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熱感冒怎麽好的更快?
(1)桑葉薄荷飲桑葉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葉30克。將藥水洗凈,放入茶壺中,用開水浸泡10分鐘。隨時都可以喝。本品不僅對風熱感冒有辛涼作用,還可作為預防茶。(2)銀華薄荷飲銀華30克,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先將金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鐘,再加入薄荷煮沸3分鐘,濾出加入適量糖,溫服,每日3-4次。該飲料解熱作用強,適合風熱感冒、發熱、咽幹口渴者飲用。(3)葛根豆豉粥粉10g,豆豉10g,蔥3莖(洗凈),麥冬10g,粳米50g。將葛根粉、炒豆豉、麥冬放入砂鍋中,加水500毫升,大火煮約5 ~ 10分鐘,濾去藥渣,將粳米加入藥汁中,同煮制成粥。將蔥切成小段,待粥熟後放入,攪拌即可食用。此粥中葛根、豆豉、蔥白可解表祛邪,麥冬、粳米可滋陰養胃,具有溫中祛風、溫中發熱、養陰的特點,是風熱感冒的佳品。(4)桑葉枇杷粥桑葉18g,枇杷葉10g,甘蔗100g,生白茅根30g,薄荷6g,梗米60g。將上述藥物洗凈切碎,加入適量水,煎煮取汁,加入粳米,煮至米粥粘稠,趁熱服用。每天1劑量,連續3天。桑葉、白茅根、薄荷清熱生津,枇杷葉潤肺止咳,甘蔗、梗米生津益胃,適用於肺胃熱、風熱感冒患者。(5)發汗黑豆粥光黑豆20克,荊芥6克,防風6克,梔子3克,石膏60克,生姜3片,蔥白2莖,粳米100克。先將上述藥物放入砂鍋中煮沸,再煮沸約5 ~ 10分鐘。然後濾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壹起煮成粥。本方以辛涼解熱為主要療效,適用於風熱重,持續高熱,頭痛無汗,咽幹口渴,脈強者。風熱感冒飲食要避免感冒,首先要根據發病季節或癥狀不同,區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風寒感冒表現為發熱畏寒、頭痛周身疼痛、鼻塞、清涕、咳嗽、白粘痰、舌苔薄白;風熱感冒的人發熱不怕冷,頭痛咽痛,咳出黃稠膿痰,舌苔淡黃。【避免原則】壹般來說,感冒是外邪入侵。因此,原則上感冒初起宜吃清淡、松軟的飲食或食物,忌食酸、腥、滋補品,以防外邪被驅除。感冒發燒期間忌煙酒,吸煙可直接刺激上呼吸道,飲酒後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外來病原體就會乘虛而入,使舊的感情不愈合,產生新的感情。避免吃油膩、粘稠的食物,以免影響消化功能。風熱感冒的人應多吃辛辣涼的食物,以祛風、清熱利咽,忌食辛辣熱性物品。感冒期間,胃腸功能較差時,應多吃粥、面、軟米、新鮮蔬菜、水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補充發燒造成的營養流失,增強抗病能力。【食用】金銀花具有清熱的作用,中醫常用其治療風熱感冒。《常用中草藥手冊》:“金銀花清熱解毒,治外感發熱咳嗽。制作涼茶可以預防中暑和感冒。”夏季凡有風熱感冒、發熱、咽喉痛者,宜用金銀花泡茶,常飲。荷葉適合夏天風熱感冒的人,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滇南本草:“頭上荷葉之風熱。”《本草續誌》:“清熱,止渴生津,解暑。”因此,在炎熱的夏季,用荷葉代茶煎水,防治暑寒最為適宜。薄荷性涼,味辛,有疏風散熱,利咽的作用。《本草綱目》:“薄荷,辛散,涼清,專治祛風熱。”適合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痛的人,泡茶喝。白菊花風熱感冒,宜用白菊花5克,開水沖服,代茶飲。特別適合炎熱的夏季飲用,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祛暑的功效。豆豉性平,能祛表邪。人們常用豆豉配蔥白,或煎湯,或煮粥,既適用於風寒感冒,又適用於風熱感冒,有發汗退熱的功效。菊花腦在江蘇南京經常被用作很好的夏季蔬菜。性涼,味甘,有清熱涼血、祛暑降火、清頭目的作用。最適合夏天風熱感冒、發燒、口幹、咽痛、目赤的人煲湯。橄欖也叫橄欖。具有清肺熱、利咽化痰的功效,尤其適用於風熱感冒伴有咽喉腫痛的患者。民俗用鮮橄欖3~5個,劈開,鮮蘿蔔半至1個(紅白均可),開水代替茶水。古人贊之為“青龍白虎湯”,對風火咽痛、喉間紅腫頗有治療作用。紅薯可以生津止渴,可以用來吐沫,也可以用來炒菜。《鹿川本草》:“生津止渴,治發熱口渴。”適用於風熱感冒,發熱,口幹,頭痛,煩渴。荸薺適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黃、咽痛、口幹的人群。具有清熱、化痰、止渴的功效,可生吃、煮熟或榨汁飲用。若用海蜇皮煎服,祛痰止咳效果更佳。梨性涼味甘,能生津、清熱、化痰。分別適用於風熱感冒、發熱口渴、咳嗽痰黃等癥,可隨意食用。習慣於風熱感冒咳嗽的人,用1生梨,洗凈帶皮切碎,冰糖燉。蘿蔔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特別適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多痰者。民間蘿蔔有用(紅蘿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