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食性很廣,主要是蔬菜、雜草和瓜皮;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和多汁的果實;各種草青稞飼料,多汁飼料,麩皮飼料,餅飼料都吃。蝸牛用嘴進食。
室內人工養殖蝸牛,宜選擇背風的空地,用竹子或鋼筋搭建20米、3米寬、2米高的飼養棚,棚上覆蓋塑料薄膜。也可用於塑料土棚、舊玻璃溫室或土壤溫床栽培蔬菜。室內苗床養殖宜用水泥和鋼筋澆鑄成長1 m,寬0.8 m的板,砌成3-4層,高0.6-0.8 m..然後用紗窗將每層隔開,在兩層上鋪1.5cm厚的腐殖土,使每平方米能放30只蝸牛,每天進行1次投餵和1 ~ 2次噴水。室內木盒養殖,宜做長90cm左右,寬45cm,高40cm的盒子,分層飼養。在箱內鋪10 ~ 15 cm厚的腐殖土,放菜葉等。,把20 ~ 30只蝸牛放在兩個箱子裏,每兩個晚上用噴壺澆壹次水,使箱子內壁濕潤。
蝸牛應該每晚餵壹次。蔬菜、農作物、綠肥作物、雜草、根、莖、葉、花、果、瓜皮、果皮、殘渣、廢紙都可以,還可以添加壹些精飼料、蛋白飼料、礦物質飼料。也可以兩天餵壹次,蝸牛可以吃殘菜米和腐殖質。保持灑水,使現場濕度為15 ~ 27%,pH為5 ~ 7,空氣濕度為75 ~ 90%。當年孵出幼螺時,5個月就達到5個螺層,重50多克,最大的達到90克左右。養殖中要防止雞、鴨、麻雀、鴿子、老鼠等天敵的危害。
育種要點
溫度16 ~ 40℃,最適溫度25℃,壹般有高有低。取暖必須用蚯蚓生火,壹年四季都要準備,尤其是春末夏初。防止突然降溫,有條件加熱最好,不允許爐內加熱。
濕度。飼養土壤的土壤表面濕度應保持在25% ~ 35%,空氣的相對濕度為85% ~ 90%,使其能夠濕潤,並用塑料布覆蓋頂部進行控濕保濕。
為防止幹燥空氣和冷空氣直接吹進來,入口處應采用雙開門、掛布和擋風板。
堅決控制臭氣進入孳生地。
飼養土壤必須控制在pH 6.5 ~ 7.5,不得使用有農藥和化學藥品汙染的沙土。
養殖容器必須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氣性。
不工作時不要暴露在強光下,最好是黑暗的,晚上用15W的紅色燈泡照明,可以刺激產卵。
蛋的孵化。蝸牛養殖成敗的關鍵在於卵的孵化。室內溫度控制在20 ~ 25℃,空氣濕度控制在90% ~ 95%,土壤表面濕度控制在25% ~ 30%。改進采卵孵化方法,采用60天蝸牛培育法。這種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蝸牛的繁殖效率,壹般孵化率在95%以上。
幼螺的飼養關系到螺量和產量快速發展的成敗,要特別註意溫濕度的控制。壹般溫度應控制在25 ~ 30℃之間,飼養土壤的含水量為30% ~ 35%,空氣的相對濕度為80% ~ 90%。多吃新鮮多汁的飼料,輔以補鈣食物。
1 ~ 3個月大的蝸牛要在池塘裏加濕,不要潑水。用噴霧器噴,最好是溫水。
發現病死螺,及時清除。
經常混合蚯蚓和蝸牛清理糞便,最好壹舉兩得。
為防止天敵入侵,滅殺鼠蟻,定期噴灑1/1000的敵百蟲溶液可有效殺滅釘螺最大的天敵蟎,定期用過氧乙酸稀釋液對釘螺孳生地進行消毒,殺滅病原微生物。
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飼料配方:米糠50%,貝殼40%,酵母粉8%,其他2%。
飼養和管理
餵養方式
壹般分為室外開放式和室內封閉式兩種。
室外開放包括溝式、棚式、庭院式等。,使其在保護圈內生長繁殖,類似自然條件。室內密閉培養可用塑料盆、陶罐、木箱、水泥池、缸、桶、罐等。,並用紗布覆蓋、濕布和薄膜密封,以保暖和保濕,防止嚙齒動物。室內封閉飼養便於溫濕度的調節,配合充足的飼料,既能解除蝸牛的冬眠,又能達到冬季繁殖的目的。室內養殖最好用塑料薄膜封閉周圍,保持溫度和濕度。
飼養土的制備
1,復合菜園土
將30%未受汙染的沙土、30%的田園土、20%的黃沙、15%的煤渣灰、5%的石粉混合粉碎,經太陽暴曬3-5天消毒滅菌,過篩,再加水使濕度在40%左右,即壹次揉成團,壹擊即散。盆內土壤厚度為:成螺7 cm,成螺65,438+00 cm,幼螺3 cm,0 ~ 2月投餵65,438+0次。
2.海綿替代法
在水池、箱子等底部鋪1層5 cm厚海綿。,並保持自身重量4倍的水分。每天清理吃剩的食物,每3天清理糞便1次。
飼養方法
1月齡以內的幼螺要用鮮嫩的葉片餵養,濃縮飼料要用開水燙軟在葉片上,每天1次。最適溫度應控制在25℃ ~ 30℃,晝夜溫差不宜大。噴水時不要直接噴幼螺。養蝸牛除了綠色料,還要加更濃縮的料,還要加微量元素和添加劑。日攝食量為蝸牛體重的7% ~ 10%。應將飼料放入食物架或盆中,以清理殘渣。放養密度隨著個體的增加由密到疏,每平方米400 ~ 200只不等。壹個60×30×25 cm的飼養箱可飼養100頭豬。5 ~ 6個月後,殼高4厘米,重40克以上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