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壹句話來概括這壹系列電視劇:主要講述了乾隆、小沈陽、紀曉嵐之間,君主愛臣、侍臣、戲謔、奉承的“三角戀”。以至於每次看到張國立、張鐵林和王剛同臺,總有壹種和諧感。
每部電影都是幾個大故事的組合,有點類似於多年前的包青天,還有張國立、鄧婕主演的《康熙的私訪》,壹脈相承地傳承給了紀曉嵐鐵牙銅牙。第三部由五個單元故事組成,分別是《好女爭鋒》、《假真假真》、《江湖》、《辨奸詐》、《胭脂紅》。
李源主演了1,2,4,但第三部的女主角屬於張庭。
李源最近成了熱搜對象,因為她嫁給了壹個小她11歲的詩人。事實上,她在紀曉嵐也因為“墮胎”這個角色而擁有鐵齒銅齒,但她沒有出現在第三部電影中。第三部電影的女主角是深受乾隆(張鐵林飾)寵愛,現居(張國立飾)的神秘江南女子陸(張庭飾)。然而,小沈陽(王剛飾)很早就知道了陸小姐的身世,為了滅草,她多次設計陷害陸小姐。多虧了的營救,魯的冤屈才得以消除。然而這三位老人卻陷入了兒女情長的矛盾中,本就不平靜的首都更加動蕩不安。
張庭的表現還可以。那時候張庭也算是古裝美女,但是李源飾演的小月其實很可愛很霸道。當時可以說是內地的壹朵小花。只是多年以後,因為壹個男人的老婆吃醋,李源和那個男人的新聞滿天飛,所以電視劇本來應該是第五部,卻不得不擱淺。我不知道情況是真是假,但那時候,看著甘龍、紀曉嵐和小沈陽天天鬥嘴,就像壹夫壹妻制這樣的小事,真可愛。
第三部的破綻在於劇本,但也是良心之作。
有人說《鐵牙銅牙的紀曉嵐3》劇情太平淡,壹部電視劇變成三個人的相聲。演員們想在表演上有所突破,結果卻是皇帝的“親民”變成了裝聾作啞。如果仔細分析的話,第三部的故事確實有點邏輯混亂,有灌水的嫌疑,所以第二單元的故事還是勉強,其他單元的故事明顯不如前兩部。
尤其是第壹單元的故事,情節拖沓,大部分都與主情節無關。前兩部電影中的紀曉嵐經過各種布局終於被推翻。第三部分是普通的打架,最後因為壹點點巧合就很容易翻案。與前兩部相比,第三部是本末倒置。前兩部的鬧劇只是劇情需要,第三部就變成了很多鬧劇畫面。
好在演員更受觀眾歡迎,尤其是張國立和王剛,他們把小沈陽和紀曉嵐的性格刻畫得生動、充分、傳神。紀曉嵐是“可愛的人必有可恨之處”,小沈陽穩坐高位必有“制勝法寶”。再加上張鐵林的《乾隆》,三個人相愛相殺,故事此起彼伏,其實有點意思。有時候壹些故事也反映了當下各種風氣的現實,真正展現了當時劇本的基本功。
據說第五部也會出,只是不知道編劇會不會把小月寫回來,會不會和紀曉嵐走到壹起,吃瓜群眾都搬了小凳子,很期待。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