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2019的小年是什麽時候?小年的習俗是什麽

2019的小年是什麽時候?小年的習俗是什麽

今天是小年,妳知道嗎?當初別人跟我說小年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小年是什麽意思。是不是很多朋友和我壹樣不是很熟悉?今天,我將告訴妳小年的日子和這壹天的風俗習慣!

首先,南北方過小年的時間不壹樣。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雖然只隔壹天,但小年的習俗都差不多。新年壹到,回家的信號就開始響。期待回家小團圓。

小年的由來

古代有“三官三民四船五人”的傳統,也就是說,官的小年是農歷二十三,民的家是農歷二十四,宅船是農歷二十五。

農歷十二月二十日、二十四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竈日,也稱“小年”。

小年也是人們準備年貨的最後壹天。這壹天,人們開始邀請廚神,也開始簡單的打掃衛生。新的壹年要有新氣象。中國人喜歡告別舊年,迎接新年,接受祝福。

在中國,廚祭日的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做官、經商、留學的家庭成員,以廚房祭祀日為分界線。人們需要在廚房祭祀日之前回家,為了竈神的保佑和來年全家的平安,吃自己的糖果。

事實上,小年的概念和日期在不同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南北,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也稱“臘月二十四”、“除夕前壹夜”為小年。

廚房祭祀日的由來

在歷史上,竈神張生是平民。結婚後,他依然不改本色。過了幾年,他的家產就毀了。後來,他淪落到在街上乞討。有壹天,他在前妻面前乞討,羞愧難當,壹頭紮進了廚房的火裏。

玉帝後來知道了這件事,以為張生可以回心轉意,結果還不錯。由於他死在鍋底,所以被封為竈王爺。

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登天報到,大年三十再回到竈底。中國人認為民以食為天,竈王也表明了他來年能否有足夠的食物。

百姓認為竈王爺壹定要受尊敬,因為他要向天報恩。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竈神的“小年”,也有了祭竈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好話的意思。

小年習俗

人王,據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神都會把這壹家的善惡告訴玉帝,讓玉帝對他們進行獎懲。家家必有竈神,這在農村是常有的事。在院子裏,在特殊的日子裏,用小磚塊制成的小門被放在裏面,裏面放著祭品。

根據竈神的報告,玉皇大帝把新的壹年吉兇禍福的命運托付給了家人。

所以,送竈的時候,人們把糖果、水、豆子、草放在竈王爺雕像前的桌案上;其中,後三幅為竈王爺升天的坐騎。

祭竈時要用火將關東糖融化,抹在竈神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說玉帝的壞話了。

祭祀爐竈的歷史

祭竈的習俗由來已久。竈神,到了夏朝,已經成為人們尊敬的大神。在描述春秋時期孔丘言行的《論語》中,有壹句話叫“寧為嬌媚,不為貌美”

先秦時期,祭爐是“五祭”之壹(五祭為祭爐、門、行、戶、雷五神)。

竈神本人,早有顏地、朱榮之稱。晉代有說他是生命之神,專門監管人間善惡。在中國道教興盛時期,甚至有竈神是老太婆的說法。

祭祀地圖

目前民間最常見的竈神形象是東廚點竈神祈福,也就是壹對老夫婦並排而坐,或者壹男兩女並排而坐,也就是竈神夫婦的畫像。

貼竈王的形象

竈神的神像習慣貼在竈具旁邊的墻上,對著風箱。對聯上寫著“天說好話,下界平安”,下壹聯還寫著“回宮求好運”。中間是廚房夫妻的偶像,偶像旁邊經常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竈時要陳列供品,最突出的是蜜瓜。以至於它的“甜嘴”只能說好話。

送竈習俗

送竈多在黃昏舉行,送香送酒,為竈王爺坐騎撒馬料。馬料從竈臺前散落到廚房門外。

這些儀式結束後,竈神就會被取下來燒掉。等到除夕夜再樹立新偶像。

小年吃什麽:

祭竈節是北方小年吃餃子,意思是“看掉餃子的迎風面”。在山區,更多的是吃糕點和蕎麥面。祭竈當天,除了吃竈糖,燒也是極其重要的季節裏最具標誌性的時令食品之壹。

有兩首關於祭竈的民謠:

二十三

,送師父上天;二十四、掃屋;二十五、蒸餃;二十六、切肉;

二十七、錫清潔劑;二十八、馬虎;二十九、洗腳;30日,門神和對聯貼在壹起。

二十三、祭竈,孩子們拍手大笑。

再過五六天,新的壹年就要來了,年貨箱辟邪,打核桃,丟兩炮。五子大學畢業乒乓響,火升比天高。於是新的壹年開始了!

洗澡

新年穿新衣服。過年的那幾天要特別註意。成人和兒童需要洗澡和理發。民間還流傳著“人有錢沒錢,剃光頭過年”的說法。在呂梁地區,臘月二十七有洗腳的習俗。

壹天準備休息的時候,肯定會有婆婆怒放洗腳。不懂事的女生,大人也要幫她洗腳,不留汙垢。

結婚

二十三歲以後,人民中結婚的人很多。23歲以後的結婚日被認為是寬恕壹切。在那段時間裏,沒有必要選擇娶媳婦和雇女兒的日子。這是壹個好日子。而那段時間也叫趕著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