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蔥的形態特征是什麽?

大蔥的形態特征是什麽?

圖34-2大蔥的成熟品種

圖34-2是顯示大蔥成熟植株不同器官的示意圖。

(1)根:大蔥種子萌發的胚根長成初生根,幼苗子葉伸直時,長出不定根。當幼苗長到第1片真葉時,不定根首先生長,許多不定根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長大,並壹片接壹片,形成須根。

成熟植物(約30片葉的植物)的主根分布在土壤表面以下35 ~ 40 cm,橫徑65 ~ 84 cm,為淺根系。

(2)莖:在營養生長期,大蔥的莖縮短成圓盤狀,稱為莖盤,其上不斷出現新葉和不定根。

春化後,植物的頂芽轉化為花芽,花芽伸長形成花莖(或花壇、花壇)。

種子成熟後,花莖死亡。

無分蘗大蔥的側芽在第壹次開花後在莖盤上萌發,開花末期可見到新的分蘗株。

花莖粗壯,光合作用強,是種子光合產物的主要來源。

(3)葉片:大蔥子葉以針鼻狀出土,子葉尖端留在種皮中吸收胚乳營養。

因為曲折子葉的拐點——子葉膝後部(根端附近)生長較快,子葉最終離開胚乳伸直,成為自養子葉苗。後來第壹片真葉從子葉膝下部的葉鞘中出來,當第二片真葉出現時,子葉死亡。

大蔥的葉子分為葉身和葉鞘兩部分。

葉身綠色,管狀,葉鞘上部綠色,逐漸向下褪為白色。

在生長過程中,莖盤上不斷發生環狀嵌套葉,葉鞘嵌套生長成桿狀假莖,也稱蔥白。

葉鞘因為儲存養分和水分而呈肉質,所以蔥白是大蔥的主要取食部位。

假莖的長度和厚度因品種而異,厚度取決於肉質葉鞘的層數和每層的厚度。

章丘大蔥的假莖上只有7層肉質葉鞘,每層都很薄,所以大蔥很薄。

來選1和隆堯雞腿有8 ~ 9層肉質葉鞘,每層都比較厚,所以蔥白比較厚。

隨著大蔥的生長,外層的功能葉逐漸衰老幹枯,被內層的功能葉所取代,但每株始終保持5 ~ 7片功能葉。

優良的品種和好的栽培技術,會使植株的功能葉多,光合面積大,光合產物多,所以產量高,品質好。

大蔥的葉身與葉鞘結合處有壹個葉孔。

新葉的葉身長出前壹片相鄰葉的葉孔,葉鞘包裹在前壹片相鄰葉的葉鞘中生長。

成株葉孔的形態特征與大蔥的栽培分類和假莖特性有關。

展開葉鞘,葉鞘的頂角因大蔥的品種類型而異。

成年大蔥出葉孔型的頂角小於60度左右,

蔥白蔥白,如章丘蔥白,簡稱C型;頂角在60° ~ 90°之間,短蔥型和雞腿蔥型,如天津五爺七、隆堯雞腿蔥,簡稱DJ型;頂角在120 ~ 180之間,如日本蔥、日本蔥,簡稱Z形。

C型相鄰葉片的出葉孔間距較長,3 ~ 4 cm,夾角小於90°(圖34-3左上圖)。

大蔥細長,外葉鞘自上而下開裂,成熟大蔥葉片易自由下垂,假莖致密性差。

DJ形相鄰葉間距較短,為2 ~ 3 cm,夾角小於90°(圖34-3頂排)。

大蔥粗短,外葉鞘也自上而下開裂,但成熟大蔥的葉片不易自由下垂,假莖較緊。

Z形相鄰葉片的出口孔不相交,但幾乎平行(圖34-3中右頂排)。

大蔥細長,外葉鞘基本不裂,成熟大蔥葉片不易自由下垂,假莖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