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曬幹的甘薯莖

曬幹的甘薯莖

空心菜是這裏夏天最常見的綠葉蔬菜,兒子從小到大都很愛吃。他在國外的時候,端午節視頻聊天。我拍了壹桌子菜,他最饞的是菠菜,說國外超市稀罕,貴。

兒子喜歡吃菜葉,我味蕾裏最難忘的就是媽媽炒的菠菜的梗。尤其是辣椒炒菠菜幹,是我媽獨創的壹道獨特美食,在其他餐桌上是看不到的。

我出生在農村,從記事起,我家就搬到了縣城。比起還在土裏挖的親戚,當然不算窮,但是光靠父親的工資就能養四個孩子,而且我和弟弟都生病了,生活壹直比較拮據。為了貼補家用,身體虛弱不識字的母親進了父親所在局的食堂當臨時工。

食堂後面有壹大片空地,空無壹人。我媽要開幾塊,種上芥菜、白菜、辣椒、南瓜、黃瓜、番茄等各種蔬菜水果,其中最多的是空心菜,占了壹整塊地。從那以後,每隔壹段時間,媽媽就會挑回壹對竹籃,裏面裝滿了剛摘下來的新鮮蔬菜。我最關心的是有沒有西紅柿和黃瓜。他們總是在長大之前被偷走,只會零星地出現在籃子裏,看起來又綠又瘦。而且整個夏天,每次籃子裏都少不了滿滿壹大捆菠菜。

母親只會說當地方言。她從來不管這道又長又綠又空心的菜叫菠菜,只叫倔強。她說妳不需要在種下野豌豆的時候照顧它。看到水草瘋長,就摘不完壹茬又壹茬。她經常早上去摘壹個大大的新鮮的紫甘薯,然後在暑假的時候把下壹個重要的任務委托給我。“老三,快起床,記得早上摘完紅薯,中午炒!”我媽反復喊我還困,趕緊去上班。

她教我先把倔強的葉子摘下來,單獨放在竹籃裏,再處理光禿禿的長莖。莖是中空的。首先要摘成小塊,然後每個小塊用四瓣垂直撕開。莖會被肢解成無數細條,慢慢填滿另壹個竹籃。我媽還教我,脆的撕的部分是嫩的,另壹端粗的是老的,嫩的梗和老的要分開包裝。

摘完這堆紅薯,差不多要花半個上午。雖然我喜歡吃,但是朋友在外面玩的笑聲真的很撓癢癢。我無助地坐在壹個被紫甘薯包圍的小板凳上,心想要是那些偷西紅柿的人把地裏的紫甘薯全偷了該多好。更討厭的是,壹雙手也被染成了綠色,指尖是淺綠色,指甲是深綠色,無法用絲瓜清洗。

中午的時候,飯桌上壹定有倔強的葉子和梗。壹般每道菜都是炒的,尤其是暑熱期間胃口不好的時候。菜梗洗凈瀝幹,油燒熱,放入蒜瓣、姜絲、小米椒煸炒,放入菜梗翻炒片刻,加鹽、豆豉,撒上少許甜酒糟,淋上醬油上色,壹口氣快速出鍋。白瓷盤裏,菜、青椒、紅蒜、白黑豆墨都盛在鮮紅的湯裏,就像初妝中美艷的新娘,讓人垂涎欲滴。

不像現在的捏尖吃,那時候老梗舍不得扔。在太陽能煮雞蛋的夏天,把撕好的老菜梗鋪在壹個圓形的竹匾上,烤壹個下午,晚上再煎。和中午的清脆明亮完全不壹樣。失去水分的幹菜梗都蔫了,價值差很多。不過他們絕對屬於硬朗嚼頭裏的實力組,南昌話叫“扭”。扭曲的幹梗變成了迷人體貼的半老徐娘,以其隱晦的曖昧誘惑著妳,久久縈繞在妳的齒間,回味無窮。

剩下的曬幹的菜梗,第二天再由母親曬幹,然後收好裝在塑料袋裏紮緊,隨時使用。只是太陽比較幹燥,幹得像壹根細細的牙簽,常常固執地塞到牙縫裏。但是我們家不怕,都是天生的好嘴皮子。

牙齒和身體壹樣,有時候會懷念壹種糾結的折磨和辛苦的快感。在我的記憶裏,媽媽做的麻辣炒幹梗特別受歡迎,每餐都能吃壹大盤尖尖的。媽媽笑著說,老三真是頭牛,愛吃這種像草壹樣的東西。真的,我是牛,我姐是牛,和我媽壹樣,看到這種難看的幹梗眼睛都會發光。

現在當我寫這些的時候,我正在條件反射地吞咽我的唾液。每次我給兒子和他爸爸講這種美食的獨特之處,他們總是半信半疑。同樣的事情我做過好幾次了。雖然也是開胃菜,但似乎總是缺少壹點味道。

少了什麽?是塑料筐代替了用了多年的竹匾,還是大蒜、小米椒、紫甘薯不是壹個土的,還是今天的利口酒已經完全老掉牙,還是太陽把它烤得沒有以前那麽熱情了?母親大概知道,但不能再問了。

齊拉.....倔強的菜梗在鍋裏,全家人在麻辣的香氣中壹個接壹個地打噴嚏,尤其是父親響亮而無憂無慮的玩鬧。母親的身影在彌漫著硝煙的廚房裏漸漸模糊,我們終於長大了,只有那鮮辣鹹甜的味道,那筋道的味道,偷偷潛入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