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寶寶輔食能吃什麽
果泥:在寶寶七個月的時候水果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因為年紀小的原因還有就是因為沒有牙齒的緣故,所以我們需要將水果洗凈去皮,去核,切成碎塊狀,加適量糖,隔水蒸爛,攪拌成泥給寶寶食用。
蘋果泥:蘋果是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吃壹個蘋果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寶寶也是如此,那麽應該怎樣吃呢,蘋果切開,用匙輕輕刮下泥狀物即可。
香蕉泥:香蕉本身就是壹種很軟的食物,很方便的方法就是直接將他碾成泥食用就可以了。
蔬菜泥:蔬菜洗凈切碎,加少許水,略調味,在鍋內燜爛。
紅棗泥:棗洗凈後煮約20分鐘,去核去皮壓成泥。
南瓜泥:南瓜洗凈去皮,蒸熟壓碎。
蘋果胡蘿蔔泥:果菜各半洗凈,蘋果去皮去核切碎,胡蘿蔔煮熟擠壓,倒入碎蘋果煮爛,加適量蜂蜜攪勻。
菜泥:取適量的新鮮無農藥汙染的綠葉蔬菜,如小白菜,小青菜等,洗凈,搗碎,去掉菜筋,和菜汁壹起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植物油與食鹽,煮熟,即成菜泥,晾溫後,可用小勺餵寶寶吃,菜泥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是母乳中尤其產後6個月後的母乳中所缺少的,對幫助寶寶消化,防止大便幹燥,減少腸道毒素,多有益處。
魚泥:將收拾好的鮮魚切成小塊後放入水中加少量鹽煮,除去魚刺、魚皮後,將魚肉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澱粉調勻後放入鍋內,煮至糊狀即可。也可從紅燒魚上挑取魚肉制作,可將魚泥加入稀粥中壹起餵給孩子吃。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鋅等,並且易消化。
血豆腐泥:將動物血洗凈,以少量姜、蔥末和鹽拌勻蒸熟搗碎。
肝泥:把豬肝或雞肝洗凈放在水中煮,除去血水後換水煮10分鐘左右,把肝外皮剝去,用勺子研成泥狀,再加適量的鹽、醬油和香油攪勻,隔水旺火蒸約25分鐘即可。動物肝臟含高蛋白質、磷和鐵,有補血、促進腦發育的作用,可預防貧血、佝僂病、營養不良等疾病。
肉末:取適量的新鮮瘦豬肉,洗凈剁成細末,加鹽和調料,蒸熟或炒熟,每隔3天-5天餵1次。瘦豬肉中含動物蛋白質多,脂肪少,加之烹飪得法,細嫩,味道香美,容易被寶寶接受。
蔬菜豬肝泥:豬肝25克、洋蔥、西紅柿和菠菜葉***30克。豬肝洗凈去筋膜後剁成泥。蔬菜擇洗凈切碎,將肝和菜放入適量肉湯中煮沸加鹽攪勻。
七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性別身高體重坐高頭圍胸圍
男孩66.7-72.1cm7.4-9.3kg44.7cm45cm44.6cm
女孩64.8-70.2cm6.8-8.6kg43.8cm43.7cm43.5cm
視覺:能辨別物體的遠近和空間;喜歡尋找那些突然不見的玩具;跟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觀察寶寶的興奮程度和反應及時與否。
聽覺:傾聽自己發出的聲音和別人發出的聲音,能把聲音和聲音的內容建立聯系。在寶寶面前呼喚“爸爸”,觀察寶寶是否會把頭轉爸爸。
觸覺:看到東西伸手就去抓,不管什麽都會往口裏放;手的動作從被動到主動,由不準確到準確。給寶寶準備壹些能拿著、搖著、轉著玩的玩具,如皮球、不倒翁、塑料娃娃、喇叭、鈴鐺等等,觀察寶寶是否流暢地抓握玩耍。
數理邏輯能力:這時的寶寶初步有了邏輯智能,能夠意識並且會比較物品的大小,能夠辨別物體的遠近和空間。把不同形狀大小的玩具,展示在寶寶面前,當面藏起來,看看寶寶會不會去找。
才藝培養:寶寶或許喜歡看圖畫書了,喜歡聽到翻書的聲音,對喜歡的音樂也會有強烈的反映。給寶寶播放他所喜歡的音樂,或者給他看圖書,看看他是否興奮不已。
想象能力:這個階段的寶寶照鏡子時,已經可以把鏡中的寶寶和自己聯系起來了,聯想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看看寶寶照鏡子時是否會去摸鏡中的自己,並嘗試與鏡中人對話。
肢體運動: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可以不用支撐坐起來了,另外寶寶的翻身動作已經很靈敏了,肢體動作相當活躍。寶寶的平衡能力發展得相當好了,頭部運動也非常靈活。父母可以雙手扶著寶寶腋下,看看寶寶是否上下跳躍。觀察寶寶是否會拿著兩個東西,然後對碰,為寶寶學爬做準備。
語言能力:這時的寶寶很可能已經會說出壹兩句“papa”“mama”了,寶寶的語言發展已經進入了敏感期,他已經可以發出比較明確的音節。
寶寶健康的飲食原則
1、媽媽不挑食。“孩子開始學習認識味道的最初途徑之壹,就是通過羊水和母乳。”美國費城化學感覺中心的味覺研究員博士解釋道,“研究發現,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吃的東西以及哺乳時候分泌的乳汁,會影響到孩子日後對食物(或者說是孩子對食物的口味)的接受傾向。”同時,研究者還發現,母乳餵養的孩子要比人工餵養的孩子更不挑食(甚至這種好習慣可以壹直延續到成年),特別是當餵奶的媽媽們不挑食的時候。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自己保持壹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妳們不挑揀蔬菜的味道什麽都吃、常常吃壹些粗糧、在飯桌上準備足夠而適量的魚、肉,孩子就會把這樣的飲食習慣看作自然而然,而不會產生挑食的模仿效應了。
2、讓牛奶成為日常。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孩子每天不能攝取足夠的牛奶。兒童時期是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孩子每天需要大概兩杯牛奶,來幫助骨骼的強健。專家還建議,在孩子兩歲之後,就可以用低脂奶來代替全脂奶給孩子喝。如果孩子不願意,妳可以告訴他,喝低脂奶為的是不使他發胖,使他能跑得快跳得高。
3、豐富的食物,豐富的口味。大多數孩子開始接觸固體食物是從6個月開始的。當妳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要按照通常的規則,等孩子接受了壹種食物,再添加下壹種,這為的是觀察壹下孩子是否對哪些食物有過敏反應。不過,當孩子能夠接受壹種食物之後,父母千萬不要害怕去繼續擴大孩子接觸食物的範圍。孩子在小的時候接觸越多各種口味、各種氣味、不同質地的食物,對他們將來對食物的接受性越有幫助。
4、拒絕甜飲料。兒童時期的肥胖似乎不能歸罪於任何壹種食物的效應,但專家們嚴肅地指出:那些五顏六色的無比誘人的甜甜的碳酸飲料,其實正在沖擊著孩子的生活,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雜誌做過這樣壹個實驗:讓壹些7個月的寶寶用奶瓶喝壹點碳酸飲料,到了他們兩歲,其中便有1/4的孩子幾乎每天都要喝壹點甜飲料。加州醫學研究學院的兒科專家主任、醫學博士告誡父母們:“家中根本不要有碳酸飲料!它除了增加熱量和滿足口味的欲望之外,沒有任何的營養價值。”而同時,盡管果汁相對來說會有更營養壹些,但果汁飲料中,也是含有大量的糖份的。
所以,父母可以自己給孩子榨壹些100%的鮮果汁。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每天給他們喝110~170克鮮果汁,6歲以上可以每天喝340克。為了沖淡其中的熱量,妳也可以把鮮果汁中加上水。當然,最好的解渴飲品其實還是白開水。
5、吃東西要有規律。孩子壹天到晚吃東西,就會使他逐漸喪失感覺真正餓的能力。他覺得無聊了吃東西、覺得緊張或煩躁了吃東西、玩兒的時候吃東西、在路途上吃東西……這種習慣不僅會導致孩子發胖,還會使他因為不正常吃飯而營養不良。1歲左右的孩子,應該每天吃3頓飯,兩次加餐,每餐之間相隔3~4小時。這時候是孩子身體結構旺盛發育的時期,所以每天要按時按頓按量(或適量)給孩子吃東西。
父母壹定不要為了讓孩子安靜或者讓他有事兒做不打攪妳,就給他零食吃,比如在開車的時候,或者去購物的時候。“孩子需要明白,食物是用來添飽肚子、讓自己不餓的,而不是用來滿足精神或情感的壹些需要,或者緩解無聊的。”華盛頓大學的營養學專家、高級醫師建議父母。
6、抵制壓力。孩子逐漸長大,逐漸會接觸到更多的人:鄰居、親戚、小夥伴等等。即使在妳自己的家裏堅持著健康綠色的飲食習慣,那些“垃圾食品”對孩子的誘惑還是無處不在。大人會用糖來哄小孩,小朋友手中有顏色的水很吸引人,快餐廣告的形象讓孩子喜愛。非健康飲食的壓力真的很大。首先,父母們可以盡量向親友說明自己的原則,請他們不要用這些東西來哄逗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強調這些東西有多好吃。另外,盡量在孩子吃過飯後,再和其他小朋友壹起玩兒,吃飽了額肚子總是對誘惑要降低幾分熱情的。再有就是,要耐心地溫和地給孩子講為什麽不能吃那些垃圾食品,用的語言和道理都要盡量簡單淺易,不要怕小寶貝聽不懂妳的話,久而久之,他就能聽懂,並且形成自己的潛意識,幫助他來抵制誘惑,判斷自己的飲食選取了。
總結: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的閱讀已經知道了在寶寶七個月大的時候父母朋友們應該做什麽輔食來進行食用,同時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了寶寶健康的飲食原則,希望父母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