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①公使駐北京。②牛莊(後改名營口)、鄧州(後改名煙臺)、臺灣省(後改名臺南)、淡水、潮州(後改名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被開辟為通商口岸。(3)外國傳教士有在內地傳教的自由。(4)外地人要在內地旅遊和貿易。⑤外國商船可以在長江港口行駛。⑥修改關稅,降低商船噸稅。⑦英國賠款400萬兩,法國賠款200萬兩。

各國天津條約《中俄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

中俄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以調停的名義,誘使清政府訂立不平等條約。1858(鹹豐八年)6月13日,清朝欽差大臣桂良、華莎娜與俄國駐華大使普雅廷簽約。* * *十二段。主要內容:

(1)俄羅斯要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臺灣省(臺南)、瓊州等七個港口進行貿易。如果其他國家在沿海多開幾個港口,準俄羅斯就行。

(2)俄國要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並派軍隊和船只在這些口岸停泊;

(3)允許俄羅斯東正教教士進入內地自由傳教;

(4)中俄派員調查?之前,沒有明確的邊界?(其實就是搶占中國的領土);

(5)如果將來中國給予其他國家貿易特權,俄羅斯將全部享有。

《中俄天津條約》是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不平等條約。通過這壹條約,俄國獲得了第壹次鴉片戰爭後極力爭取的沿海貿易權,並憑借最惠國待遇條款壹舉獲得了英法美等國在中國可能獲得的侵略權。同時,該條約為俄國以劃界的名義進壹步占領中國領土埋下了伏筆。

中美天津條約

《中美天津條約》原名《中美和解條約》,於1859年8月16日在直隸北塘交換並獲批準。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美國以調停的名義,誘使清政府訂立不平等條約。1858(鹹豐八年)6月18日,清朝欽差大臣桂良、華莎娜與美國駐華公使李維廉簽訂。* * *三十款。主要內容:

(1)如果清政府允許其他國家的使節駐京,就應該允許美國也這樣做;

(2)開放潮州與臺灣省(臺南)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潮州港位於汕頭);

(3)耶穌會教士可以自由傳教;

(4)擴大片面最惠國待遇,即清政府授予他國的特權。是否與船只海面、貿易、政治交流等有關。,美國?全部嗎?;

(5)確定領事裁判權。

中美天津條約的簽訂是美國對中國主權的進壹步侵犯。在簽訂條約的過程中,美國利用英法武裝侵略給清政府造成的困難,不動壹兵壹卒,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自己的“侵略要求”。通過這壹條約,美國獲得了比《王霞條約》更廣泛的侵略權益,同時享受了英法等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以全面嚴格的片面最惠國條款攫取的所有特權。《中美天津條約》不僅是美國粗暴侵犯中國主權的歷史證據,也是美國合作侵華政策的典型產物。

中英天津條約

中英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1858(鹹豐八年)六月二十六日,清朝欽差大臣桂良、華莎娜與英國全權代表爾金在天津簽訂。* * *第56條,附有特別條款。主要內容:

(1)英國大使住在北京,在各通商口岸設置領事官;增加牛莊、鄧州、臺南、淡水、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後牛莊港設在營口,鄧州港設在煙臺,潮州港設在汕頭);

(2)耶穌會士和天主教神父可以自由傳教;

(3)英國人必須居住在大陸才能旅行和貿易;

(4)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港口行駛;

(5)中英兩國派員在上海開會修改關稅;

(6)中國向英國支付了四百零二千美元的賠款;

(7)確定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中法天津條約

《中法天津條約》原名《和平憲章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強迫清政府締結的不平等條約。1858(鹹豐八年)六月二十七日,清朝欽差大臣桂良、華莎娜與法國全權代表格羅簽約。* * *四十二。另壹個“和平條約憲法的補充”是在六個段落中作出的。主要內容:

(1)法國大使住北京;

(2)開放瓊州、潮州、臺灣省(臺南)、淡水、鄧州、南京為通商口岸(後來鄧州港設在煙臺,潮州港設在汕頭),並在各口岸設立領事官;

(3)允許天主教神父進入大陸自由傳教;法國人不得不去內陸旅行。

(4)凡中國與他國協定的關稅、關稅、噸稅、關稅、進出口關稅,法國都能接受?甚至?;

(5)法國軍艦可以在中國各通商口岸停泊;

(6)中國向法國支付了200萬兩賠款。

中英貿易憲章

《中英貿易憲章善後條約》又稱《中英貿易憲章》。中英天津條約的補充條款。1858(鹹豐八年)165438+10月8日,清朝欽差大臣桂良、華莎娜與英國全權代表爾金簽訂協議。* * *十段,附海關稅則。主要內容:

(1)海關雇傭英國人;

(2)海關將按時對所有進出口貨物征稅。

(3)國外貨物運到內地銷售,只交2.5%的進口稅,不再交稅;

(4)鴉片允許進口,進口稅每百斤320元。從那時起,鴉片被公開進口,外國商品湧入中國市場。

與其他國家簽約

同治元年的《中葡天津條約》,同治二年的《中丹天津條約》,同治三年的《中西天津條約》,光緒七年的《中比天津條約》和《中巴天津條約》。

介紹了《天津條約》的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也被稱為英法聯軍之戰。1856年,英國借口廣東水師在廣州黃埔俘獲了中國艦。蓍草?壹號上的海賊派兵攻打廣州。法國以法國天主教神父馬萊在廣西西林遇害為借口,也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聯軍攻占廣州。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支援下攻打大沽口。大沽堡失守,英法聯軍入侵天津。清政府派出欽差大臣桂良和華莎娜分別與俄、美、英、法代表簽訂《天津條約》。同年,沙俄以武力逼迫黑龍江將軍易山簽訂《元惠條約》。

1859年6月,英法美以在北京被拒絕換約為由,率領艦隊炮轟大古。提督施榮春率守軍反擊,擊沈擊傷敵船10艘,殺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軍艦隊司令赫伯,施榮春犧牲。1860年8月,18000英法聯軍從北塘登陸,占領天津。9月,清軍在北京通州八裏橋擊敗英法聯軍。清朝鹹豐帝帶著皇後和易貴妃逃到承德。65438+10月13盟軍從安定門入侵北京。盟軍發現清軍虐待英法外交使團多人致死,於是決定報復中國的野蠻行徑,並教訓中國皇室以後不要輕視英法。1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占領北京,搶劫焚燒圓明園(見火燒圓明園)。英法聯軍在京郊燒殺搶掠近50天,圓明園、清漪園、景明園(玉泉山)、景逸園(香山)、長春園等京郊皇家園林都被放火焚燒。清廷派了壹局?為全權代表進行和平談判,簽訂了中、英、法《北京條約》。盟軍洗劫並焚燒了圓明園和靜宜園。圓明園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對此強烈譴責,稱之為?兩個強盜的勝利?。

65438年6月+065438+10月,俄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國支付了巨額賠款,喪失了大片領土主權。

1856 ~ 1860(鹹豐六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因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延續和擴大,又稱英法聯軍之戰而得名。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俄愛輝條約》等和平條約,列強侵略加深。結果中國在東北和西北失去了1.5萬平方公裏的領土。戰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維護其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