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藿香、人參、肉桂、桔梗、木香、白術各15g,茯苓15g,枇杷葉10片(去毛),半夏30g(湯洗,姜汁制)。
方法就是把藥銼了,散了。
功能主治心下虛滿,食欲不振,時吐氣短;或者大病壹場後,腸胃虛弱無力。
用法用量:每次取15g,水400ml,加入炒姜絲0.3g,炒至260ml,空腹服用。
摘自《三因壹病證方論》卷11
藿香湯-生肌總錄(67卷)
處方:藿香葉2份,白術2份,人參1份,茯苓1份(去黑皮),丁香半份,甘草半份。
方法有粗有細。
功能:調中理氣,化痰利膈。主治:氣逆上平,頭眩,不思飲食,有時感惡心,或飽脹。
用法用量:每服3畢沅,1杯水,生姜3片,共煎7分。帶上我暖和的衣服,不管什麽時候。
節選自《生肌通誌》(第67卷)
藿香湯-普濟方卷355
處方為藿香葉1,當歸1,人參1,五味子1,白術1,茯苓1,黃芪1,木瓜22。
法律是分散的。
適應癥:產後霍亂,嘔吐,腹痛,肌肉抽搐,無聊。
用法用量:每份5元,1杯水半,炒8分,給我暖衣。1食譜是姜炒。
摘自《普濟方》(第355卷)
藿香湯——生肌總錄(163卷)
處方為:廣藿香1(去莖),胡力樂1(炮制、去核),甘草1(炒),陳年陳皮1(燙、烤),人參1,白術1。
方法有粗有細。
主治:產後嘔吐,不能進食,心口發脹。
用法用量:每服3畢沅,1杯水,生姜3片,大棗2枚(碎),煎至7分,無論何時。
節選自《聖跡總錄》(163卷)
藿香湯——修訂《傷寒論》
處方為:藿香1.5元,香附1.5元,青皮1.5元,枳殼1元,薄荷1元,連翹1元。
以功能為導向的氣濁之治。主治氣滯者。
用法用量:煎幾次,涼服。
修訂《傷寒論》節選
藿香湯——《生肌總錄》卷88
處方:藿香葉、人參、茯苓(去黑皮)、桔梗(去蘆頭炒)、肉桂(去粗皮)、木香、白術、甘草(炒)、杏仁(泡湯、剝尖、麩炒)、半夏(7次湯洗,去滑)。
方法有粗有細。
功能適用於虛弱。脾胃虛寒久了,嘔吐不能吃。
用法用量:取5畢沅,1.5杯水,加5片姜,煎至7分。稍微溫壹溫就行,不分時間。
節錄自《生肌通誌》(第88卷)
藿香湯——生肌總錄(第26卷)
處方為廣藿香葉1,當歸(切焙)1,附子(制臍去皮)1,人參1,肉桂(去皮)1,木瓜1。
立案法,大如豆子。
功能:主治傷寒、霍亂、肌肉抽搐、嘔吐和鼻塞。
用法用量:每份3元,加1杯水和3片姜,煎至7分鐘,溫服,不分時間。
節選自《生肌通誌》(第26卷)
藿香正氣水-千女卷5
藥方是1兩,生姜3兩,竹茹半兩,甘草半兩。
功能:主治小兒毒氣嘔吐,腹脹,母乳餵養不利。
用法用量放在口(父)口。用2升水煮8份,每次1份,每日3次。
諸學派討論《錢進閆芳醫》:藿香湯旨在清胃竹茹,得藿香為健,甘草為和,生姜為散,以定霍亂。
摘自《千千萬萬個女兒》第五卷
藿香湯——生肌總錄第25卷
藥方是廣藿香葉1,丁香1,豆蔻1(去皮),高良姜(炒)壹半,陳年陳皮(泡湯烤)壹半。
方法有粗有細。
功能:主治傷寒、不確定嘔吐、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每份3元,加1杯水,煎至7分鐘,撈出我,趁熱啜壹口再吃。
節選自《聖跡總錄》第25卷
藿香湯——《生肌通誌》卷五
處方為藿香葉50%、人參50%、陳年橘皮50%(煮、烤)、羌活1分、獨活1分(去皮)、草豆蔻50%、桔梗1分(炒)、木香65438分。1分,吳茱萸(湯洗、焙炒)1分,幹姜(制)1分,甘草(焙炒)1分,薏苡仁1分。
方法有粗有細。
功能:主治脾中風。出汗,惡風,精神萎靡,四肢不動,面色發黃,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份3元,加入1杯水和3片生姜,煎至6分,空腹服用。
節選自《聖跡總錄》第五卷。
藿香湯——《生肌總錄》第32卷
處方:藿香、竹茹、陳年橘皮(泡湯焙幹)、麥冬(去皮焙幹)、枇杷葉(去毛焙姜汁)、人參3分。
方法有粗有細。
適應癥:傷寒後胃氣不和,嘔吐不能吃。
用法用量:每服5畢沅,65,438+0.5杯水,生姜半分,搗碎,共煎至7分,以免服溫。
節選自《聖跡總錄》(第32卷)
藿香湯-宋崖尊命卷15
處方藿香7、豬苓7、澤瀉7、茯苓1、半夏5、葛根7、花粉1、陳皮5、姜連5、甘草5。
功能:主治夏季濕熱,小兒嘔吐腹瀉。
用法用量不利排尿,加滑石粉;腹痛,加白芍;夏天,加香薷;稀釋,加入人參、白術、茯苓、藿香、木香、葛根和炙甘草;時間長了,加入山藥、扁豆、肉豆蔻;會變成慢休克,加2點細辛,1錢天麻,8點附子,1蠍子。
摘自《松雅尊聖》卷十五
藿香正氣水-三因卷11
處方:藿香、人參、肉桂、桔梗、木香、白術、茯苓、枇杷葉10片(去毛)、半夏1片(湯洗,姜汁制)。
歸檔分散在法律中。
功能主治心下虛滿、厭食、時吐時結、氣短;或者大病壹場就不管了,胃撐不住了,越來越虛弱。
用法用量:每份5元,2杯水,1分炒姜絲,7分炒,吃前服用。
摘自《三大原因》卷XI
藿香湯——膨化與玉衡之二
化名金四號,四號不像黨。
處方藿香4分,香附4分,薄荷7分,枳殼1錢,山楂1錢,連翹1錢。
功能主要針對那些因汙濁之氣而痢疾的人。
用法用量:近似(《雜病百科全書》第二卷)和4號無象方(《雜病源流》犀牛燭卷二十壹)。雜病百科有壹筆錢,雜病犀牛燭。
摘自《顛簸的玉秤》第二卷。
藿香湯-車易卷二
處方藿香、厚樸(姜制)、茯苓、木瓜、車前草(焙幹、磨碎)2元,澤瀉1元,枳殼1元,廣皮1元,葛根1元。
功能:主治霍亂,吐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有糧,加砂仁1錢;煩渴,去藿香,加紫蘇1錢;面食,蘿蔔籽1錢;呼吸,7分入青皮,3分入木本。
註意不要喝米飯,直到妳感到疼痛和饑餓。
摘自《車易》第二卷
藿香湯-普濟方卷395
處方:藿香、白扁豆(姜制)1、厚樸(姜制)1、茯苓1、甘草(焙)1。
提起法律訴訟。
功能主治:驚悸嘔吐合並發熱嘔吐。
用法用量:酒水煎服。母親和兒子穿同樣的衣服。
摘自《普濟方》(第395卷)
藿香湯——《生肌總錄》卷39
處方:藿香葉3份,枇杷葉2份(焯水),陳年橘皮2份(泡湯焯水焙幹),丁香2份,厚樸2份(去皮,姜汁焙幹),白茅根1份,木瓜幹1份,麥冬65438份。
方法有粗有細。
主治:霍亂引起的惡心、寒熱不適、心膈煩躁、咽幹口渴。
用法用量:取畢沅3個,1杯水,加生姜3片,煎至7分鐘,早晚餐前溫服。
節選自《聖跡總錄》卷三十九
藿香湯——生肌總錄第44卷
處方:廣藿香葉2對,還原砂仁2對,面曲2對(銼炒),白術2對,草豆蔻2對(去皮),厚樸1kg(去皮銼),生姜1kg(切段),大棗1kg,半夏4 kg。
立案法,大如豆子。
功能主治每年秋夏季脾虛食傷,臟腑失調,氣逆痰吐,脘腹脹滿,聲音不足。
用法用量:每次取畢沅3個,1杯水,生姜3片,全部煎至8分,溫服,不分時間。
節選自《聖跡總錄》第四十四卷
藿香湯-衛生學總論微第16卷
廣藿香(去土)的處方是1,肉豆蔻(用面粉煨制)是1,甘草是1。
制備方法是細粉。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兒童瘧疾。
用法用量服用靈豆膏後,繼續服用本方補充。
摘自《健康全微》第16卷
藿香湯——《生肌總錄》第38卷
別名藿香粉
廣藿香(去梗)處方為半阿良,白芷1兩,縮砂(去皮)1兩,丁香1兩。
方法有粗有細。
功能主要是治療霍亂,不會止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