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天然菌類如何讓它長得又快又好?

天然菌類如何讓它長得又快又好?

木爾寨佩吉舒

壹、毛木耳的栽培技術:

1.選材:黑木耳栽培最適宜的木材是質地疏松、冬季落葉的闊葉樹,其中以油桐最好,其次是柏樹、鴨腳樹、香椿樹、重陽樹等。凡是直徑5厘米以上的樹都可以用來栽培木耳。15 ~ 20cm最好。

2.砍伐路段:冬季至日前後10天最好砍伐樹木,晴天也要砍伐樹木。扡插後7天左右即可除枝,將樹切成1米的段,並在段上塗抹5%石灰水,防止雜菌入侵。堆放在陰涼幹燥處,用薄膜或雜草樹枝覆蓋,防止日曬雨淋。

3.良種選擇:本所適應性強,易栽培,穗塊大,生長快,產量高,100公斤木材產幹穗3-7公斤。菌種質量要求無侵染,菌絲白而粗,有菌香。菌齡30 ~ 50天。

4.適時接種:2-4月為最佳接種期。接種過早,溫度低,定殖率低,溫度過高過晚,容易感染雜菌,會降低產量。壹般接種時木材要新鮮,扡插後10 ~ 30天接種,不能過幹。月平均溫度在65438±06℃以上,菌絲容易恢復生長,定殖率高。使用12 mm打孔機,深度約為1.5 cm,株距為3.5英寸(10 cm),行距為1.5英寸(4 cm),為“好”。

5.加強管理:耳場應設在地勢相對平坦、靠近水源、避風防曬的地方。接種後覆蓋薄膜保溫保濕,將木耳整齊堆放在棚內。7天左右,翻堆噴水。10天後,檢查定殖率。如果定殖率低或發現菌株死亡,去除雜菌,然後重新種植該菌株。每10天翻壹次堆。翻堆時壹定要輕拿輕放,內外上下變換位置,* * *翻堆6次,根據木材的幹濕度噴水,有覆膜的要註意通風。每天通風2小時,晴天中午揭膜通風。經過兩個月的管理,當出現大量的耳芽時,就要搭架管理了。在設置架子之前,應將混合粉末和生石灰從場地和周圍移走,以便消毒。以人字形或井字形排列,每天噴水3 ~ 4次為宜,空氣相對濕度要達到90%。

6.及時采收:每8天當所有耳片展開,耳肢變小時,可進行壹次采收。收割時要大穗小穗,收割當天不宜噴水。分批采收後會停水2天,木耳培養後可大量出現穗,采收的黑木耳會在陽光下暴曬。

7.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為青黴菌、青黴菌、木黴菌及部分真菌,主要害蟲為線蟲、蛞蝓、蟎類、果蠅等。,主要用福爾馬林(甲醛)、石灰水、硫酸銅、新潔爾滅來控制。

二、黑木耳代料栽培技術:

黑木耳的生產主要是靠伐木栽培。由於黑木耳林資源短缺,黑木耳產量有限。目前,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為發展黑木耳生產的必由之路。代料栽培是利用木屑、甘蔗渣、農作物稭稈、水果籽殼等為原料栽培黑木耳。替代栽培具有原料資源豐富、成本低、產量比分段栽培高3-4倍、時間短、經濟效益高等優點。

(1)替代材料的種類和比例

黑木耳木材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是作為碳源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作為氮源的蛋白質,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因此,只要含有壹定量的碳源、氮源、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原料都可以用來栽培黑木耳。還添加了其他物質來補充原料中缺失的壹些成分,比如鋸末,它是壹種含碳量充足,含氮量較少的心材部分。添加合適的米糠和麩皮可以補充氮源的不足。我區農村有大量的纖維素資源,如豆稭、蔗渣、花生殼等。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營養成分以適當的比例混合。只有用這種方法栽培黑木耳才能取得效果。

根據幾種替代材料的營養成分,介紹幾種培養料的配方如下:

1,木屑培養料:硬木木屑78%,米糠(或麩皮)20%,石膏粉1%,糖1%。

2、鋸末78%、米糠20%、糖1%、碳酸鈣1%。

3.玉米芯(粉碎)79%,麩皮20%,石膏1%。

4.玉米芯(粉碎)99%,石膏粉1%,維生素b2100片。

5.蔗渣84%,麩皮(或米糠)15%,石膏1%。

6.豆稭(粉碎)88%,麩皮(或米糠)10%,石膏1%,麩皮1%。

7.稻草68%,米糠30%,石膏1%,磷酸二氫鉀1%。

8.玉米芯49%,鋸末49%,糖1%,石膏1%。

9.玉米芯49%,稻草粉49%,谷殼1%,石膏1%。

實踐證明,蔗渣和鋸末培養料能生產出較好的木材。

(2)栽培技術

代料栽培黑木耳有多種方式,主要有塑料袋栽培、玻璃瓶栽培、菇磚栽培和箱式栽培,其中袋栽產量最高。

1.玻璃瓶栽培:黑木耳是在500毫升的老罐瓶中栽培的。方法如下:根據培養基配方,加水,混勻,含水量為60%,裝瓶後壓實。每瓶含料3兩,放在瓶肩處,中間打壹個圓孔,然後將瓶口擦幹凈,用牛皮將瓶口封好紮緊,再用1.5 kg/cm ~ 2的攪拌壓力進行蒸壓,保持1.5小時,或常壓。滅菌後,將瓶子冷卻,在無菌操作下接種黑木耳菌種,將接種後的瓶子放在培養室中培養,培養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2-25℃,30-35天後菌絲長滿瓶子,然後取下瓶蓋,將瓶子排列整齊,室內溫度保持在20-28℃,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0-95%左右。如果濕度不足,用霧狀水噴灑室內地面和空間。當瓶內出現大量子實體時,可適當增加室內濕度。為了促進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需要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給予大量散光和定量直射光。

2.塑料袋栽培:用塑料袋做容器生產木耳。其生產工藝如下:原種40天-栽培種40-50天-7-10天穴栽-15-20天穗芽形成-10天成熟采收-10天二次穗芽形成-20天采收。

因地制宜選擇培養料,按上述配方加水拌勻,培養料含水量為60%。裝袋時,應邊裝邊搖,三分之二處稍壓平。刷袋口套上塑料頸套,塞好棉塞,在65438±0.5kg/cm2壓力下滅菌65438±0.5小時。滅菌袋冷卻後,無菌接種原種5-10g,菌種要分散在培養物表面,這樣可以加快細菌的生長。接種後,在25-28℃散射光培養室的床架上培養。大約1個月後,出現了壹些耳基,於是在袋壁上開了2-5個洞,讓它們從耳朵裏出來。栽培過程中要註意調節溫度和濕度,室溫控制在20-25℃。在出菇期,栽培床要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但要每天打開塑料薄膜通風1-2次。在子實體形成階段,需水量增加,相對氣溫應保持在80-90%左右。毛木耳從打開塑料袋到采收需要15-25天,毛木耳需要25-35天。

黑木耳比黑木耳容易栽培,因為黑木耳抗逆性強,菌絲生長快,雜菌汙染的機會少,黑木耳抗逆性更差,栽培技術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