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蜂藥的來源

蜂藥的來源

壹場關於蜜蜂醫學、蜜蜂健康和蜂產品安全的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蜂產品協會時間:2009-01-20

由中國土畜進出口商會組織的蜂藥、蜜蜂健康和蜂產品安全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邀請了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中國蜂產品協會、養蜂學會土畜進出口商會以及30余家蜂蜜出口企業的領導出席。福建農林大學蜜蜂學院教授、日本國家蜂蜜公平貿易協定、德國蜂蜜協會、歐洲蜂蜜包裝商協會、美國蜂蜜包裝商經銷商協會代表應邀就蜜蜂疾病與預防、藥物殘留與食品安全、日本蜂藥管理與進口蜂藥殘留標準、歐盟蜂蜜獸藥殘留控制與現狀、美國市場蜂蜜殘留檢測調查等主要貿易國家獸藥管理與殘留限量法規要求進行了演講。

還邀請了浙江局的專家做了“養蜂中獸藥的管理及蜂產品中獸藥殘留”的專題發言。出口企業和與會人員探討了如何解決藥物殘留問題,建立養蜂獸藥采購配送平臺,以便今後與蜂藥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統壹采購安全蜂藥,由出口企業配送給養蜂人,逐步解決出口蜂產品的藥物殘留問題,提高我國出口蜂產品的競爭力。(胡遠強)

今年,歐盟進口蜂產品除氯黴素、鏈黴素、四環素外,新添加了磺胺、硝基呋喃、甲硝唑等禁用藥物。中國出口到歐盟等國家的蜂產品必須與國際接軌。如何消除蜂產品中的蜂藥殘留,已成為我國蜂業的首要任務。蜂產品中的蜂藥殘留,有的是蜂農在防治蜜蜂疾病的過程中,餵蜂藥汙染蜂產品造成的,有的是蜂農盲目用藥的惡果。無病的蜂農是不會用藥的。強大的蜂群是生產無公害蜂產品的基礎,也是杜絕蜂藥汙染蜂產品的基礎。筆者根據實踐和調查,總結以下經驗供養蜂人參考。

第壹,培養和維護壹個強大的群體。強大的群體是蜂產品高產的基礎。強蜂群抵抗力強,即使感染了壹些蜜蜂疾病也能自愈。強蜂群不僅采集超弱蜂群,而且強蜂群的個體蜂比弱蜂群的個體蜂強,所以強蜂群采集強,抗性強。培養和維持強大的群體是養蜂的基本功。

第二,利用雜種優勢培育抗病蜂種。意大利蜂尤其是漿蜂易患美洲幼蟲病、歐洲幼蟲病、白堊病,但蜂王漿產量高。犬種蜜蜂具有抗幼蟲病基因,采集力強,群體潛力弱,蜂王漿產量低。意蜂和卡蜂雜交組合,采蜜能力強,抗病能力強。蜂王漿產量低於漿蜂,高於卡蜂,但10-HAD高於漿蜂生產的蜂王漿。

第三,有好的蜜粉來源。蜜粉源是蜜蜂繁衍的基本條件,是生產蜂產品的物質基礎。哪裏有蜂蜜,哪裏就有蜜蜂,哪裏就有蜜蜂。搬到蜂場追花追蜜,是人為改善蜜蜂的生態環境。在流蜜期,小病的蜜蜂可以自愈。當外界缺乏蜜粉源時,要及時給蜜蜂補充蜜粉,保證蜜蜂必需的營養。補充餵養的蜂蜜、花粉必須無病原體汙染;不明來源的蜂蜜和花粉需要消毒後才能使用。

第四,辯證處理蜂與脾的關系。蜜蜂繁殖季節應該是蜂多脾少,尤其是早春。早春由於氣候和蜜源的原因,是幼蟲病和蜜蜂爬行病多發的季節。不要急著送脾,要不斷適應蜂路。早春,脾送得太快,會遇到長時間的雨水,拖著孩子,還容易發生歐洲幼蟲病,往往得不償失。

五、在幹旱地區,要及時給蜜蜂餵水,補充礦物質。水是蜜蜂活動和生存的必需品。在華北地區,放飛蜜蜂采集相思樹,大部分是旱地,蜜蜂采集的汙水是導致蜜蜂爬行病的主要原因。在幹旱地區,蜜蜂到了蜂場要及時餵清水,讓蜜蜂形成條件反射,避免采集汙水。必要時可在場地內設置淡水池和鹽水池,供蜜蜂隨意采集。

生產成熟的蜂蜜,減少蜂群間的交叉感染。目前我國搖蜜方式是病蜂和健康蜂之間傳播疾病的主要原因。生產成熟的蜂蜜,既能保證蜜蜂有足夠的飼料,又因為搖蜜次數的減少,減少了蜜蜂之間交叉感染的機會。

七、消滅舊脾,多造新脾。巢脾是蜜蜂繁殖的地方,也是儲存蜜粉的倉庫。科學實驗證明,巢脾是病原體的攜帶者,也是蜂藥殘留汙染蜂產品的主要攜帶者。及時清除舊脾,創造新脾,既能減少病原體感染,又能根除被蜂藥殘留汙染的蜂產品。2002年春,我縣三個蜂場使用氯黴素,8月份送檢蜂蜜樣品。蜂蜜中氯黴素的含量為0.91 ppb;。通過強制淘汰老脾,2003年夏季蜂蜜中氯黴素含量低於0.1ppb,達到出口蜂蜜標準。新巢脾孕育蜜蜂,個體大,采集力強,新巢脾儲存的蜂蜜顏色淺,賣價高。作者建議養蜂場每年要淘汰50%的老脾。

八、科學消毒蜜蜂。對蜂具進行消毒是防治蜜蜂疾病的重要措施,應執行NY/T5139-2002《無公害食品蜜蜂管理指南》。巢脾壹直是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殘留在巢脾裏的二氧化硫汙染蜂產品。窩脾熏蒸宜用96%-98%冰醋酸熏蒸。

九、防止外來汙染。某蜂場近幾年未使用抗生素,出廠檢驗蜂蜜中四環素含量偏高,是第壹年冬天購買的外國蜜蜂巢脾汙染所致。後來購買的巢脾及時剔除,蜂蜜送檢,符合出口標準。2002年秋季三個養蜂場的蜂蜜樣品中未檢出氯黴素。2003年8月,對該蜂場生產的10大桶荊條蜂蜜進行了抽檢,氯黴素含量超標,在1ppb以上。當時筆者很疑惑。後來他小心翼翼地問了養蜂人,吐出了真情實感:他們貪吃蜂蜜桶裏的幾公斤陳年蜂蜜,而且蜂蜜桶沒有清洗幹凈。是老蜂蜜裏的氯黴素汙染了蜂蜜。所以所有的蜂蜜桶在使用前壹定要清洗幹凈,防止蜂藥殘留和蜂蜜汙染。杭州長青蜂業公司的實驗證明,蜂王漿中的蜂藥殘留也是外源造成的。蜂農用裝滿抗生素液的噴霧器向蜂群飼養的蜂王漿臺基帶噴水,導致殘留的蜂藥汙染了蜂王漿臺內的蜂王漿。所以要謹慎,防止外源藥物汙染蜂產品。

十、蜜蜂疾病的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藥物防治相結合。據我縣蜂場普查,2003-2004年,95%的蜂場使用藥物防治蟎蟲,沒有使用藥物。經過連續兩年的蜂產品安全和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廣大養蜂人認識到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從盲目用藥到自覺遵守國家禁毒條例,是科學普及的結果。如何防治蜂蟎是蜂農關註的焦點。目前,蜂農反映常規的蟎蟲防治藥物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蜂蟎對藥物有抗藥性;此外,經過多年的暖冬,蜜蜂縮短了越冬期。脾臟是蜂蟎繁殖和寄生的主要場所。早春整地,少量蛹脾摘除,人為造成蜂蟎失子孫,不愧為“失小保大”的上策。夏季,在上壹個蜜源和下壹個蜜源的間隔期,人為破壞蜂群,使蜂蟎暴露在蜂體和巢脾中。及時選擇藥物治療蟎蟲可以事半功倍。蜂蟎喜歡在雄蜂蛹中繁殖。蜂農可以結合雄蜂蛹的生產,利用雄蜂蛹誘殺蜂蟎,減少蜂蟎的危害。目前主要的抗蟎藥物有溴氰菊酯和升華硫,其他抗蟎藥物有瀏陽黴素、乳酸和麝香草酚。各種抗蟎藥物可以交替使用,防止蜂蟎產生抗藥性。升華硫主要用於控制蟎蟲。壹是要正宗,二是要幹爽。硫磺粉對控制蟎蟲無效。壹是使用藥物防治蜂蟎時壹定要掌握好溫度;二要避開蜜流期,防止蜂產品汙染;第三,盡量選擇無汙染的抗蟎藥物,如乳酸、麝香草酚等,這也是今後科研單位和蜂藥廠開發新型抗蟎藥物的方向。早春,蜜蜂的消化系統疾病和蜜蜂爬行疾病可通過生物制劑em原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