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草藥名稱詢問

中草藥名稱詢問

中文名金錢草(《綱目拾遺》)?

類?別全草類?

異名遍地香(《祝穆試效方》),地錢幾(《救荒野譜》),鈸兒草(《救生苦海》),連錢草(《質問本草》),銅錢草(《慈航活人書》),白耳草、乳香藤、九裏香、半池蓮、千年冷、遍地金錢(《綱目拾遺》),金錢艾(《本草求取》),馬蹄草、透骨消(《植物名實圖考》),透骨風,過墻風、巡骨風(《分類草藥性》),蠻子草(《天寶本草》),胡薄荷(《現代實用中藥》),穿墻草(《經效實驗單方》),團經藥、風草(《貴州民間方藥集》),肺風草、金錢薄荷、十八塊草(《福建民間草藥》),江蘇金錢草(《中藥通報》5(1):27,1959),透骨草、壹串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四方雷公根、錢鑿草、錢鑿王(《陸川本草》),大葉金錢草、野薄荷(《江西民間草藥》),馬蹄筋骨草、破銅錢(《四川中藥誌》)。

功用主治-金錢草的功效清熱,利尿,鎮咳,消腫,解毒。

治黃疸,水腫,膀胱結石,瘧疾,肺癰,咳嗽,吐血,淋濁,帶下,風濕痹痛,小兒疳積,驚癇,癰腫,瘡癬,濕疹。

①《百草鏡》:治跌打損傷,瘧疾,產後驚風,肚癰,便毒,痔漏;擦鵝掌風;汁漱牙疼。

②王安卿《采藥誌》:發散頭風風邪。

治腦漏,白濁熱淋,玉莖腫痛,搗汁沖酒吃。

③《綱目拾遺》:去風散毒。

煎湯洗壹切瘡疥。

④《本草求原》:祛風濕,止骨痛。

浸酒舒筋活絡,止跌打閃傷(痛),取汁調酒更效。

⑤《植物名實圖考》:治吐血、下血。

⑥《中國植物圖鑒》:可作強壯劑。

治慢性肺炎。

⑦《現代實用中藥》:解熱,鎮咳,止渴,止血,利尿。

治小兒癇熱,疳病,瘰癧;研汁點暴赤眼;以鹽揉貼腫毒並風癬。

⑧《安徽藥材》:治膀胱結石。

⑨《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鮮草搗汁外敷撐耳寒(腮腺炎)。

⑩《陸川本草》:消腫止痛,破積。

治婦人小腹痛。

⑾《貴陽民間藥草》:治紅崩帶下,肺結核。

⑿《浙江民間草藥》:治高血壓。

⒀《四川中藥誌》:治風濕麻木,筋骨疼痛,黃疸,肺癰。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浸灑,搗汁。

外用:搗敷或絞汁塗。

宜忌《福建民間草藥》:凡陰疽諸毒,脾虛泄瀉者,忌搗汁生服。

選方①治黃疸、臌脹:連錢草七至八錢,白茅根、車前草各四至五錢,荷包草五錢。

***煎服。

(《浙江民間草藥》)?②治腎炎水腫:連錢草、扁蓄草各壹兩,薺菜花五錢。

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藥》)?③利小便,治膀胱結石:連錢草、龍須草、車前草各五錢。

煎服。

(《浙江民間草藥》)?④治瘧疾:壹瘧發前用連錢草七葉為丸塞鼻中。

(《質問本草》)?二連錢草壹兩五錢至三兩。

水煎,分兩次服,每日壹劑,連服三天。

(《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⑤治傷風咳嗽:鮮連錢草五至八錢(幹的三至五錢)(洗凈),冰糖半兩。

酌加開水,燉壹小時,日服二次。

(《福建民間草藥》)?⑥治胎咳、子腫:團經藥、尖驚藥、大莧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錢。

燉肉或雞吃。

⑦治白帶:團經藥五錢,杜仲三錢,木通壹錢五分。

煎水加白糖服。

⑧治月經不調,小腹作脹:團經藥、對葉蓮各三錢,大葉艾二錢。

泡酒吃。

⑨治風濕性關節炎:團經藥,捶絨酒炒熱,外敷。

(⑥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⑩治小兒疳積:連錢草三錢,加動物肝臟適量,燉汁服。

(《上海常用中草藥》)?⑾治瘡癤、腮腺炎、皮膚撞傷青腫:鮮連錢草搗爛外敷。

(《上海常用中草藥》)?⑿治白虎丹:鮮車前草、遍地香。

洗凈搗爛,少加白酒,絞取汁,鵝毛蘸搽患處。

(《祝穆試效方》)?⒀治濕疹、膿庖瘡。

稻田皮炎:鮮連錢草、野菊花各半斤。

加水煮沸,乘熱反復擦洗患處(有膿皰者必須挑破膿皰),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潰破處,每天壹次。

如三次見效不顯,可加木槿皮或葉半斤同煎洗。

(《江蘇省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資料選編》)?⒁治瘡疥:鈸兒草,加鹽少許,搓熟頻擦,全化,然後洗浴。

若用煎冼,反不見效。

(《救生苦海》)?⒂治蛇咬:連錢草生藥鮮吃,並搗爛敷傷口。

(《浙江民間草藥》)?

臨床應用①治療腮腺炎將連錢草洗凈,加少量食鹽搗爛,敷於腫處,不論壹側或兩側腮腺腫大,均須兩側同時敷藥。

治療50例,全部治愈;腮腺腫大消退及體溫下降平均為12小時。

②治療燒傷新鮮連錢草1把,洗凈,用較厚的黃草紙包2~3層,水中浸濕後置旺火中烤熟,約20~30分鐘取出,去紙,乘熱將藥草揉爛絞汁,盛於杯中,用消毒鴨毛蘸藥汁塗搽傷面,每天搽數次至數十次,以保持傷面濕潤為度;傷勢嚴重的,藥汁中加入適量冰片或麝香(研成細粉),可加速痊愈(但加麝香每易遺留瘢痕);如創面感染化膿,須先經清洗消毒處理,然後搽藥。

治療Ⅱ、Ⅲ度燒傷30例,燒傷面積1~30%不等,其中已感染化膿者17例,引起全身癥狀者3例。

結果均治愈,且無功能障礙。

制藥時要註意掌握火候,藥草既要充分烤熟,但亦不能烤焦,否則將無法絞汁。

治療時創面要暴露,不能覆蓋,也不能和其它藥物混合施治;塗藥汁時最好用鴨毛,如用棉花,其纖維每易脫落,可能影響創面愈合。

在治療期間,忌食豆莢、絲瓜、雞蛋、魚類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