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爸媽打電話說他們現在在廣州。
剛開始我以為是開玩笑,結果夫妻倆拍了餐廳號的照片,還真等我下班了再吃~
正好趕上下班後的晚高峰,半個小時剛在路上花了壹個小時。
我們壹見面,我爸爸就開始說話-
“別說我們沒有提前通知妳,哈,這次旅行我們主要是來散散心的,正好順路看看妳。
我媽壹把抓住我,讓我爸去叫服務員上菜。
老兩口選的餐廳就不用說了,挺有特色的,屬於新粵菜。
既保留了粵菜的精髓,又吸收了各種菜肴的精華,獨具特色。
最吸引眼球的是這款陳皮熏魚。
擺盤具有嶺南特色,盤內兩條金魚遊動作裝飾,氣場十足。
小碗中的熏魚酸甜可口,融合了地方美食的香甜和嶺南美食的美味,成為CD上的第壹道菜。
估計是因為分量小,糖重,壹人吃壹塊,到最後還沾著余味。
嘴裏有壹股淡淡的陳皮味,整個人癢癢的。回到家就忍不住想刻。
熏魚是這道菜的招牌菜。古時候是用柏枝/荔枝殼/茶葉/大米熏制,然後油炸,用鹵汁浸泡。
但是現在簡單多了。
魚肉中省略了熏制這壹步,簡化為“先煎後鹵”,符合同壹時期熏制魚的爆款。
但是,熏魚是有名的。現在除了江南人,還是有“熏魚”和“炸魚”之分的。其他地方認為熏魚和炸魚是壹樣的。
我在餐廳吃的陳皮熏魚,是在熏魚的基礎上加了淡淡的粵味。
先看看我的作業吧。
普通的瓷盤盛著略帶紫色的魚塊,然後用壹種可食用的花裝飾它們。妳看起來像是學得很好嗎?
魚肉外脆內香,表面染的醬料泛著清晰的紅光。
這次我也抓住了甜頭!
相對於餐廳生產的產品,我的配方屬於還原糖版,更符合大眾口味。
酸和甜的比例控制在1:4,然後增加陳皮的用量,讓原味趨於柔和,整體香氣更有層次感,再加壹點保健機。
如果過壹段時間吃魚吃膩了,可以換個思路,試試排骨、肉丸、雞胸肉。
我真的要向妳保證,好吃不好吃!
經常用市場價格便宜的草魚來做這道菜。改頭換面後,價格可以翻幾倍。
不過還是在家做飯吧,選自己喜歡做的魚就好了。
鯖魚、鯧魚、鯽魚、鱖魚、鯉魚、青魚等。,都很符合這道菜的口味。
在江南人看來,熏魚是日常必需品,吃冷吃熱都讓人愛不釋手。
招待客人時,可以作為開胃的涼菜,吃早餐時作為面條的澆頭,下午作為解饞的點心。
所以妳可以壹次多做幾個,放冰箱裏。想吃的時候可以把醬料重新加熱,而且熏魚的醬料冷藏後更容易掛,味道特別好!
-陳皮熏魚-
[成分]
酸菜魚:草魚1條(3-4斤)香蔥1根姜絲,適量米酒1湯匙土豆澱粉1-2湯匙。
醬料:清水300ml,蠔油3湯匙,冰糖2湯匙,紅糖2湯匙,香醋1湯匙,蜂蜜1湯匙,陳皮3湯匙,香葉3片,八角3片,生姜1片。
可選:2湯匙雕花(提味)和1湯匙紅米(提色)
1湯匙1餐勺15ml
1茶匙1茶勺5ml
[食譜]
1.將宰殺後的草魚切成2cm的塊,沿魚龍骨壹分為二,將血漬和黑膜洗幹凈。
2.在魚塊中加入蔥、姜絲、少許料酒和鹽,拌勻,腌制10分鐘以上,去除魚腥味。魚腥味重的魚可以延長腌制時間。
3.將陳皮絲、花椒、香葉、八角、紅曲裝入紗布袋中,紮緊,洗凈瀝幹備用。
4.將調料包放入小鍋中,用清水煮10分鐘,然後撈起調料包。
加入3湯匙生抽、2湯匙蠔油、3湯匙冰糖、1湯匙紅糖和2湯匙雕花小火慢燉至糖融化,醬汁濃稠。加入1湯匙香醋和1湯匙蜂蜜,拌勻,放涼備用。
5.從腌制好的魚塊上拿起調料,加入1-2湯匙土豆澱粉,攪拌均勻。煎的時候鎖住肉汁,皮會更脆。
6.將油鍋加熱至八成熱(170-180),輕輕放入魚塊,炸至表面酥脆呈金黃色,取出瀝幹油。
7.把熱氣壹個個泡到冷醬裏。當醬汁均勻地裹在魚塊上,取出來放在盤子裏。撒壹些檸檬皮,增加香味。
當當當當,第壹口熏魚是剛出爐的,啊——當然是粉絲先吃!
魚煎得又脆又香。壹咬下去,嘴巴就在撓,但瞬間就陷入了魚的溫柔中。
附著在魚皮表面的醬料和魚完美搭配,簡直是另壹種美味的加持!
舌頭壹按,甜味就挑逗著味蕾,讓人壹次次吃下壹塊,忍不住張嘴去拿下壹塊。
今天我可以詳細教妳這道菜,按照父母的指示。
今晚下班我再做壹遍,讓家長們吃完後評價!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珍惜和父母在壹起的時光。
他們會因為壹句不經意的“鄉愁”連夜訂票,裝作漫不經心;
只要他們在,我就永遠是那個快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