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發現他的器官沒有早衰。
以上說明,暴飲暴食必然會增加胃等消化系統的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使堆積在胃中的食物發酵變質,產生有害物質和氣體,從而導致許多不良疾病,如胃脹、急性胰腺炎,甚至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如果長期飲食不當,容易出現肥胖、高血壓、膽結石、糖尿病、冠心病,甚至誘發心肌梗塞、腦養血。
相反,節食可以延年益壽。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健康中心”的梅塞羅在進行了壹系列運動實驗後報告說:“節食推遲了大多數疾病的發生。”初步揭開了節食長壽的神秘面紗。近年來,國內外對長壽老人的調查表明;大多數長壽老人都有節食的習慣。在肉、魚、食物、蔬菜豐富的今天,為什麽節食能長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壹個人從食物中攝入的熱量應該正好等於生命活動消耗的熱量。這樣,我們就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如果流入量超過流出量,剩余的能量會以糖原的形式暫時儲存在體內。研究表明,當妳體內增加半公斤脂肪時,就會有數英裏的毛細血管被堵塞。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動脈硬化。
生活的秘密在於高度敏感的自我調整。餓的時候首先消耗的是壹些負性組織,比如內臟和血管壁周圍的脂肪,關節內的贅生物。其次,餓的時候多喝水。15分鐘後,妳會進入血液和其他循環系統,妳可以把身體各個角落的廢物拿出來,排出去。尤其是作為腎臟的凈化器。
如果能讓人體(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胃腸道保持微餓狀態,不僅有利於胃腸道本身的健康,還能調節和平衡大腦皮層、自主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功能,使身體抵抗力更強,從而更有利於長壽。正如壹首《青春之歌》所說:“早起,睡好;七分飽,常跑步;多笑笑,別著急;天忙不老。”這首歌指出了長壽的秘訣之壹是“七分飽”。
當然,吃得少並不壹定意味著吃不飽。果蔬等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不僅能飽腹,還能起到凈化腸胃的“刷子”作用。真的可以說:“食之則飽,食之則無味,灑之以三分也不為過。”只要真的控制飲食,就能健康長壽。
摘自新浪博客,懂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