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人工制品專業課的教學體會

人工制品專業課的教學體會

何薛梅

作者簡介:何,中國保險學會人工制品專業委員會第二、三屆委員,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副教授。

壹,中國珠寶高等教育的現狀

珠寶行業在中國是壹個新興的行業,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珠寶行業的進壹步發展和騰飛,生產技術的更新,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都離不開珠寶教育的支持和扶持。

中國的珠寶高等教育是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逐步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產生的。

珠寶高等教育是改革開放的新生事物。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既要遵循中國高等教育的政策研究規律,又要在中國高等教育的框架內建立有特色的教學體系,以適應社會和行業發展的需要。

在國外,珠寶教育大多屬於職業教育,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然而,在中國,由於傳統觀念和國情的制約,珠寶教育仍然以學歷教育為主。但我們不能忽視80年代初專業珠寶教育為中國珠寶行業發展奠定的基礎。90年代中後期,不同層次的珠寶教育相繼開展。在中國地質大學主導的珠寶教育體系下,中國的珠寶教育(包括私立院校)遍布全國十多個城市和地區。

目前,雖然我國珠寶高等教育在多年的辦學和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壹定的經驗,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珠寶教育也取得了壹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許多不足和缺陷,阻礙了我國珠寶高等教育的進壹步發展。比如,沒有對不同層次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細致的研究和界定,導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千篇壹律,缺乏創新和特色。此外,教師的培訓需要進壹步加強。

因此,探索中國珠寶高等教育如何穩步快速發展,如何走“中國特色珠寶教育”之路,是中國珠寶教育的當務之急,也是國內珠寶教育專家學者關註的問題。

二、人造制品課程在珠寶教學中的地位。

人工制品是寶石學的壹個重要分支,是珠寶玉石分類的壹個大類。隨著天然寶石的不斷開采,其儲量將不斷減少,並將逐漸枯竭,而世界對寶石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人造產品的出現彌補了天然寶石的不足,豐富了珠寶市場,美化了人們的生活。人造制品因其極強的裝飾性,在寶石領域應用廣泛,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隨著合成寶石技術的快速發展,合成寶石的品種和數量不斷增加,市場不斷擴大,合成寶石已經成為寶石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迅速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產、銷售為壹體的產業。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人工制品依然欣欣向榮,與天然寶石形成了並行不悖的局面。由此可見,人工制品的研究是非常有前途和前途的,所以對人工制品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高等院校的人工制品課程已經成為寶石學專業的壹門重要課程。人工制品的教學內容離不開不同層次的教學體系,人工制品中的教學內容從十年前的壹個章節內容發展到壹門課程內容,學時數從8小時左右發展到今天的80小時左右。因此,人工產品專業課的教學發展與時俱進。將人工制品中迅速發展的新技術、新方法盡快傳遞給學生,不斷豐富人工制品課程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科技創新發明,是我們作為人工制品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因此,人工制品專業課的教學非常重要。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為我國珠寶高等教育培養合格的優秀人才。

三、人工制品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所教的內容相同,教材單壹或不規範。

縱觀國內不同層次的珠寶高等教育體系,發現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變化不大。比如有些高校的人工制品專業課是合成寶石,課時完全壹樣,教學內容完全壹樣,甚至有些研究生課程只是簡單重復本科的教學內容。

目前整個珠寶高等教育還處於探索階段,教材建設十分匱乏,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缺乏相應的人工制品教材。很多高校只能選擇壹種現有的教材,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2.缺乏教學實踐、教學設備和教學樣本。

寶石學是壹門非常實用的學科。作為寶石學的重要分支之壹,人工制品專業課的教學應與實踐相結合。但由於人工產品的技術創新快,競爭激烈,人工產品的生產廠家大多保密意識強,很少願意與學校建立學生實習基地。此外,許多國有科研單位被改制、拆除,國內生產的人工制品品種有限,導致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實習、教學設備和教學樣本。

3.對教師的培訓沒有效果。

珠寶院校的畢業生大多傾向於從事鑒定、營銷類職業,使得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有所欠缺,學校的準入制度限制太多,導致人工制品課程的教學缺乏師資,真正能勝任該課程教學的教師很少,直接影響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第四,改進人工產品課程教學的對策。

1.根據不同的大學設置課程。

公立高校主要是按照既定的國家體制來建設的。由於學歷文憑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較好,但就業形勢並不樂觀。這是由於我國珠寶行業的局限性和教學體系的不合理或不完善,導致相當壹部分大學生或研究生高分低能,畢業後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借鑒西方“寬進嚴出”的教學體系,可以改善目前珠寶教育體系的弊端。

壹方面,民營珠寶院校要充分發揮援建型、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合格人才,在內部管理制度上完善自我,提高就業率,擴大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另壹方面,也要加強民主制度建設,使學術研究和教學研究齊頭並進,爭取早日獲得國家認可的學歷文憑教育資格。

根據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基本特點,開設以下課程:

公立院校——註重學歷教育,開設人工晶體、晶體生長與寶石合成、合成寶石等課程。

私立院校——重視職業和應用教育,開設人工制品、合成寶石等課程。

2.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進行課程設置。

根據珠寶高等教育的現狀,珠寶高等教育應分為三個教學體系:

大專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

本科

研究生教育(包括碩士和博士學位)

鑒於目前珠寶高等教育培養目標不明確,珠寶高等教育三個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應該是:

大學教育:職業應用型人才

本科教育:基礎應用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研究型人才

因此,根據不同層次的高校應設置以下課程:

大學教育:人造寶石

本科學歷:人工制品或晶體生長和寶石合成。

研究生教育:人造水晶

3.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編寫不同層次的教材,因材施教。

根據珠寶高等教育三大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建議不同層次的珠寶教育教材(珠寶高等教育系列叢書、珠寶中等教育系列叢書、珠寶培訓系列叢書等。)可以根據教學規律、教學大綱和教學深度的不同要求設置編寫教材。

研究生教材-關註晶體生長理論和人工產物合成技術與過程原理。

本科生教材-註重人工制品的合成技術和工藝,以及人工制品的鑒定。

專科生教材——註意人工制品的識別

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有選擇地進行教學,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4.提高教師的科研和學術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無論公立還是私立大學,師資隊伍建設都不容忽視。要不斷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完善考核體系,讓教師不斷充電,及時了解珠寶行業最新的新技術、新方法,了解珠寶市場的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培養出適合當前社會和珠寶行業發展的有用人才。

5.科研與教學並重,完善實驗設備和補充教學標本,重視研究生的培養,建立人工制品專業實習基地。

科研和學術水平也體現在研究生的培養上。寶石學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大多體現在人工制品和優化寶石處理領域。研究生是科學研究和學術領域的新生力量。因此,在研究生培養中,要充分體現科研實力和深度,與生產廠家和科研單位建立實習基地,如與素有“人造制品之都”之稱的梧州市建立人造制品專業實習基地,培養復合型、高素質的現代人造制品專業人才,提高珠寶行業教學科研的理論水平和學術水平。

此外,高校要根據自身優勢和教學特點,不斷完善人工制品實驗設備並及時補充教學標本,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目前,珠寶這壹新興行業仍有許多空白需要填補,還有許多領域需要我們努力,尤其是在人造產品方面,如寶石合成新品種和新方法的開發,人造產品品牌的建立,人造產品產業基地的建立,人造產品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的探討,人造產品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等等。以上都需要合格的人工產品專業人士來實現。

總之,中國珠寶高等教育發展前景廣闊,人工制品未來發展也相當樂觀。只要我們遵循教育的科學規律,拓寬思路,開闊視野,拓寬領域,抓住機遇,立足“特色”,勇於創新,中國的珠寶教育(尤其是人造制品的教育)壹定會更上壹層樓,為中國珠寶行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以上是我在人工制品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的粗淺認識和看法,旨在“拋磚引玉”。懇請各位專家學者和珠寶行業同仁批評指正不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