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宴席習慣用八仙桌。壹張桌子可以坐八個人,後來變成了圖文桌。壹般能坐10~12人。每張桌子上坐的人都不固定。只要位置是空的,來參加宴會的人都可以坐在上面,除了壹些特殊的桌子。
和別人同桌吃飯的時候,註意自己的衛生是有道理的,但有些人卻不這麽認為。他們也會把生活中的壞習慣帶到酒桌上。
比如有人會在夾菜的時候把筷子放進嘴裏,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可能他覺得筷子很好吃,但是這種行為很惡心,因為當妳吸筷子的時候,妳也會把口水弄到筷子上。這不是和讓別人吃妳的嘴壹樣嗎?
還有的,菜端上來的時候,會壹直在菜盤子裏拉,直到挑到自己喜歡的菜。
這種行為不僅不衛生,也是對同桌吃飯的人的不尊重。這是非常不禮貌的。下次吃酒席,別人肯定不願意和妳同桌了。
畫
第二,不懂禮儀的人
農村有句話,壹米養百種人。這句話在農村宴席上也有很好的體現。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中國的傳統禮儀。農村宴席上不懂禮儀的人,很惡心。這些不懂禮儀的表現有以下幾種方式。
01,農村宴席的每壹道菜都不壹樣。壹般來說,和別人出去吃飯並不比在家裏好。在家裏,妳靠自己的家人吃飯。妳可以挑食,家裏人也不能說什麽。如果是大事,妳可以少做這些妳不喜歡的菜,但是在酒席上就不壹樣了。
有些人看到自己喜歡的菜,不顧形象,不顧別人能不能吃,往碗裏塞了壹大堆。這種挑食的行為,甚至在壹些農村的宴席上,已經成為壹種搶食的行為。因為很多人喜歡吃這道菜,所以開始搶。誰先搶到食物放進碗裏,誰就是吃的人。
但是這種行為讓同桌的人很反感。如果妳把自己喜歡吃的菜都放在碗裏,別人想吃,妳要不要放在妳的碗裏?
畫
02.過去,農村的耕作方式非常簡單。那時候還沒有餐飲賺錢的說法。來參加宴會的客人,連同他們的錢,都不夠宴會的費用。當時農村辦酒席的主要目的是把自己的喜悅分享給別人,讓村民們壹起玩得開心。
只是因為農村每個家庭的經濟收入不壹樣,酒席檔次也不統壹,有錢人辦的酒席不缺錢,檔次高壹點,酒席檔次自然就差壹點。
按理說,辦酒席的目的是分享自己的喜悅,吃的差也可以接受。畢竟壹個人辦了酒席還要繼續生活,不能為了面子而不顧自己的經濟實力去提高酒席質量。
但是,有些農村人去吃酒席,卻不這麽認為。他們喜歡攀比,吃宴席的時候會對自己上的每壹道菜品頭論足。像這道菜,酒席上都有。這麽多年第壹次參加無數的宴會。
其實這種行為真的沒必要。有人來請妳吃飯,妳不但不感謝,還嫌棄別人的好客。這是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表現。既然妳不喜歡這個宴會,為什麽還要來參加呢?
畫
第三,喜歡做事的人
農村酒席,顧名思義,除了吃飯,不能防喝酒。雖然在傳統的酒文化中,從酒桌上就能看出妳對兩個人關系的重視。俗話說,感情深悶,感情淺,就舔吧。
但這不是絕對的。畢竟每個人的酒量不壹樣。有些人很會喝酒,能喝壹千杯也不醉。有些人喝了壹小口酒就開始臉紅,說話結巴。
壹般來說,在酒席上喝酒,要按照每個人能喝的量適當喝,但有些人就是不這麽想。酒席開始,他們總是推脫自己酒量有限,等別人喝得差不多了,才突然站起來,向桌上的每個人敬酒。妳不喝,他還有話說。妳是看不起我還是怎麽的?
這種人居然在酒桌上,這才是最討厭的。宴會開始時,他們假裝不會喝酒。結果他們看到別人喝的差不多了,就開始顯擺。
他們這樣做壹般有兩個目的。壹個是看醉酒笑話,壹個是顯示自己比別人強。看看這張桌子上的所有人,我已經把他們灌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