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連續吃了這個蛋糕壹段時間後,就再也不想吃了,甚至連聞都膩了。放學排隊等下壹壺蛋糕的感覺沒了!
就像我喜歡吃包子,但是包子有各種餡料,怎麽吃味道也不壹樣。相對於醬香蛋糕,品種過於單壹。我總是買回好吃的鴨脖,味道也很熟悉,但是有鴨脖、鴨架、鴨腸、鴨舌供我選擇,吃不厭。
所以買醬香餅的人吃了壹段時間就很難經常買了!尤其是在各種小吃店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我為什麽還要壹直吃這個?換句話說,因為用戶粘度不夠而依然存在的網絡名人店,會在依靠壹個產品的同時,不斷翻新菜單,維持現有粉絲,吸引更多人購買。
土家燒餅,曾經風靡全國,尤其是2005年,呈現井噴式發展!
記得當時在南京工作。在南京這個南北交匯、美食集中的地方,每家土家燒餅店門前都排著長隊,或焦急或耐心地等待燒餅。將軟面團搟開,表面撒上特制的肉末、芝麻、韭菜,撒上孜然粉,放在方形托盤上,放入烤箱。烤箱沒開就能聞到香味,真的俘獲了壹大批人!
後來才知道,土家燒餅屬於湖北恩施土家族的特產。壹個在北京讀書的學生,讀書期間創業,改良,集資推廣,讓土家燒餅走向了全國。
後來南京現代快報爆料,某土家餅幹配送點環境極差,用淋巴肉做餡料,工商和衛生部門介入調查。由於現代快報隸屬於新華社,在江浙滬皖地區具有權威地位,此事引起軒然大波。此後,土家燒餅在南京的銷售受到重創,不到幾個月就銷聲匿跡了。
食客總是很挑剔的,所以近百年的餐廳很少。做飯就是良心。小心天黑了,生意黃了,離關門也不遠了!
妳說的土家燒餅,應該是指土家饕餮餅,也叫土家渣燒餅,中式披薩。它是壹個正方形的面餅,上面覆蓋著特制的肉醬,撒上蔥花,放在烤箱裏烤,撒上孜然和生菜。壹開始所有的巷子裏都有賣,我們家後面就有壹家。不知道後來為什麽關了,但也不少見。現在在很多學校門口還能看到。只是產量有點低。之前聽老板說好像要七分熟,壹盤只能裝六個。有時候去買都等不及了。有時候賣家提前做好了,還不如剛出爐的好吃。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買的人不多。不過土家饞嘴餅還是挺實惠的,相比手抓餅,雞蛋餅,煎餅,水果都是幾塊錢,但是胃口大壹點的吃不飽,壹個饞嘴餅就能吃夠,價格也很便宜。我們這地方本來是2塊錢,現在漲到3塊錢了,有的還只貴3塊半。如果買壹杯豆漿,早餐可以吃得很飽。因為它的肉醬是直接刷上去的,不像粘奶酪的披薩,吃的時候很多肉餡會掉進紙袋裏,小時候會伸手去拿紙袋裏夾的肉,滿滿的都是回憶。
這種小吃屬於快速流行的時尚小吃,種類很多,比如烤豬腳、土豆塔、土耳其烤肉、雞蛋、魷魚、炸香蕉、烤冷面等等。
這種快速發展的小吃,憑借其獨特的口味、新穎的形象和豐富的營銷手段,在壹個城市普遍推廣,並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客觀的利潤。
因為沒有群眾基礎,很多嘗過壹次的人不會再買,或者有其他新奇的零食,他們會感同身受地嘗試其他零食,顧客的忠誠度和黏著度不高。但是對這種大眾化的小吃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想盡壹切辦法讓大家品嘗。
妳說的土家燒餅(土渣燒餅),我那些年沒少吃,覺得很奇怪,也很喜歡。終於有壹天我特別討厭這種味道,聞到就要走來走去。
土家族的醬香糕點是當地的傳統。它們又脆又香。餓的時候可以吃幾口,真的緩解了饑餓感。當妳還是學生的時候,妳吃了很多醬油餅。因為可以拿到幾塊錢,可以避免錢不夠用帶來的尷尬。吃好容易。
各種美味都有生命周期,不是壹下子就沒了,而是在人們不註意的時候逐漸消失,被其他零食取代。也許有壹天會重新出現,用另壹種方式包裝。
隨著時間的發展,零食和主食都在創新,但不變的是經典的吃法,糕點,千變萬化,各種口味,很容易更換。現在包子很受大家歡迎,蛋糕有些落後。
恩施當地人告訴妳,妳走遍了恩施,也沒聽說過醬香餅。有燒餅。第壹個普及土家渣餅的人,以前和我住壹個院子,但是正宗的燒餅不是用電烤的,是用石爐(比如汽油桶改造的那種)用炭火烤的!但是這個大城市不允許擺放,很多人覺得改成電烤不衛生。去過很多省會吃土家燒餅,技術水平相差太大。很多人根本沒見過它們的真面目,完全憑感覺烤。隔壁兩家店的口味和制作方法會很不壹樣。這個產品不怎麽賺錢。
北京沒有老北京雞肉卷。
蘭州沒有蘭州燒餅。
土家族也沒有醬餅。
很多以某個地區命名的小吃,其實只是商家的營銷,但是醬香餅真的很好吃。我親戚在蘇州賣,壹年20多萬,但是很辛苦。他們每天早起,晚上醒來做醬,賺的是辛苦錢。妳說消失,其實是冬天冷,容易板結,所以大冷天他們不賣。
當時我有個朋友就是這麽做的。他的生意似乎很好。他回家過年,出手大方。他興奮地說要開幾家分店,打算買房購物。後來他就帶著這個燒餅消失了。
土家醬香餅,每次上班都買三元的,中午也不覺得餓。
回答都不切題,估計都是90後,太年輕記不清了。剛開始的時候掉渣燒餅的火燒得沸沸揚揚,澆的也是。主要原因是創始人急功近利,無限許可加盟,沒有質量控制,門店太多,生產過剩,技術含量低,山寨店越來越多。記得作為手術失敗的典型案例,相關報道比比皆是,印象深刻。其實正宗的味道確實不錯,但是估計大部分人吃的都是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