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簡單了解壹下蜜蜂的習性。
蜜蜂是所有蜂科昆蟲的統稱。整個蜜蜂家族中有9種不同的蜜蜂,分屬3個亞屬。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春天放飛蜜蜂的人。這些人培育的蜜蜂主要是東方蜜蜂(中國蜜蜂)和西方蜜蜂(意大利蜜蜂)。與西方蜜蜂相比,東方蜜蜂的培育難度和產蜜量較弱,所以東方蜜蜂的種群越來越少。
所有的蜜蜂都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大部分要經歷3天的卵期,6天的幼蟲期,12天的蛹期,這就是蜜蜂21天的由來。但21天指的是工蜂(雌蜂)的生長發育周期,雄峰與蜂王略有不同,其中雄峰的生長發育期需要24天,但它們只負責與蜂王交配,不參與照顧後代和采蜜,它們在與蜂王交配後的幾分鐘內就結束了短暫的生命。
而蜂王完成生長過程只需要16天左右。這是因為蜂王從出生開始就壹直吃高營養的蜂王漿,而雌蜂通常只吃幾天,然後用普通蜂蜜餵養。也正因為如此,雌蜂沒有足夠的營養來發育卵巢,所以不具備生殖能力。
工蜂從成蟲開始就很忙。它們在蜂巢周圍以2-3公裏為半徑尋找花朵。蜜蜂飛行時,平均速度在每小時30公裏左右,飛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通常只有十幾米,因為飛行高度越高,難度越大,對普通蜜蜂不利。而且花大多集中在地上,甚至有些高大的樹也只有幾十米。因此,蜜蜂雖然能飛1000米高,但它們的主要活動區域是在低海拔地區。
壹只蜜蜂平均只能采集1200朵花來填滿蜜囊,然後返回,再次“外出”。當夜幕降臨時,它們返回巢穴照顧卵和幼蟲,很少有時間休息。如此忙碌了1-2個月,蜜蜂結束了辛苦的生活,只能留下0.6克左右的蜂蜜。
為什麽蜜蜂會出現在懸崖上?他們真的在尋找什麽嗎?
在蜜蜂屬的三個亞科中,蜜蜂亞科的蜜蜂(包括黑蜂和蜜蜂)不會出現在懸崖上,因為它們的生活環境和築巢地點主要是樹木和灌木叢(其中蜜蜂通常在草叢或灌木叢中築巢,而黑蜂喜歡樹木)。阿皮亞所屬的東方蜜蜂、西方蜜蜂和沙巴蜜蜂的棲息地比較廣泛,通常以樹洞或洞穴為主。但是大黑蜂和大蜜蜂屬於大蜜蜂亞科是不壹樣的。它們特別喜歡在懸巖陡壁上的縫隙或突出的巖石中築巢。
所以,山崖上之所以會出現蜜蜂,是因為有些蜜蜂已經在這裏定居了,比如大黑蜂和大蜜蜂就是典型代表。
大蜜蜂和黑蜂是蜜蜂下最大的生物,它們特別喜歡在懸崖上築巢。由於它們的蜂箱屬於單片巢脾,成排掛在山崖上,所以又叫“排蜂”。
蜂巢蜜被譽為蜂蜜界的“勞斯萊斯”,是最珍貴的存在。這並不是因為蜂箱產蜜量低,壹群蜂箱壹年能產蜜30公斤左右,而是因為它們的蜂箱大多在懸崖上,采集起來非常困難。
當然,蜜蜂出現在懸崖上,除了“家”在這裏,還有壹些是在尋找新的築巢地點。畢竟“總有勇者賞”,昂貴的蜂蜜讓蜂箱的蜂箱被很多人垂涎,讓很多蜂箱失去了安身之所。因此,當蜂巢被破壞時,蜂巢的工蜂不得不再次尋找新的築巢地點。所以每年5-8月,鮮花盛開的時候,西藏、雲南、海南、廣西的懸崖上總能看到成群的蜜蜂。
摘要
大部分蜜蜂以低空飛行為主,所以我們在懸崖上看到的蜜蜂不是普通的蜜蜂,而是行蜂(大蜜蜂的壹種)。它們出現在這裏,是因為它們的天敵主要是胡風。為了躲避天敵,它們把家安在懸崖或高大的樹上。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避開了天敵和人類的“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