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優香現任緬甸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聯合軍總司令、佤邦聯合黨總書記、佤邦財政部長。美國《時代》周刊稱他為“毒品王國的君主”。美國政府稱他為“繼本拉登和薩達姆之後,第三個需要軍事打擊的恐怖分子頭目”。然而,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截至2006年6月26日,佤邦沒有出現大的煙霧。
包,出生在壹個佤族家庭,在八兄弟中排行第六。他和哥哥鮑有義、鮑三板叔叔壹起組成反政府遊擊隊,以三槍起家。上世紀60年代,他主動加入了當時的反政府政黨緬甸生產黨。70年代是民族戰爭和緬甸時代,鴉片將軍羅星漢出現,然後金三角進入坤沙時代。坤沙集團對鴉片進行深加工,生產海洛因,利潤很高。可以說金三角在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達到了頂峰。在戰爭年代,包和他的團隊發展迅速。
20多年來,包在緬甸從壹名營長壹路上升。1989年期間,緬甸出現了很多問題:根據地越來越小,階級鬥爭越來越激烈,中央政府主要領導人年事已高,思想僵化,教條主義十分頑固。大民族主義和宗派主義越來越明顯,在幹部中培植親信,形成幫派。經過多年戰亂,人民生活逐年下降,軍隊供不應求...在無奈的情況下”(引自瓦政府原始文件),包優香以軍諫的方式脫離緬甸,並迅速與緬甸政府達成和平協議,征召4萬軍隊,成為緬甸最大的民族武裝。後來,他加入緬甸政府,攻擊坤沙的軍隊。1996年集團投降,包得到了原有的全部領土,成為這壹年金三角的新霸主。控制區擴大了70%,被佤族稱為“南佤”。
領域
包統治下的佤邦位於金三角腹地,是金三角的真正所在地,也是大金三角最有影響力的地區。它的行政名稱是緬甸撣邦第二特區,由南部和北部兩個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北緯22°—23°,東經98°—100°。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耿馬縣、滄源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的猛海縣接壤。北部與緬甸第壹特區(果敢)相連。南部毗鄰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緬甸第二大河流薩爾溫江(怒江)與貢農、當陽隔河相望。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裏,人口約40萬。南部地區與泰國接壤,面積約1.3萬平方公裏,人口約20萬。
私人軍隊
包的佤族軍有8個師,共2.5萬人。從武器裝備、人員素質和訓練來看,是緬甸僅次於政府軍的第二大武裝力量。在包優香還有壹個民兵組織,有近萬人。他們還裝備了M16步槍。他們通常收集信息並耕種土地以獲取食物,但他們在戰時轉向佤族軍隊作戰。
個人生活折疊編輯本段
包優香身家厚實,擁有42輛世界級名車,包括轎車、跑車、越野車、商務車;擁有緬甸移動最大股權,投資6億美元;擁有緬甸五月花集團下屬企業,包括緬甸最大的銀行、珠寶公司、貿易公司;它擁有緬甸航空的全部股份,每個女兒嫁給3000萬人民幣。除了汽車,包對名牌衣服沒有什麽偏好。他最喜歡穿壹雙藍色繡花布鞋。他的生活極其簡單,最愛吃的就是拌飯辣椒。
從1996開始,“金三角”的毒品數量並沒有因為坤沙集團的垮臺而減少,而是壹直在增加。佤族壹度占據“金三角”60%以上的毒品產量。此外,壹種新型毒品——冰毒——已經在佤邦出現。當時“金三角新毒王”的帽子自然扣到了包的頭上。為此,美國聯邦機構懸賞300萬美元要他的人頭,國際緝毒署也指控他是“大毒源”。
65438年至0999年,佤邦政府在包的決策下,實施了人口南遷計劃,將部分在北部高寒山區種植罌粟的煙農強制南遷。聚集原本分散的人口,免費發放糧食種子,教煙農種植糧食,在南瓦開辟大量橡膠園和果園,替代罌粟種植。被遷到南方的煙農,原本生活在北窪,生活異常艱難。這壹舉措後來得到了煙農的贊賞。這些在北窪只種了半年糧的人,來到南窪,可以吃兩年糧,多余的可以賣給政府。
2000年的壹天,緬甸總理突然接到包的電話:“如果到2005年妳還能在我這裏找到壹株罌粟,我願意掉腦袋!”
包優香遵守了他的諾言。他不僅用極其嚴厲的手段打擊罌粟種植,還除掉了暗中支持罌粟種植的弟弟,把侄子送進了監獄!
2005年底,聯合國禁毒機構經過多次抽查和檢查,確認佤邦已不存在大規模種植罌粟的現象。包還公開宣布:“在這三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只發現了10畝有人種植的罌粟,而且都是的。最近中國雲南省派來的緝毒警察來找我們審查,沒有發現罌粟。”
2006年6月26日,包正式向國際社會宣布,佤邦已無鴉片。
夢想折疊編輯此段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政府和企業投資了5億元人民幣,並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持,幫助“金三角”地區發展替代工廠。以前的40萬畝罌粟田已經變成了稻田和橡膠園。
取締後,包的理想是把“毒品金三角”變成“旅遊金三角”、“經濟金三角”,甚至是“夢想的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