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新希望常陸:接班6年,褪去二代光環,扛起希望大旗。

新希望常陸:接班6年,褪去二代光環,扛起希望大旗。

8月30日晚間,新希望六和(000876。SZ)發布2020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446.96億元,同比增加94.02億元,增幅26.64%。凈利潤365,438+0.64億元,同比增長654.38+0.602億元,增長654.38+0.002.57%。

上半年,新希望六和營收凈利潤翻番,凈利潤同比翻番。新希望六逆勢暴漲,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單。除去上半年豬周期的行業因素,不得不說背後的老大——常陸。

相比娃哈哈、匯源朱等食木蘭,二代中的接班應該更好更順利。

2013自從常陸接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後,逐漸褪去了二代的光環,給自己貼上了“常陸”的標簽。個人轉型和企業轉型同步發生,沒有混亂,只是在合適的時間。

為此,劉永好曾經在各種公開場合誇過自己的女兒。

前幾天,在青島開幕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劉永好稱贊女兒:“聽說新希望的壹家上市公司最近漲了不少,我覺得是真的。6年前,我把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交給女兒的時候,它的市值是270億。如今新希望六和的市值是6543.8+067億,6年增長了7倍7倍!”

作為中國飼料大王劉永好的女兒,常陸具有富二代的典型特征——她在學校讀書,擁有MBA學位。26歲,她以26億身家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女首富。

1996年,年僅16歲的常陸被派往國外學習。2002年,回國後以“李”的名義低調進入新希望,擔任新希望農業辦公室主任,從事行政工作。

剛接觸農牧行業的時候,常陸自然有壹種抵觸情緒,他不想聞著臭味進殺雞廠...和其他不想接班的二代壹樣,常陸原本也想參加超女比賽,但劉永好出於安全考慮阻止了他。

面對叛逆的女兒,劉永好沒有壹味的堅持。當她得知女兒想做時尚相關的事情時,她借給常陸654.38+0萬元開店。因為劉永好知道,做生意的道理是不變的,女兒壹定會從經歷中有所收獲。

這期間她也嘗試過自己創業,賣首飾,開店,做廣告咨詢。對此,常陸曾說,“我本來想按照自己的興趣去生活,但後來發現興趣不壹定是事業”。

2006年,常陸回到新希望,但她去了上海,在新希望的壹家與房地產相關的公司工作。經歷了67年的歷練,常陸終於在2013當上了新希望六和公司的董事長,開始了接班人的過程。

前幾天,在參加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時,常陸說,“很多人問我,這麽壹個自鳴得意的人怎麽去養豬了。包括我女兒,她每次都會很認真的說:‘我媽養豬的。’我聽了很開心,但也很放心。"

她說農業本質上需要長期的。沒有人想賺“短錢”、“快錢”、“發大財”就走人。他們必須真正留在農業行業。

常陸說,她開始喜歡被稱為“養豬戶”,因為她喜歡這個職業本身的長期性。

“進入這個行業後,我才知道,很多前輩和同行都是帶著這份淳樸,紮根大地,回報社會,深深地投身於這個行業。”她說,因為家庭原因,她很感激有機會從事這個行業。

六年前,常陸喜歡唱歌,特別想在時尚界工作。六年後,常陸變得更有能力了,大多數談話都圍繞著公司的轉型。

如果說六年前常陸選擇接班是因為愛,那麽現在常陸已經將對家庭的愛融入了對企業的堅持,對事業的堅持,對社會的回報。

六年的培養造就了壹個快速成長的常陸,壹個成熟內斂進取的新壹代女企業家。

作為專註於食品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希望集團成員企業,新希望六和是中國產業鏈最全、產品覆蓋面最廣的農牧類上市公司之壹。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

飼料行業實現收入225.86億元,同比增長17.29%;

家禽業收入90.79億元,同比下降7.24%;

生豬產業收入69.48億元,同比增長261.23%;

食品行業收入465438+3500萬元,同比增長46.56%。

其中,生豬養殖業務的表現依然最為搶眼。與石聞和牧原不同,新希望的生豬業務起步相對較晚。

數據顯示,上半年,新希望* * *銷售生豬2122900頭,同比增加77.94萬頭,增幅58%;營收達到69.48億元,同比增長261.23%。同期,石聞股份出欄生豬486.58萬頭,牧原股份出欄生豬678.65438萬頭。

談及豬肉價格,父親劉永好曾表示,由於非洲豬瘟等原因的影響,生豬存欄量不足,現在又是消費旺季,到年底豬肉價格很難出現明顯下降,但企業養殖戶的養殖量在增加,到明年年中豬肉價格會逐漸回歸正常趨勢。

劉永好的“豪言壯語”各有千秋,壹部分來自女兒的新希望六和。

截至2020年6月底,新希望項目產能已達18萬輛,下半年按“9.30”節點在建及預計竣工項目產能為12萬輛。也就是說,到9月30日,新希望將具備3000萬頭的產能。

食品行業了解到,新希望六和今年能出欄800萬頭豬,這是長期主義的結果。常陸說:“公司剛剛宣布要成立自己的育種公司,因為未來有幾千萬頭豬的時候,生物芯片不能捏在外國人手裏,為此已經準備了五年。”

劉永好自己也經常說“我是養豬的”,這自然讓他避開了聚光燈,更專註於工作。如今,常陸不僅扛起了“希望”的大旗,還可能打造中國下壹個“豬王”。

父女倆都對養豬業情有獨鐘。創業30多年,劉永好專註養豬,讓普通人實現了豬肉的自由。現在,常陸也愛上了養豬,她想讓養豬成為年輕企業家的新責任。

父女兩代人雖然體現了各自的創業精神,但壹脈相承。

常陸提到了今年豬市很好,但我們還是要過緊日子的原因:因為我們怕大家忘了賬本。她說公司所有的管理人員出差都可以住宿舍,在食堂吃飯,公司也不讓大家買白酒。這就是公司的精神——我們必須過緊日子。

劉永好30多年來壹直保持著最簡單的發型。沒有豪車,沒有飛機。在他看來,這筆資金應該用來養更多的豬,養好豬,讓老百姓吃到豬肉,實現豬肉的自由。劉永好說:“目前在疫情的經濟下行期,各國都在過緊日子,企業也要過緊日子。有沒有可能因為我們今年盈利多了就亂花錢?那不行。”

劉永好曾笑著說,他和女兒最大的不同是,“她有個富爸爸,我沒有。”

顯然,常陸逐漸撕下了“富二代”的標簽。在創業的過程中,常陸和他的父親越走越近,扛著“希望”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