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上家長怎麽發言?家長會是家長了解孩子的壹種方式。家長會上發言很重要,需要提前準備,組織好。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壹下家長會上家長是怎麽發言的。
家長如何在家長會上發言?1
親愛的老師和家長們:
大家好!我是壹班(1)XXX的媽媽。首先非常感謝班主任曹老師給我這麽好的機會和大家壹起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感謝妳對XXX的悉心栽培。孩子們在學校的進步滲透著老師們辛勤的汗水。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在場的家長,對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說壹聲:“謝謝妳們,妳們辛苦了。”
其實說起家庭教育經驗,和在座的家長比起來,我做的還不夠。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孩子很多好的品質和習慣,都需要在家裏得到家長的正確引導和督促。我簡單介紹壹下我自己的做法:
第壹,多給孩子表揚和鼓勵。
有人說“好孩子好吹牛”。我很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孩子有壹點進步,就要及時表揚她,讓她有成就感,督促他再接再厲,盡量不要在她退步的時候當面罵她。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現在我回家,女兒總能把拖鞋遞給我。吃飯的時候總是讓我先吃。我總是說:“嘿,我們的小乖乖已經長大了,我們知道我們愛我們的媽媽。”女兒總會受寵若驚,下次會更勤快。我們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閃光點。如果父母經常表揚和鼓勵孩子,孩子壹定會有優異的表現。
第二,培養孩子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家孫雲曉說過:“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可見良好的習慣對孩子有多重要。小學階段是孩子意識和良好習慣形成的階段。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什麽時候做作業,什麽時候玩。平時我總是鼓勵XXX早睡早起。讓她壹大早起來見見太陽。並告訴她,最美的朝陽,只有早起的孩子才能看到。所以,她每天早起,看完會看壹本書。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學校學習氛圍濃厚。孩子們知道該做什麽,但他們不知道什麽時候放學回家。所以我總是要求賈棟放學回家先完成作業,不允許家人在他做作業的時候打擾他。我們的父母讓他們的孩子熱愛閱讀。首先要養成讀書的習慣。父母帶著書,孩子也會跟著學。習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給女兒買了很多故事書,每晚壹本小故事。如果妳還想看,那就自己看。然後我看我的書,她看她的書,她會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好習慣不是壹朝壹夕形成的。堅持不懈,日積月累。
第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以前,我壹絲不茍。這樣壹來,孩子就養成了依賴的心理。現在,我不再提醒她,讓她自己檢查書包。如果我帶的少,老師會不問就批評我。她已經知道,生活和學習中的這些事是她自己的事,他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以後會做壹個有責任心的人。
看著孩子壹天天的改變,作為家長,我看在眼裏,喜歡在心裏。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壹個進步都離不開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同學們的無私幫助和父母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會健康成長,他會是我們的驕傲。
家長會上家長怎麽發言?2親愛的家長:大家好!
今天,我們坐在這裏討論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但是每個孩子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家長只有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才會少壹些迷茫,多壹些睿智;孩子會少壹些挫敗感,多壹些成功。從許彥恒上小學開始,我們的父母也跟著她壹起學習,壹起成長,我們也從中獲得了壹些小小的啟示:
1,了解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的關系。
每次考試,100不是最好的,90也不壹定比100差。只有家長在100分的卷子裏發現缺點,在90分的卷子裏發現期望,這才是家長應該做的功課。首先要發現孩子的進步,鼓勵她的每壹次成長,以批判的態度對待孩子的不足。壹般來說,對於高分的卷子,我們采取的是吹毛求疵的方法,因為這時候孩子很開心,心理上能承受壹點打擊。這時候教育可以起到兩個作用:壹個是不要自滿,更重要的是可以為以後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方向。對於孩子認為不好的試卷,要以鼓勵的方式對待。在分析原因的時候,要找出改正的方法,不能簡單的去做。這樣孩子就會形成對考試的正確態度,以後對待其他問題也是這樣或類似的態度。學習不是為了父母,而是壹種習慣。
2.引導孩子自覺、自主、快樂地學習。
學習成績好與孩子的學習習慣、天生智商、學習環境、教學方法有關。學習環境和教學是外因,智商是內因,而習慣是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先天的,我們可以改變,外因是最容易改變的。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好的學習環境來促進,所以首先要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家長的任務就是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在家裏給孩子創造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讓孩子當壹次小老師”是我們找到的壹個好辦法。徐炎黃會把學習中的難題寫出來,讓父母和爺爺奶奶解答。遇到不同的解題方法,她都會認真的給我們講解,不僅開闊了思路,還培養了她濃厚的學習興趣。
只有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孩子主動學習,學習效果才能提高。
3.培養孩子善於獨立思考、觀察、自信、獨立。
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興趣,培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沒有固定的模式。每壹件事,每壹點都是我們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機會,這就形成了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看電視可以讓孩子提出電視裏壹些新奇的點,多問問題,讓孩子先思考。雖然他們可能沒有答案,但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從多個方向和角度培養自己的思維習慣。許彥恒平時關註的節目很多,除了動畫片,還會關註動物世界、探索發現、百家講壇等。看完之後,他也會問壹些問題。這時候父親就成了他的“百科全書”,回答不了他們就壹起上網查資料。
讓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麽”,只要能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就有可能不斷獲得新的信息,從頭到尾保持濃厚的興趣。
玩的時候可以給孩子灌輸壹些自然科學的東西,培養多角度觀察的習慣,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的東西。當孩子發現學習不是苦差事時,學習就變成了壹種樂趣。假期,我們帶徐炎黃出去旅遊的時候,鼓勵孩子自己拍照。沒有好壞評價,只有鼓勵。只對每壹張照片提供建議和改進,讓她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美的不同表達,可以全面,可以細致,也可以不全面。這些以後可能會明白,但是我們要求成為壹種習慣。從大班開始,孩子每次玩耍回來,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佳作”,我們會幫她壹壹做好記錄。
4.讓孩子從做家務中獲得知識,成為他們的朋友。
讓孩子在家分擔家務,這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立能力非常重要,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有用。逢年過節,許彥恒都會跟奶奶學壹兩個手藝:做餛飩餃子,刨南瓜,做肉面筋,做涼拌等等。這時,她的奶奶不僅教她家務技能,還指導她如何做得更好更快。這些也成了她寫作的好素材。
每天我都會找時間坐下來聽孩子說話,和他們交流。有時候,只要靜靜的聽我的孩子說,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真的理解她的想法,體會到父母尊重她,孩子就滿足了。這也是孩子形成大膽、自信、尊重的性格的重要因素。
當許彥恒遇到問題或者困難哭的時候,我們會讓她盡情的哭,或者給她壹個擁抱,讓她平靜下來。這時候問題總能解決,我們也把她的眼淚命名為“智慧之淚”
作為父母,要時刻關註孩子的每壹個小進步,每壹個小閃光點,要及時表揚和鼓勵,給孩子成就感和自豪感,促進孩子不斷進步。
這些只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學到的壹些知識。相信家長會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孩子就像壹張白紙,老師和家長就是她手中的筆和墨。或者寫壹幅蒼勁有力的書法,或者畫壹幅濃淡適宜的山水畫,都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創造美好的明天!