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年代末,卡爾·艾伯特成為總經理,領導歌劇院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艾伯特不僅是壹位藝術經理,還是壹位傑出的歌劇導演。庫特。威爾3月1932的全球首映《DIE BüRGSCHAFT》就是他執導的。此外,同年秋,由弗裏茨?弗裏茨·布施導演的威爾第歌劇《假面舞會》也是當時柏林文化界的壹大亮點。隨著冷戰的開始和柏林墻的豎立,德國歌劇院成為西柏林乃至整個聯邦德國唯壹的大型歌劇院。古斯塔夫·魯道夫·塞爾納接替艾伯特擔任總經理。和阿爾伯特壹樣,塞爾納也是壹位有成就的歌劇導演,他在過渡劇院執導的勛伯格的《摩西與阿隆》轟動壹時。他任命了年輕的洛林?洛林·馬澤爾是音樂總監。卡爾·博姆(卡爾·b?Hm)和老牌指揮家尤金·約胡姆,歌劇院的藝術品質達到了黃金時代,當時出現在歌劇院舞臺上的大牌歌手包括貢杜拉?亞諾維茨、何塞·範·達姆、萊奧妮·薩尼克、安雅·西爾哈和安娜斯·巴爾莎等。樂團開始了廣泛的世界巡演,比如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之後的三次日本巡演。大批著名指揮家和導演也紛紛湧入,為歌劇院的藝術繁榮錦上添花。值得壹提的是導演歌劇(Regietheater)的創始人兼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的孫子、著名歌劇導演惠蘭?維蘭德·瓦格納把幾部為拜羅伊特量身定做的瓦格納歌劇帶到了德國歌劇院,使德國歌劇院成為瓦格納歌劇的殿堂,成為歌劇導演最先進思想的坐標。1976年著名大提琴家齊格弗裏德·帕爾姆(Siegfried Palm)接替埃貢·西菲爾納(Egon Seefehlner)擔任總經理時,歌劇院由西班牙指揮家赫蘇斯·洛佩斯·科沃斯(Jesus lópez Cobos)和德國指揮家基德?在Gerd Albrecht的指導下,創作了更具世界性的劇目,壹大批法國和意大利的歌劇明星也在歌劇院進行了首次嘗試,如Edita?格魯·貝洛娃在拉丁美洲的多尼采蒂的《露西亞》中的職業首演。另外,齊格弗裏德?齊格弗裏德·耶路撒冷和芭芭拉?芭芭拉·亨德裏克斯也在德國歌劇院開始了她的舞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