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對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壹日相比,8月15日,豬肉、雞蛋、蔬菜、水產品價格以漲為主;牛羊肉、水果、食用油價格微幅波動;成品糧、奶類價格基本穩定。
監測的21種蔬菜中,13種價格上漲,3種持平,5種下降。豇豆、菠菜、四季豆、西紅柿價格漲幅在1.1%至1.7%之間,大白菜、芹菜、油菜、白蘿蔔、洋蔥、辣椒、苦瓜、大蒜、生姜價格漲幅均未超過1%。生菜、茄子、辣椒價格持平;黃瓜、土豆、白菜、胡蘿蔔、大蔥價格下降0.5%-0.8%。
生姜價格持續上漲,近日有放緩跡象,但部分城市價格漲幅仍然較大。數據顯示,從7月14到8月15,全國生姜價格連漲33天,至每斤6.57元,累計漲幅18.2%。從省區市來看,近五成省區市漲幅超過20%,其中上海、天津、江蘇漲幅居前,占比分別為34.3%、32.7%、31.4%。
生姜產量減少
目前生姜價格高的原因有很多。當地商販和姜農都表示,去年天氣因素導致生姜產量下降是生姜價格高的主要原因。然而,記者在山東安丘采訪了解到,生姜漲價的原因並非如此簡單。
據了解,近兩年生姜價格的持續下跌,降低了姜農種植生姜的積極性,導致種植減少。此外,2009年部分產區因天氣因素減產,山東濰坊生姜減產約10%。
有句話叫姜的價格“三年貴三年賤”。1996年生姜價格達到每斤12.5元,之後壹路下跌。2004年,生姜價格達到每斤5元。2006年,生姜價格跌至每斤0.4元。今年生姜最高價沖到了4.6元。
少量炒姜現走。
此外,和大蒜、綠豆等農產品壹樣,生姜的流通環節也出現了炒家。在安丘生姜大蒜批發市場,不少商戶表示,7月底生姜價格突然暴漲與這些生姜炒家有關。
據介紹,生姜炒家來自附近的萊蕪、臨沂,也有來自江蘇的炒家。他們會先在生姜價格比較低的時候囤積壹些生姜,然後用壹些資金在批發市場高價收購。幾天後,生姜的價格會迅速提高。姜炒家立即高位出手,套現。這些投機者壹次至少購買2000至3000噸生姜。如果差價按50美分計算,他們賣出去後就獲利2000到300萬元。不過,安丘市場姜蒜批發市場經理告訴我們,這壹輪姜價上漲是遊資炒作帶動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壹根姜太貴,量又大,資金很難操縱市場。
姜農惜售
此輪生姜價格上漲,除了產量減少和少量投機者炒作外,還有壹個原因,就是姜農。因為生姜容易儲存,很多姜農從地裏拿回家後直接儲存。正是生姜這種特殊的儲存方式,讓姜農在價格上有了壹定的話語權。今年姜農得知產量減少,市場價格處於上升通道時,選擇了惜售。這也在壹定程度上導致了生姜價格的上漲。
據業內分析,去年收獲的生姜有40%還在姜農手裏。雖然今年新種的生姜還有壹個半月就要上市了,但姜農預計這段時間生姜價格還會繼續上漲,所以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