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滿漢全席為什麽108道

滿漢全席為什麽108道

第壹度宴席

白扒四寶 仿膳餑餑 鳳凰趴窩 鳳凰展翅

鳳尾群翅 芙蓉大蝦 宮保兔肉 桂花幹貝

虎皮兔肉 雞沾口蘑 金糕 金錢吐絲

金絲燒麥 金魚鴨掌 咖喱菜花 栗子糕

蓮子膳粥 琉璃珠璣 龍鳳柔情 龍井竹蓀

麻辣牛肉 熗玉龍片 肉末燒餅 三鮮瑤柱

酥卷佛手 糖醋魚卷 桃仁雞丁 網油魚卷

香桃鴿蛋 熊貓品竹 鴨絲掐菜 燕窩四字菜

油燜鮮蘑 禦扇豆黃 炸雞葫蘆 芝麻卷

抓炒魚片

第二度宴席

八寶膳粥 炒黃瓜醬 炒榛子醬 翠玉豆糕

豆沙卷 二龍戲珠 發菜黃花 鳳穿金衣

核桃酪 琥珀鴿蛋 滑溜鵪鶉 金糕卷

菊花裏脊 烤羊腿 侉燉羊肉 蘭花豆幹

鯉躍龍門 龍井金魚 龍銜海棠 蘿蔔桂魚

熗黃瓜衣 清炸鵪鶉 秋菊傲霜 如意卷

如意竹蓀 雙色豆糕 四喜餃 太極發財燕

檀扇鴨掌 熊貓蟹肉 繡球全魚 雪月羊肉

雨後春筍 玉掌獻壽 雲河段霄 炸春卷

第三度宴席

白梨鳳脯 白銀如意 百子冬瓜 冰花雪蓮

參婆千子 翠柳鳳絲 翡翠玉扇 鳳凰魚肚

佛手廣肚 佛手金卷 芙蓉魚骨 宮廷排翅

海紅魚翅 荷包蟹肉 荷花酥 紅燒魚唇

黃袍加身 姜汁扁豆 金錢魚肚 金魚角

葵花麻魚 蓮子糕 明珠豆腐 母子相會

千層糕 日月生輝 松鶴延年 豌豆黃

五絲菜卷 仙鶴鮑魚 香露蘋果 小豆糕

燕影金蔬 薏米膳繼 玉兔白菜 棗泥糕

第四度宴席

百壽桃 長春羹 二龍戲珠 翡翠銀耳

芙蓉鹿尾 幹煸牛肉絲 怪味雞片 黑米膳粥

紅燒鹿筋 蝴蝶海參 雞油香菇 金屋藏嬌

金銀鴿肉 口蘑鹿肉 蓮花卷 羅漢大蝦

麥穗蝦卷 琵琶大蝦 茸雞待哺 三色糕

三鮮鴨舌 雙色馬蹄糕 隨滑飛龍 糖醋荷藕

蕪爆山雞 蕪爆鮮貝 喜鵲登枝 杏仁豆腐

燕尾桃花 鸚鵡萵筍 油攢大蝦 禦龍火鍋

鴛鴦酥盒 芝麻鍋炸 抓炒大蝦

第五度宴席

百鳥還巢 拌魚肚 鮑王鬧府 豆沙糕

豆沙涼糕 鳳脯珍珠 鳳凰出世 鳳戲牡丹

鳳眼秋波 幹燒冬筍 桂花海蜇 荷塘蓮香

紅豆膳粥 紅燒魚骨 花籃白菜 豢蝶大蝦

黃金解 雞絲湯面 金蟾拜月 金雞獨立

金獅繡球 龍鳳雙錘 奶油菠蘿凍 清炒鱔絲

如意烏龍 燒瓤菜花 酥頁層層 萬年長青

臥龍戲珠 繡球蛋糕 壹品官燕 玉板翠帶

鴛鴦哺乳 雲片鴿蛋 蕓豆金魚 珍珠雪耳

第六度宴席

拌銀耳 棒渣膳粥 叉燒豬肉 炒豌豆醬

蛋撻 翡翠魚丁 芙蓉糕 芙蓉魚角

宮保鵪鶉 桂花魚條 胡蘿蔔醬 懷胎桂魚

火煉金身 芥末鴨膀 金錢香菇 金鑲玉板

晶玉海棠 桔子盞 龍鳳呈祥 梅竹山石

蜜汁山藥 藕絲羹 清蒸鵪鶉 群蝦戲荷

三絲駝峰 沙舟踏翠 松樹猴頭 棠花吐蕊

五絲洋粉 香爆螺盞 象眼鴿蛋 雪裏藏珍

玉盞龍眼 鴛鴦魚棗 蕓豆卷 抓炒裏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滿漢全席簡介:

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揚州書舫錄》中記有壹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

滿漢全席是我國壹種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宮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註目的獨特風格。滿漢全席原是官場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坐的壹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壹般起碼壹百零八種,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烹飪技藝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滿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鍋幾乎是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溜、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

(北京禦膳飯店將滿漢全席分為六種,並冠以不同的名字)

六種宴席簡介>>>

滿漢全席(壹)蒙古親潘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為招待與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禦宴。壹般設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滿族壹、二品大臣坐陪。歷代皇帝均重視此宴,每年循例舉行。而受宴的蒙古親族更視此宴為大福,對皇帝在宴中所例賞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類鈔*蒙人宴會之帶福還家》壹文中說:“年班蒙古親王等入京,值頒賞食物,必之去,曰帶福還家。若無器皿,則以外褂兜之,平金繡蟒,往往湯汁所沾,淋漓盡,無所惜也。

滿漢全席(二)廷臣宴

廷臣宴於每年上元後壹日即正月十六日舉行,是時由皇帝親點大學士,九卿中有功勛者參加,固興宴者榮殊。宴所設於奉三無私殿,宴時循宗室宴之禮。皆用高椅,賦詩飲酒,每歲循例舉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參加。皇帝籍此施恩來攏絡屬臣,而同時又是廷臣們功祿的壹種像徵形式

滿漢全席(三)萬壽宴

萬壽宴是清朝帝王的壽誕宴,也是內廷的大宴之壹。後妃王公,文武百官,無不以進壽獻壽禮為榮。其間名食美饌不可勝數。如遇大壽,則慶典更為隆重盛大,系派專人專司。衣物首飾,裝潢陳設,樂舞宴飲壹應俱全。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壽,於光緒十八年就頒布上諭,壽日前月余,筵宴即已開始。僅事前江西燒造的繪有萬壽無疆字樣和吉祥喜慶圖案的各種釉彩碗、碟、盤等瓷器,就達二萬九千壹百七十余件。整個慶典耗費白銀近壹千萬兩,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滿漢全席(四)千叟宴

千叟宴始於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的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盛大禦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陽春園第壹次舉行千人大宴,玄燁帝席賦《千叟宴》詩壹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於乾清宮舉行千叟宴,與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體選百聯句。嘉慶元年正月再舉千叟宴於寧壽宮皇極殿,與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賦詩三壬余首。後人稱謂千叟宴是“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滿漢全席(五)九白宴

九白宴始於康熙年間。康熙初定蒙古外薩克等四部落時,這些部落為表示投誠忠心,每年以九白為貢,即:白駱駝壹匹、白馬八匹。以此為信。蒙古部落獻貢後,皇帝高禦宴招待使臣,謂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後來道光皇帝曾為此作詩雲:"四偶銀花壹玉駝,西羌歲獻帝京羅"

滿漢全席(六)節令宴

節令宴系指清宮內廷按固定的年節時令而設的筵宴。如:元日宴、元會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陽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節次定規,循例而行。滿族雖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後,在滿漢文化的交融中和統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漢族的食俗。又由於宮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規詳盡。其食風又與民俗和地區有著很大的聯系,故,臘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黃酒、重陽糕、乞巧餅、月餅等儀器在清宮中壹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