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的口感、產地等問題,使得大家對大棗品質的看法因人而異。這次簡單介紹幾種棗,沒有先後順序。
若羌大棗
若羌大棗產於若羌縣。若羌縣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塔裏木盆地東部,典型的暖溫帶荒漠幹旱氣候。若羌綠洲面臨塔克拉瑪幹沙漠,背靠阿爾金山。若羌縣降水稀少,高溫幹燥,光熱源豐富,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若羌大棗的生長。獨特的光熱資源和巨大的晝夜溫差,使得若羌灰棗和若羌駿棗具有不同尋常的品質。若羌大棗皮薄肉厚,果實飽滿,肉質細嫩,含糖量高,口感香甜醇厚,肉嫩爽口,軟糯香甜,營養豐富。與中國大陸的棗相比,若羌棗是綠色有機的。與新疆其他地方的棗相比,棗的外觀不是很突出,但肉質紮實。若羌灰棗的幹燥率為60%,幹燥後總糖含量為74.88%,比贊皇棗高8.88個百分點。斷了能拉出金線,有“仙棗”之稱。
和田大棗產於紅棗綠色食品基地新疆和田地區,產品品質優良。新疆和田大棗與其他紅棗相比,果形大,粒飽滿,果肉厚,皮薄核小,營養豐富,口感較甜。每壹顆“和田棗”都是自然精華的結晶,堪稱極品棗。和田大棗產於世界水果優生區核心中心區新疆和田。和田位於新疆最南端,北緯36.6-37.1,是世界公認的“水果優生區”。10小時的日照為和田大棗提供了更充足的光合作用,全年220多天的無霜期使和田大棗的成熟期更長,堿性沙土和冰山雪水的灌溉使和田大棗富含礦物質。這裏有無汙染的堿性沙化土壤、豐富的光熱資源和富含最適宜紅棗生長的礦質元素的昆侖山冰川雪水資源。與同類產品相比:果形更大,皮薄,肉厚,口感更甜醇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更高。
哈密大棗哈密大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稱“香棗”。唐太宗李世民品嘗了哈密大棗,並將其作為貢品獻給皇室。哈密大棗可以入藥,中醫稱之為“白壹弘”,長期服用有“健脾寧胃,延年益壽”的功效。此外,還含有月桂酸、大豆冠稀酸、油酸、亞麻酸等具有藥用價值的成分,具有健脾益氣、潤肺生津、養顏益壽的功效,是壹種名貴滋補品。號稱哈密大棗,天下壹絕。哈密大棗又大又粗,外觀紫紅色,有光澤。濃郁的棗味中含有獨特的藥香,是全國約700個棗科中的佼佼者,其產品質量水平處於全國乃至世界棗的前列。產量稀少。
4.酸棗
華夏大棗種植千年,素有“皮薄肉厚核小”之稱。稷山板棗的產地主要在梁濤、姚村、平龍、賈莊、武城、馬村、南陽、扈家莊、花雨鎮東段、西段、新莊。正宗的棗果呈扁圓形,頂部略寬,底部較窄。成熟時為暗紅色/紫棕色,果肉白綠色。色澤紅潤,味道香甜,營養豐富,含糖量74.5%。能拉出金黃色的亮絲,食用率96.3%,維生素和礦物質最高。堪稱“中國棗中之王”。因其歷史悠久,藥用價值高(味微苦),成為歷代皇室的“貢品”。
5.滄州西河棗又名金絲小棗。因幹棗剝開時以金絲相連,入口甜如蜜,外觀如珍珠,故稱金絲棗。滄州金絲小棗是壹種名貴水果,暢銷國內外。色澤鮮紅,皮薄肉厚,核小,味道香甜,營養價值高。滄州金絲小棗含糖量高達65%。
6.黃河灘棗
黃河灘棗,意為生長在黃河邊上的棗,當地人稱為河邊棗,俗稱“灘棗”,學名“木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壹。潭棗生長在距黃河50米至1500米範圍內的沙灘上,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母親河孕育的精華,是華北、陜北獨有的瑰寶。其特點是顆粒大,圓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軟芳香,有“人參果”之稱。山西、陜西的黃河交界處,興縣的裴家川口、張家灣、落峪口,陜西省的臨縣、清澗縣、延川縣、佳縣的叢落峪,都是著名的黃河灘棗之鄉。
7.新鄭大棗
又名紀信棗、紀信棗,是河南鄭州市新鄭的特產,被譽為“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棗甜如蜜”。大棗味甘性溫,是養血健脾、美容養顏的滋補水果。新鄭大棗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棗中極品。
目前,中國大約有700種棗,要壹個壹個地介紹,需要幾天幾夜。今天簡單介紹的幾種紅棗,就是比較有名的幾種。當然,還有很多著名的約會。我會把其中的壹些整理出來,在下壹篇文章中壹壹介紹。目前,無論是淘寶JD.COM還是其他電商平臺和線下市場,紅棗的價格都非常透明。購買紅棗時請擦亮眼睛,避免壹些商業劣質或其他價格較低的棗冒充妳需要購買的棗。後面我簡單梳理壹下這些棗的大小特點,供妳選擇時簡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