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1880年—1925年),著名的北洋軍閥皖系段祺瑞手下的頭號軍師,其在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撤銷自治,回歸中央政府的管轄,從而名聲大震。可惜的是,徐樹錚在1925年被馮玉祥指派手下在河北廊坊車站殺害。
那麽,馮玉祥為什麽要殺害徐樹錚呢?兩人有什麽深仇大恨?使得馮玉祥公然殺害了壹個年輕有為的北洋名將呢?
要分析他們兩人的恩怨,就得再說壹個人,壹個參加過袁世凱小站練兵的北洋老人——陸建章,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府警衛軍參謀官,後改警衛軍統領兼北京軍政執法處處長,屬於壹個實權人物。
馮玉祥早年參與領導灤州起義,失敗後被押解進京。當時陸建章正任執法處長,他很賞識馮玉祥的為人和帶兵訓練之法,不僅沒有給他定罪,把馮玉祥釋放後,還把自己的外甥女嫁給了馮玉祥。
後來,袁世凱組建自己的禦林軍時,令陸建章遍練5個營,陸建章就把馮玉祥任命為第2營營長。之後,陸建章任陜西督軍後,升馮玉祥為第16混成旅旅長。可以說,馮玉祥的起步是由陸建章壹手提拔的,說他是馮玉祥的大恩人,壹點也不為過。
1918年初,在直皖戰爭期間,由於陸建章屬於北洋老人,和各省的北洋軍閥都有聯系,所以他南北奔走,竭力主和,因此引起了皖系的憎恨。
當時,極力主和的督軍團準備在天津開會,大總統馮國璋暗中授意陸建章的長子陸承武把他的父親叫到天津來,希望他可以說服曹錕,把督軍團會議轉變為有利於馮國璋而不利於段祺瑞的局面。
6月13日,陸建章由上海來到了天津。當他壹到天津後,徐樹錚便寫信邀請他到駐津奉軍司令部來面談。陸建章因是北洋前輩,又是現任“將軍”,壹點也沒懷疑,第二天便如約來到奉軍司令部。
徐樹錚請他到花園密室談話,陸建章壹進去,門口就出現了壹個手中有槍的衛兵,臉上帶著兇狠的表情,陸建章情知不妙,想往外跑,槍聲響起,陸建章直接被殺。
陸建章被殺當天,徐樹錚發電請北洋政府剝奪陸建章壹切軍職、勛位、勛章。並發了壹個通電,捏造陸建章罵大總統和曹督軍(曹錕)的謠言,指出“陸建章身為將軍,竟敢到處煽惑軍隊,勾結土匪,按照懲治盜匪條例,均應立即正法”。表示陸建章死有應得。
然而,陸建章被徐樹錚殺害,使人們對徐樹錚感到了極大的恐懼。因為,徐樹錚時年僅39歲,他和陸建章的長子陸承武是士官學校的同學,而陸承武的夫人和?T樹錚的夫人亦是同學,兩家有著密切的關系,徐樹錚竟然能出此毒手,不能不令人心寒。
徐樹錚“先斬後奏”地殺了壹個現任將軍,這在當時是壹件駭人聽聞的兇殺大案,各地實力派將領紛紛致電北洋政府:“陸建章應邀參加督軍會議而被殺,死後又被剝奪官勛,此後各將軍從何獲得保障?”後來雖然在段祺瑞的包庇下,此事不了了之,但對段祺瑞的執政威信是壹個嚴重打擊。
此時的馮玉祥,在他的妻舅被殺後,又被任命為湘西鎮守使和恢復旅長職位,他和皖系段祺瑞的頭號軍師?T樹錚比起來,還差的很遠,因此,他絕口不提陸建章被殺壹事,裝的好像沒有這件事壹樣。
7年後,即1925年,馮玉祥已經成為可以和張作霖、吳佩孚、段祺瑞爭天下的壹方諸侯。同年底,12月29日,遍訪英、法、德、蘇、意、美和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剛剛歸來不久的徐樹錚,在乘火車離京南下的途中,經過河北廊坊火車站時,被幾個不明身份的壯漢拉下火車,直接從後面開槍擊斃,死在了火車站外面的荒野中。當時控制火車站的正是國民軍總司令馮玉祥的手下張之江部。
本文參考文獻:《民國時期戰爭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