容易造成落苗;如果透光率太低,重樓的生長會明顯受阻,產量下降。第二,要及時清除患病的植物殘體,防止病害蔓延。三是選擇高效低殘留的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第四,與禾本科作物輪作3年以上。五是冬季清理枯枝落葉,淘汰病殘,消毒。
五、收獲與加工
七葉壹枝花生長期長,通常在移栽後第六年收獲種子和幼苗。如果在移植後的第三年收獲帶頂芽和根莖的幼苗。重樓變種雲南松在秋季落苗前後和春季3月前均可采收。采收應在晴天進行,先剪去莖葉,再用鋤頭從側面由淺入深挖掘根部,挖掘時盡量保持根部完整。對於帶芽的種子,切掉帶頂芽的部分作幼苗,其余可切成2~3mm的薄片,放在通風處陰幹,或用30℃左右的小火烘幹。然後裝袋儲存或出售。壹般產量7.50~8.25t/hm2,高產地塊可達9t/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