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的15大禁忌,不要把自己喝傷了
忌空腹飲茶
空腹飲茶會影響肺腑,刺激脾胃,進而使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尤其是平時不常喝茶的人,如果空腹飲用過多、過濃的茶,很容易引起“茶醉”,即心慌、頭昏、手腳無力、心神恍惚等不良癥狀。如果出現茶醉,壹定要馬上吃東西、含糖果或喝糖水,能起到緩解作用。
忌飲黴變茶
黴變茶裏面有多種的黴菌毒素,有可能嚴重影響人體的內臟機能,對身體的危害巨大。
許多愛茶成癡的朋友,收藏了多年的老班章因儲存問題而發了黴,既心疼茶又心疼錢,不舍得扔,硬生生泡著喝了,結果就是鬧肚子了。
所以,再好再貴的茶,壹旦黴變都還是扔了吧,犯不著以身犯險。
忌飲久泡茶
任何品類的茶葉都不宜放在水中浸泡過久。因為久泡後的茶湯濃度過高,或者有壹些不易溶於水的物質也會浸出,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就算是再好的茶,泡茶時也最好即泡即飲,且茶湯應與茶葉分開。
忌飲隔夜茶
其實這個問題就像“隔夜飯能不能吃”這樣,假如能吃,也沒人喜歡啊。沖泡過的茶葉久置後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細菌,如同腐敗的食物壹樣對腸胃會造成刺激,引發炎癥。確切來說,放置了壹段時間的茶都不建議喝。
忌飲焦糊茶
所謂“焦糊茶”,就是指炒制過火的茶葉,葉片有焦邊、糊點,喝起來壹股子的焦糊味。
嚴重的焦糊茶與其他烤焦的食物壹樣,易產生部分“3,4-苯並芘”。這是壹種危險的致癌物,在身體中積累多了易引起細胞突變,有致癌的危險性。
忌飲串味茶
串味茶是指茶葉在存放時混入了其他的味道。茶葉的氣味吸附很強,在有異味的環境裏容易吸附異味,這樣的茶葉本身品飲價值就不大,尤其是在吸附了有毒的氣味之後,比如油漆、樟腦、冰箱綜合味等,長期飲用會對呼吸道造成傷害,還會讓身體有壹些過敏反應。
所以,飲茶之前壹定要仔細檢查茶樣是否有串味跡象。
忌飲冷茶
茶宜溫熱而飲,冷茶有滯寒、聚痰之弊,長期飲用會降低腸胃免疫力,激發濕寒等癥。尤其是有風濕骨痛、生理痛、痛風、消化道慢性疾病、胃炎、腸炎、偏頭痛、咽炎或免疫力低下的朋友更要註意。
忌飲濃茶
濃茶含有大量有刺激性的咖啡因、茶堿等,飲量過多會可導致失眠、頭痛、耳鳴、心臟不適並傷及腸胃。而且我國民間流傳的《飲茶訣》中也談到了“淡茶溫飲最養人”。
忌飲燙茶
太燙的茶水對人的口腔、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較強,而茶壹般都是用高溫的水沖泡的,並且很多老茶客還特別偏愛這壹口“燙茶”。
據國外研究顯示,入口的飲品若是超過62℃℃水,較易損傷胃壁,並進而導致出現胃病的病癥,甚至有可能導致口底癌的發生。所以,以後還是靜心等待茶水溫度稍稍冷卻壹些再飲用吧。
忌喜喝新茶
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應忌喝。
忌飯後立即喝茶
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時間壹長會引起人體缺鐵,甚至誘發貧血癥。建議餐後壹小時再飲茶。
忌發燒喝茶
茶葉中含有茶堿,有升高體溫的作用,發燒病人也應盡量少喝茶。
忌潰瘍病人喝茶
茶葉中的咖啡因可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易誘發潰瘍。
忌經期喝茶
女性在月經期間喝茶,特別是喝濃茶,可誘發或加重經期綜合癥。醫學專家研究發現,與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習慣發生經期緊張癥幾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過4杯者,增加3倍。
忌壹成不變喝茶
壹年四季,喝茶種類宜做相應調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發壹冬淤積於體內的寒邪;夏季宜喝綠茶及普洱生茶,綠茶及普洱生茶可以增強腸胃功能,促進消化、防止腹瀉、皮膚瘡癤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能徹底消除體內的余熱,使人神清氣爽;冬季宜喝紅茶和熟普等性溫的黑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