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也被稱為“毒月”。這個時候溫度上升很快,溫度上升後人很容易感染細菌。下面和大家分享壹下端午節老壹輩傳下來的“5黃2紅”,調整飲食讓自己在夏天更舒服,補水充分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的“侵擾”。
——— 5黃色—
我們當地的“黃武”指的是鹹蛋黃、黃瓜、黃鱔、黃花魚、雄黃酒。雄黃酒因為藥性強,現在壹般都改成黃酒了,每個地方都不壹樣,代表的“黃武”也不壹樣。
首先,鹹蛋黃
端午節的時候,妳會吃壹個鹹鴨蛋。鹹鴨蛋中最吸引人的是鴨蛋黃。筷子壹捅下去,蛋黃油就會流出來,讓人流口水。當妳喝粥或吃米飯時,妳會吃得很好。說起鹹蛋黃,很多朋友會想起我小時候看過的壹篇文章《端午節的鴨蛋》,講的是鹹鴨蛋,鮮、細、松、沙、油。
那為什麽端午節要吃鹹蛋黃呢?民間有句諺語:“必須吃鹹蛋黃才能驅走寒意”。鹹蛋黃有潤肺、健脾、清熱的功效。端午節吃鴨蛋黃,有預防疾病的意義;
二、黃瓜;
端午節的“黃武”裏有黃瓜,因為壹根黃瓜的名字裏有個“黃”,又因為黃瓜是端午節前後上市的蔬菜,所以很多朋友也把它當成水果。黃瓜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做成各種美味佳肴。它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果酸、生物活性酶等。更值得壹提的是,黃瓜的含水量很高,吃黃瓜可以很好的補水,避免因為。
3.黃鱔
每年端午節前後,是鰻魚最肥美的季節,也叫鱔魚。它的形狀與蛇非常相似,全身呈黃褐色,這也是它被稱為“鰻魚”的原因。鰻魚無鱗無棘,身體緊湊。做這件事有許多方法。江浙最有名的是油燜鱔絲,不過我更喜歡紅燒鱔。端午節吃黃鱔是因為它的滋補作用。民間壹直有“黃鱔端午節參賽”的說法,補充高蛋白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第四,黃魚
大黃魚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魚類。大黃魚的肉很嫩,幾乎沒有斷刺。大黃魚背上的“蒜瓣”味道特別好。大黃魚的吃法很多,大小不壹,做法也不壹樣。大的大黃魚壹般是紅燒或清蒸,小的大黃魚壹般做成湯、幹炒大黃魚或面條。在這些做法中,我最喜歡卷心菜和竹筍。
原料有黃魚、白菜、冬筍、姜、蒜、食用油、鹽、白胡椒、蔥花;
雪菜冬筍黃花魚湯的做法。
1.將黃花魚清洗幹凈,刮去魚鱗,去除鰓和內臟,清洗魚肚子裏的血水和黑膜,可以減少魚腥味。黃花魚洗幹凈後,擦幹表面的水,再準備壹點筍絲和酸菜絲;
2、鍋熱,加入適量食用油,熱鍋中放入黃花魚,煎至底部金黃,翻面,另壹面煎至金黃。煎兩面後加入姜片和多壹點熱水,倒入少許料酒去腥,大火燒開;大火燒開後,繼續煮5分鐘,妳會發現湯慢慢變白;
3.煮黃魚時,可以將白菜和冬筍炒香,另起鍋,鍋中加入適量豬油,油溫五成熱,放入白菜和冬筍,炒出香味,炒好後燉。白菜和筍絲的口感會更好;
4.湯變白後,放入白菜和冬筍,繼續小火燉5分鐘。這時,妳可以聞到濃濃的香味;
5、湯煮好後,最後調好口味,加入少許鹽和白胡椒粉,等調料融化,出鍋,鮮嫩的肉,滿滿的香噴噴的雪菜,冬筍黃花魚湯!
五、雄黃酒
雄黃是壹種礦物質,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有壹定毒性。所以現在很多地方喝的酒都換成黃酒了。雄黃不是直接喝,而是撒在房間的角落裏,避免毒蟲的入侵。老壹輩人會用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壹個國王,希望孩子能遠離疾病。
——— 2紅色——
壹、紅莧菜
莧菜是端午節前後大量上市的壹種蔬菜。它的葉子紅紅綠綠的,連煮過的湯都是紅色的。莧菜不僅顏色漂亮,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俗話說“六月莧菜是蛋,七月莧菜,金不換。”由此可見莧菜的營養價值。它含有比牛奶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蛋白質,以及胡蘿蔔素、鈣和金。
-炒莧菜-
原料:莧菜1把、大蒜4瓣、蝦皮少許、食用油、鹽;
炒莧菜的做法
1,壹把莧菜才2元。把買回家的莧菜根部老的部分剪掉,挑選是否有爛葉,然後清洗幹凈;
2.莧菜洗凈後切段,大蒜切末,蝦皮適量;
3、鍋熱,加入適量食用油,熱鍋油涼時放入蝦皮,翻炒至蝦皮變黃,激發出蝦皮的香味。蝦皮炒好後加入莧菜和蒜末,大火翻炒,莧菜大火翻炒,既保證了口感,又不容易損失營養。
4.快速翻炒至莧菜變軟,加入少許鹽調味,將鹽翻炒至融化,即可關火。
第二,桃子
桃花開在春天,端午節前後桃子大量上市,油桃、水蜜桃、白菜等。這個季節的桃子便宜又營養,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鈣、鐵、磷等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增加食欲,補充水分,還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
端午節的“五黃兩紅”很好地表達了中國人在端午節前後的傳統飲食文化。並不是壹味的“亂吃”,而是每壹種食物在這個時候都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些“食”不僅僅是食物,而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身體健康的美好祝願。
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