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選擇壹張真實的奶酪照片,仔細研究照片中物體的明暗關系和紋理。這壹步很重要!
首先我們看到這是壹個非常光滑的表面,有很多氣孔。仔細觀察每個氣孔的明暗關系。
步驟01
打開AI,新建壹個文檔。該文檔的長度和寬度設置為600像素,分辨率為300。在新的畫布上創建壹個矩形,填充奶酪黃作為背景。
第二步
把原來的奶酪照片拖進去,最好鎖定。在此基礎上,使用鋼筆工具復制形狀,然後關閉原始照片。
第三,第壹個氣孔
步驟03
選擇其中壹個氣孔,關閉筆畫,然後用徑向漸變填充。填充顏色可以參考我的配色。這壹步需要的是給物體壹個基本的陰影過渡。就像繪畫中的第壹層明暗。
步驟04
打開“外觀”面板,為該對象添加新的填充。新的填充顏色是給這個對象添加壹個淺黃色的漸變。
步驟05
將上壹步中的填充混合模式設置為顏色過濾。顧名思義,濾色模式就是過濾掉黑色的意思。原本的棕色變成了亮黃色,非常適合淡黃色的漸變。
步驟06
接下來,我們來制作邊緣光。制作邊光的方法有很多。我這裏用的是混合法。首先選擇上壹步中繪制的對象,然後復制並粘貼下面的壹層(ctrl+C & gt;ctrl+B).選中這個復制的對象,打開“外觀”面板,刪除填充的頂層。設置剩余漸變填充,漸變變化可以參考下圖。右側漸變滑塊的透明度降至0。這樣做的目的是首先調整邊緣光的顏色。(註:為了操作方便,我在這裏關閉了上層的對象)
步驟07
現在是使用混合工具的時候了,復制上壹步制作的對象,粘貼到下面。把這個物體放大壹點,透明度降低到0。
步驟08
此時兩個對象都選中,然後雙擊混合工具設置要混合的參數,指定的步數為20。混合參數根據您繪制的對象而有所不同。妳可以通過不斷嘗試找到最佳效果。
步驟09
再給邊光加壹點光源,這次直接畫壹個正圓。將正圓的填充顏色設置為徑向漸變填充,周圍為黑色,中間為粉色。當我們將這個物體的混合模式設置為濾色時,黑色被濾掉了,所以光源多了壹點。而且這個光源可以通過漸變滑塊隨時調整。
步驟10
這時候還是有高光反射的部分。先畫兩個反射光源的形狀。將這兩個形狀組合成壹組。打開這個組的外觀面板,用漸變顏色填充。將顏色變為黑白的徑向漸變。
步驟11
還記得我之前提到的濾色器混合模式的功能嗎?我們使用同樣的原理,將這個對象的混合模式設置為顏色過濾。那麽,我們自然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黑白漸變左邊會變成白色,右邊會淡出。但是這裏我們不能直接改變混合模式。因為我們已經為這個對象添加了外觀樣式,所以我們最終需要改變這個對象的混合模式。因此,我們需要再次擴展外觀,以使濾鏡發揮作用,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同理,再做壹次反射光,這壹次,透明度可以降低到18%。
第壹個氣孔完成。
第四,復制毛孔風格
步驟12
制作第壹個氣孔,其他所有氣孔都可以用吸管工具完成。當然,沒我想的那麽簡單。首先雙擊移液器工具,彈出移液器工具的設置選項。
妳還需要復制第壹個氣孔處的邊光和光源反射。根據不同的位置大小適當調整梯度。
動詞 (verb的縮寫)模糊的邊緣
步驟13
還有壹種是氣孔,邊緣模糊,好像有點融化。這種氣孔需要我們重新制作。在這裏,我用壹個面具,使這種模糊的融化效果。像上壹步壹樣吸收了其他氣孔的樣式後,復制粘貼壹個拷貝在上面。然後選擇復制的對象,打開外觀面板,刪除最上面的填充圖層,下面的黃色漸變填充改為黑白放射狀填充。
步驟14
選擇上壹步中的兩個圖層(彩色和黑白),然後進入透明度面板創建蒙版。這時,妳會在蒙版的位置看到壹個黑白的徑向漸變。點擊蒙版,就可以用漸變效果來調整模糊邊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