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兒童飲食、營養和健康知識介紹

兒童飲食、營養和健康知識介紹

核心提示:飲食習慣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應該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壹些家長出於愛而長期無原則地順從孩子不合理的飲食要求,往往是養成孩子挑食的重要原因。結果就是孩子得不到促進生長發育的合理營養,產生兩極分化——營養不良和肥胖,但兩者都有營養問題。那麽,孩子營養不良的癥狀有哪些呢?

首先,警惕兒童營養不良

第壹,情緒變化

美國兒科醫生的大量調查數據表明,當孩子心情不好,出現異常變化時,應懷疑其體內缺乏某種營養素。

如果孩子變得情緒低落、反應遲鈍、表情麻木,說明體內缺乏蛋白質和鐵,應多安排壹些高鐵高蛋白食物,如水產品、肉類、奶制品、畜禽血、蛋黃等。

如果孩子焦慮、驚恐、失眠、健忘,可能說明休中的B族維生素不足。這時候補充壹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豆類、動物肝臟、核桃、土豆等是大有好處的。

第二,異常行為

營養不良還會引起兒童行為異常,可歸納如下:

缺乏交流,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大多是體內缺乏維生素C的結果。在飲食中加入富含這種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橙子、蘋果、卷心菜、生菜等,是最好的“治療方法”。秘訣在於,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幹水中的植酸和維生素C,可以增強神經的信息傳遞功能,從而緩解或消除這些癥狀。

第三,肥胖

肥胖通常被認為是營養過剩。最新資料顯示,營養過剩只是部分“胖乎乎的孩子”和“胖胖的孩子”的病因,還有壹部分胖乎乎的孩子是由營養不良引起的,具體是由於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部分“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

第四,眼睛近視

說到近視,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孩子用眼習慣不好造成的,卻忽略了營養不良這個元素,所以防治效果並不好。

兒童時期是眼睛發育的關鍵階段,鈣和鉻兩種礦物質元素缺壹不可。

先說鈣。跟眼球的形成有關。攝入不足可使鞏膜單性降低,眼壓升高,眼球前後徑變長,導致近視。

除了鉻。它是體內重要激素胰島素的輔因子。如果缺乏,胰島素的活性降低,調節糖代謝的能力下降,導致糖代謝異常,滯留在血液中,迫使眼睛的屈光度發生變化,最終形成近視。

二、兒童健康飲食原則

原則壹:食物多樣,以谷類為主。

谷類食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是我國傳統飲食的主體,可以為兒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孩子的飲食也應以谷類為主,適當註意粗糧和細糧的合理搭配。

谷物分為全谷物和精制谷物。蕎麥、燕麥、玉米、全麥面包、小米等全谷物營養豐富,包括澱粉、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礦物質、纖維素等。玉米面包、白面包、面條、米飯、餅幹等細糧。

原則二: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應該鼓勵孩子們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並不完全相同,不能互相替代。在給孩子準備飯菜時,要註意將蔬菜切成小塊,供孩子咀嚼和吞咽,同時註意蔬菜和水果的品種、顏色和味道的變化,以引起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的興趣。

蔬菜和水果不能互相替代。雖然它們的營養成分和保健功效相似,但營養價值各有特點,所以水果不能代替蔬菜。父母應該給孩子安排每餐有蔬菜,每天有水果的膳食。

原則三: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魚類、家禽、蛋類和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動物蛋白的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賴氨酸含量更高,有利於補充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肉類中的鐵得到很好的利用,魚類尤其是海魚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和葉酸。魚、禽、兔肉高蛋白,飽和脂肪低,建議兒童常吃。

原則四:每天喝牛奶,常吃大豆及制品。

牛奶是壹種營養全面、成分配比適宜、易於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的天然食品。除了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核黃素外,鈣含量高,利用率好,是天然鈣的極佳來源。兒童攝入足量的鈣有助於增加骨密度,從而延緩成年後骨質疏松的年齡。父母應該安排孩子每天喝牛奶。

原則五:清淡少鹽,正確選擇零食,少喝含糖量高的飲料。

父母在給孩子做飯時,應盡可能保持食物的原味,讓孩子先品嘗和接受各種食物的自然味道。為保護兒童敏感的消化系統,避免幹擾或影響兒童對食物本身的感知和偏好,食物的正確選擇和膳食多樣性的實現,防止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兒童飲食宜清淡,少鹽少油,避免添加刺激性物質和調味品。

三、兒童營養食譜

營養菜單

1、豆腐粥:將豆腐切成小塊,放入煮好的高湯(或雞湯)中再煮(最好是碎豆腐),即可食用。

2.胡蘿蔔粥:將大米或小米洗凈,加適量水煮沸,再加入調好的胡蘿蔔糊,再煮沸,即可食用。

3、排骨胡蘿蔔燴飯

材料:排骨壹根(切成四段)、胡蘿蔔半根(切成丁)、米飯(寶寶三餐的量)、橄欖油、鹽。

做法:掛水後撈起排骨,將洗好的米飯放入電飯煲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胡蘿蔔丁,將排骨用水、少量橄欖油、少量鹽掛好,按下煮飯鍵即可完成。

註意:煮飯用水比煮成人飯多壹點,所以煮出來的飯容易下咽。把沒吃完的食物放冰箱最多三天,然後扔掉。

4.骨頭湯和菜飯

材料:豬骨壹塊,小青菜切成丁兩塊,米飯(寶寶三餐的量),鹽。

做法:將豬骨洗凈掛水,放入燉鍋中熬湯,煮熟後放涼,去浮油備用。

將洗好的米飯放入電飯鍋,加入適量的骨頭湯,和少量的鹽,按下煮飯鍵。完畢。

每次寶寶吃飯前把煮好的米飯放在鍋裏,加少量骨頭湯,和菜丁壹起煮,這樣可以保持蔬菜的新鮮。

5、鯽魚湯菜飯

材料:四條小野鯽魚,胡蘿蔔和蘿蔔切片,兩個小青菜切丁,米飯(寶寶三餐),油,鹽。

做法:將鯽魚洗凈,放入鍋中炒熟,湯鍋加水,放入胡蘿蔔、蘿蔔片,將炒熟的鯽魚燒至出香味。

將洗好的大米放入電飯煲,加入適量鯽魚湯和少量鹽,按下煮飯鍵。

每次寶寶吃飯前把煮好的米飯放在鍋裏,加少量魚湯,和菜丁壹起煮,這樣可以保持蔬菜的新鮮。

四、兒童飲食誤區

誤區之壹:牛奶+雞蛋的早餐方式。

事實上,如果早餐沒有谷類,如饅頭、面條、粥等,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另外,牛奶可以作為幼兒的水,家長可以在孩子喝完牛奶後給孩子少量的水來清潔口腔。

誤區二:多給孩子吃鈣片補鈣。

醫生指出,嬰幼兒不是缺鈣,而是缺乏促進鈣被人體吸收的維生素D。與其花高價買鈣片,不如吃輔食,或者買少量魚肝油滴劑直接送進孩子嘴裏。

誤區三:孩子比大人穿得多。

醫生說前兩天寧的氣溫高達近30℃,但她看到幼兒園裏有些孩子還穿著毛料褲。其實,孩子運動時的熱量往往比大人多,家長只需要讓孩子穿得和自己壹樣多就行了。

誤區四:豆制品是蔬菜。

其實豆制品也算是葷菜吧。如果孩子只吃肉末豆腐,就會缺菜。西紅柿炒雞蛋適合肉和蔬菜。

誤區五:孩子大便幹燥需要吃香蕉、香油等。

吃這些不管用。最重要的是要養成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